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南黄古道的一些知识点,和黄南古道在哪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黄南古道在哪里黄南古道离海边近吗
黄南古道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有八处自然风景类,黄南古道地形比较复杂,交通方式也很单一,没有飞机和火车,唯一的交通方式是公路。所以自驾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早上8点从西宁出发(全称高速)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同仁,接着去参观隆务寺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隆务镇西南,是-教寺院。藏语称德钦曲科尔郎,意为“隆务大乐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位居安多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扩建修缮,为藏汉合璧式建筑风格。
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装饰华丽宏伟。大经堂位于寺院中央,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内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内供释迎牟尼等数十尊塑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尤其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座底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更显得金碧辉煌。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
还有众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成为省内又一处佛教艺术博物馆。学经采用色拉寺杰巴扎仓教程,并于色拉、甘丹二寺设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学经居住。历代多出高僧,著述颇多。其中《夏日仓噶丹嘉措全集》、阿绕仓所著《天牍柱式》、堪钦仓所著《辩论初阶》等最有影响,广为流传。
隆务寺全程参观需要2个小时,然后带大家去独居藏族特色的农家乐就餐。吃饱喝足,休息完后下午去参观吾屯寺和唐卡画院:
吾屯寺座落在同仁县隆务河东岸的吾屯村吾屯上庄寺、年都乎寺、郭麻日寺、保安镇的卧科寺等并称“隆务四寨子寺”
,吾屯上下寺是青海省留存珍贵文物较多的寺院之一。
吾屯上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的附属寺,藏语称“华丹群觉林”意为“吉祥法财洲”,建于公元1645年。寺院内有距今200多年的大经堂、宗喀巴殿等,属格鲁派。吾屯上寺被誉为“热贡艺术学校”,这里的僧人擅长绘画、泥塑、雕刻,千百年来出过许多高手名家。殿内珍藏有释尊头发、法贤佛牙、宗喀巴大师灵骨、各种规格不一的塑像、间唐、浮雕等许多珍贵文物和《甘珠尔》等经卷。吾屯下寺,藏语称“噶丹彭措曲林”(意为“具善圆满法洲”),
位于同仁县隆务镇东7公里的吾屯下庄,地处隆务河谷川水地带,气候宜人。建于公元1648年,明天启年间,在吾屯下庄就建有一宁玛派小寺院,后人称为“玛贡娘哇”,意为“古老的母寺”。明崇祯年间,隆务寺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的经师东科多居嘉措扩建吾屯下寺,并改为格鲁派寺院。17世纪中叶,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弟子智格日俄仁巴在今吾屯村下部塌山处建投毛寺,成为吾屯上下两庄群众所供奉的寺院,后因寺址滑坡,投毛寺与“玛贡娘哇”合并,称吾屯下寺。
1958年和“文革”中先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珍贵文物被毁。1958年初,该寺占地面积约80亩,建有大经堂、弥勒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密集金刚殿,
宗喀殿,
龙自在王佛殿,时轮解脱塔,护法殿各一座,昂欠5院200间,僧舍88院4840间。当时有寺僧350人,活佛有晋美旦巴热吉及隆务寺活佛投毛仓、满仓3人。“文革”期间,寺院关闭。后经修建、重建,现有宗喀巴殿、弥勒殿、龙王殿等七座,内藏松赞干布时宝贝蝴蝶制成5寸无量寿佛像、三怙主铜像、金汁缮写的《解脱经》、喜饶嘉措大师的亲笔书信、间唐等珍贵文物。
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的附属寺。该寺是收藏热贡艺术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寺院,许多热贡艺术精品存于该寺。寺中的壁画、堆绣、彩绘和雕塑造型生动,工笔精细,色彩艳丽,充分表现了线条的流畅和节奏感、图画的立体和动态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旅游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参观完唐卡画院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住宿是在热贡诺尔邦旅游客栈。客栈独具藏族风格,干净整洁,舒适安静,可以除却您一天的疲惫,
旅游就是让你心身彻底的放松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饭9点准时从热贡诺尔邦客栈出发去麦秀林场(半个小时路程)感受大自然的风采和魅力,让心灵回归自然,下午可以吃到美味的烧烤,真是美哉
!!!
