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台湾富豪排名
参考《富比士》杂志所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台湾共有25人上榜: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以68亿美元资产排名第143,居台湾首富;富邦集团总裁蔡万才及其家族以63亿美元资产,在全球排名156,居台湾第二富豪;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资产57亿美元,全球排名179,台湾排名第三;旺旺集团蔡衍明资产52亿美元,全球排名196,为台湾第四富豪;台湾第五富豪为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在,资产为35亿美元,全球排名310。
台湾排名富豪资产(美元)-全球排名
1.王雪红及夫婿陈文琦(宏达电) 68亿- 143
2.蔡万才及家族(富邦集团) 63亿- 156
3.郭台铭(鸿海集团董事长) 57亿- 179
4.蔡衍明(旺旺集团) 52亿- 196
5.王永在(台塑创办人) 35亿- 310
6.林百里(广达董事长) 30亿- 376
6.林堉璘(宏泰建设董事长) 30亿- 376
8.林荣三(联邦集团) 28亿- 409
9.罗结及其家族(正新集团) 22亿- 540
9.蔡镇宇(国泰集团) 22亿- 540
11.赵藤雄(远雄集团董事长) 17亿- 736
12.蔡宏图(国泰金控董事长) 16亿- 782
12.林书鸿(长春集团) 16亿- 782
12.郑信义(长春集团) 16亿- 782
12.廖龙星(长春集团) 16亿- 782
12.张荣发(长荣集团总裁) 16亿- 782
12.蔡政达(国泰集团) 16亿- 782
18.江朝瑞(宸鸿董事长) 15亿- 833
19.蔡明介(联发科董事长) 13亿- 938
19.魏应交(顶新集团) 13亿- 938
19.魏应充(顶新集团) 13亿- 938
19.魏应行(顶新集团) 13亿- 938
19.魏应州(顶新集团) 13亿- 938
24.徐旭东(远东集团董事长) 12亿- 993
25.林明成及其家族(华南金控) 11亿- 1057
二、现在台湾首富是谁
1、依新闻报导,福布斯最新台湾首富调查出炉,富邦金控的蔡明忠及蔡明兴兄弟,以100亿美元
2、资产净值,挤下连续3年称王的旺旺集团总裁蔡衍明,首度成为台湾首富.
3、根据富比士调查,富邦金控今年因为业绩大幅成长,排名跃居第一,这也是在其集团创办人蔡万才
4、过世後,蔡氏兄弟首度入榜.连续3年蝉联台湾首富的旺旺集团总裁蔡衍明,今年的身家大幅缩水
5、13亿美元,是今年财富缩减最多的富豪,身家83亿美元,排名滑落至第2名.
三、台湾首富是谁
1、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一千大制造业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
2、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
3、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4、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5、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6、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7、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8、“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9、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10、作为一名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赤心依旧。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学"、"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父老乡亲无不