一早和友人抵达天台前杨村,南黄古道的开始点,就被迎面而来的一片片、一亩亩、一山山鸡冠花惊喜不已,红黄相间,妖艳极了。到达停车区,车喧人沸,很是热闹,一点都没有山里村里的闲静。友人断定,收费的日子快了。
古道于我而言,只知其为古代的通商要道,羊肠小道抑或是必经之道。出游古道,不为探究历史古韵,只为徒步赏景逸致。
还未开始走,就又被村里的糯米糍粑、圆圆的芋头、小小的土豆、新鲜的草莓、还有生姜老姜姜汁姜糖等食物吸引,对农家种的果蔬有着自然的喜欢。
友人催促,先走路回来再逛。走了几百米就到了黄南古道指示牌下,开始登山。山路不怎么陡,很平坦,基本上是石板路。古道悠悠,沿途晚秋的枫树,红、黄、绿交织在一起。地上早已是落叶缤纷,踩上去软软的沙沙的,声音清脆悦耳。虽已是大雪节气过后,但红枫还没红透,银杏也一树黄一树还未。徒步者边欣赏着秋色,边遗憾着景还不够,冷上一两天就更美了。
中途有路边席地而画的学生;支着三脚架的专业摄像家们;还有卖萌自拍的,拿着手机这拍那拍,都不用找角度。我们一下子就到达山顶,都忘记了走山路的辛劳。在山顶休息时我才知道不用走回头路,下山后绕过另一个村庄,翻另一座山就又能回到原地。徒步最怕走回头路了,暗自窃喜。再往里走,路已不是石板路,是刚扩开翻修的土路,软塌塌的走起来很舒服,不禁对友人说,是啊,免费的时光不多了。转过这条山转口,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山坡都是绵延而下的层层梯田,美不胜收。松树、芦苇、杂草、野花、稻草装点着下山弯路。很快就到一村庄,还以为真的要经过村庄,结果是走错路了。只好原路返回,没回来几步路,就已然不知来时路。幸好有一旧木板指示牌,就算是这样也越走越怀疑是不是方向反了。好在前方有从这个村子上山的,想着跟大流应该不会错。才又走在了黄南古道上。不知他们都是慕名而来,还是徒步爬山已成为流行,一波波、一队队、一排排,人流络绎不绝。幸好是山路,显得没有景点那么拥挤。
临近正中午,太阳终于不再羞答答。阳光从枫叶中投射下来,别有一番滋味。石阶路光影相间,满地的落叶斑驳陆离。抬头望去古木参天,蓝天树枝白云如一画布。不经意间感受到了骚动,于是停下脚步,听风与树叶耳语,继而沙沙声作响,树叶阵阵落下。时光都似乎在此时都静下来了,像一阵春风直润心田。
因为太累了的缘故,下山处的凉亭、瀑布,还有比来之前更美的景色都没有去停下脚步欣赏。历经四五个小时,上、下山两次,到达最初的村口时已是下午两点,随眼缘进一农家饭店,此时饭店还有三两桌也还吃着中饭。饭菜特别好吃,原汁原味。水足饭饱后竟也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流连忘返。
回来之后,在县城里走着,和友人同时惊呼,这里的树也都好美。所以怎么说来着,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愿大家多出去走走,没时间出去走走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黄南古道概述
皇姑路是一条徒步路线,从天台南屏乡到临海黄坛乡,全长7km。过去主要运输食盐、绿茶、布匹、丝绸、瓷器等交流频繁的商品。它发源于北宋初期,盛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天台南平前洋村和临海黄坛大畈村的主要贸易通道。
秋天散步最好,古有红枫香樟树。因为南屏乡道路狭窄,需要从潭岭乡坐车转到南屏乡。前杨村是以村里所有姓杨的人的名字命名的。房子基本保持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格局,但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到处都是腐烂的味道。
早在元代,这里的美景就已经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当时的大学者曹曾将其列为天台十景之一,“南山之秋”。他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南山秋天的诗,也就是今天的南黄古道:看南山一座小山,红树鲜,云冷。余座无尽,绿叶犹湿。沙漠只愁雾,雨在等夕阳。谁能无忧无虑?前有陶公,后有韩。
黄坛梯田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山顶有一座鸡公庙。沿着古道继续下坡,又是一处令人惊叹的风景:俯瞰黄坛岭,整个山坡都是梯田,十分壮观。其规模甚至可与广西桂林著名的龙脊梯田相媲美。
南黄古道全程几小时
1、大概三个小时,南黄古道(又叫黄南古道)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与天台县两地交界,起于天台南屏乡前杨村,止于临海黄坦大泛村,长约12公里。南黄古道修建于1000多年前,是古时通商古道。
2、南黄古道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非常有名,乾隆皇帝曾下令官员绘制“天台八景图”其中就有南黄古道的身影,不过那时候是叫“南山秋色”。
3、南黄古道修建于北宋初年,一直到清代都是浙东重要的民间商贸通道,主要运送以食盐、绿茶、布匹、丝绸、瓷器等交流极为频繁的大宗商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走廊。
南黄古道几月份最美 南黄古道的作用
1、南黄古道11月份下旬最美。
2、南黄古道介绍:
(1)南黄古道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江南古道群落中以红枫、商贾、释道、儒学等文化与景观为最大亮点的一条旅游绝品线路,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2)南黄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天台与临海较为接近的山区经济在南黄古道的沟通与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互补互利经济关系。而以天台山文化为核心的台州陆地文化,也通过这条古道互相渗透。前杨村的尚武之风,就给“台州式的硬气”增加了更为硬朗的一面。
(3)南黄古道带动了天台、临海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伴随着各种工业与手工业产品及技术的互相交流与传播,加上集市交易活动的频繁,极大地推动了古道沿线的经济发展。
黄南古道在哪里黄南古道靠海吗
黄南古道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有八个自然景观。黄南古道地形复杂,交通方式简单。没有飞机和火车,唯一的交通方式是公路。所以去自驾游是个不错的选择。
早上8: 00从西宁(高速公路全称)出发,两小时后到达目的地铜仁。然后参观荣沃寺,荣沃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龙武镇西南。藏语称德钦曲库尔朗,意为“隆务大乐州”。该寺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居安多寺庙之首。洪武1370年重建,后多次扩建修缮,是藏汉建筑风格的结合。
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布局,富丽堂皇的装饰。大殿位于寺庙中央,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里面有18根巨柱、146根短柱、佛面等几十个雕像。它造型优美,庄严肃穆,尤其是宗喀巴雕像,高11米,底座周长26米。满是金玉,更是气势磅礴。寺内有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和珍贵的文物,还有明代宣德所封“洪秀吴淼大师”的牌匾和明帝在明日第五年题写的“西域名胜”的牌匾。
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壁画、刺绣、唐卡等艺术品,以及浩如烟海的佛经,成为省内又一座佛教艺术博物馆。在杰巴扎仓、色拉寺教授佛经,在色拉寺、甘丹寺设立冷本康村,本寺僧人可入藏研习佛经,并在此居住。历代高僧多,著述甚丰。其中以阿柔仓的《夏日仓噶丹嘉措全集》、《天牍柱式》、坎钦仓的《辩论初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整个参观绒沃寺需要2个小时,然后我们会带你去一个有藏族特色的独居农家乐吃晚饭。吃饱喝足休息后,下午参观五屯寺、唐卡画院;
五屯寺位于同仁县龙吾河东岸五屯村的保安镇五屯上庄寺、年都乎寺、果玛日寺、沃克寺,又称“龙吾寺寨子寺”。五屯夏商寺是青海省拥有许多珍贵文物的寺庙之一。
吴尚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沃寺的附属寺庙,藏语称为“华丹群觉林”,意为“吉祥发财洲”。它建于1645年。有大经堂和宗喀巴堂,都是200多年前的,属于格鲁派。吴尚寺被称为“热贡艺术学校”。这里的僧人擅长绘画、泥塑、雕塑,千百年来产生了很多大师。殿内有世尊头发、法显佛牙、宗喀巴大师魂骨、不同规格雕像、唐代、浮雕、《甘珠尔》等经书等多件珍贵文物。屯夏寺,藏语称为“嘎旦彭措曲林”(意为“拥有一个好的完整的达摩岛”),位于同仁县隆务镇东7公里的乌屯下庄,在龙务谷的河水区,气候宜人。建于公元1648年的马宁教小庙,建于明日五屯下庄。后人称之为“马宫娘哇”,意为“老母庙”。明朝崇祯年间,五屯下寺由荣沃寺初夏时的石洞克多居加措扩建,改为格鲁派寺院。17世纪中期,第一任夏仓加丹嘉措的弟子支格日仁巴在现在五屯村下部的崩山处修建了头茅寺,成为五屯上下各村群众朝拜的寺庙。后来因寺址滑坡,头茂寺与马公娘洼合并,称为五屯下寺。
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一些珍贵文物遭到破坏。1958年初,该寺占地约80亩,先后修建了大经堂、弥勒佛堂、千手千眼观音堂、密金刚殿、宗卡殿、龙自释佛殿、时轮解放塔、护法殿、200昂欠5个院落、88个院落4840个僧舍。当时,寺内有350名僧人,三位活佛,即金巴热吉、荣沃寺活佛头毛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关闭。经过修建和重建,现有宗喀巴殿、弥勒殿、龙王殿等七座。内有松赞干布制作的五寸无量寿佛像、三巡主铜像、金枝手书的《解脱经》、西饶加措大师手书、联运唐朝等珍贵文物。
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沃寺的附属寺庙。该寺是收藏热贡艺术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寺庙,寺内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热贡艺术品。寺内壁画、刺绣、绘画、雕塑生动、细致、色彩丰富,充分展现了线条的流畅性和节奏感,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旅游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参观完唐卡画院,我们第一天的行程结束,入住热贡诺尔邦旅游客栈。客栈独具藏式风格,干净整洁,舒适安静,可以消除你一天的疲惫。
旅游就是彻底放松身心,睡到自然醒。早餐后,可于9点准时离开热贡诺尔邦客栈,前往麦秀林场(半小时路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韵,让心灵回归自然,下午还可以来一顿美味的烧烤。真的很漂亮!
一大早,和朋友到了天台前洋村,南黄古道的起点被迎面而来的一片片、一亩亩、一座座鸡冠花惊喜不已,红黄相间,妖娆迷人。到了停车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完全没有山村的清闲。朋友认定充电日快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古道只被称为古商路,羊肠小道或必经之路。走古道不是为了探寻历史的古韵,而是徒步欣赏风景。
还没开始走,就被村里的糯米糕、圆芋头、小土豆、新鲜草莓、生姜、姜汁、姜糖等食物吸引住了,自然喜欢上了农民种植的果蔬。朋友催促,先走回去再去逛街。走了几百米,到了黄南古道的标志处,开始爬山。山路没有那么陡,很平坦,基本都是石板路。古道,沿途深秋枫树,红黄绿交织。地上已经满是落叶,踩上去声音清脆悦耳。虽然已经是大雪过后,但是红枫还没有红,银杏还没有黄。徒步者在欣赏秋景的同时,也遗憾风景不够。冷一两天就更美了。
在路边地板上画画的学生;带三脚架的专业摄影师;还有卖可爱自拍的,不用找角度拿手机拍这个拍那个。我们一下子就到了山顶,都忘记了走山路的辛苦。当我在山顶休息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不用回去了。下山后,我绕过了另一个村子,爬上了另一座山,这样我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了。我害怕徒步回去,窃喜。再往里走,路已经不是石板路了,而是刚刚扩建翻新的土路。软塌塌的,走路很舒服。我忍不住对朋友说,是啊,空闲时间不多了。当你转过这座山去转口时,你会豁然开朗。整个山坡都是梯田,美不胜收。松树、芦苇、杂草、野花和稻草装饰着下山的便道。很快就到了一个村子,以为真的要经过村子,结果走错了路。我不得不原路返回,但是我
临近中午,太阳终于不再害羞了。阳光从枫叶中照射出来,有种特别的味道。石阶光影,地上落叶多色调。仰望参天古树,蓝天、树枝、白云就像一幅画布。不经意间,我感觉到了骚动,于是我停下来,听着风和树叶的低语,然后沙沙作响,树叶阵阵飘落。时间此时似乎已经平静下来,就像春风一样。
因为太累了,我没有停下来欣赏凉亭、瀑布和下坡处更美的风景。过了四五个小时,我上下了两次山。当我到达原来的村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我用眼睛走进了一家农家旅馆。此时酒店里还有三两桌人还在吃午饭。食物是美味和原始的。饱餐一顿,有一种“驻足坐爱枫树晚,霜叶红于二月”的缠绵之感。
回来后走在县城里,同时和朋友们惊呼。这里的树都很漂亮。有什么消息吗?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希望大家能多出去走走,没时间出去走走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南黄古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南古道在哪里、南黄古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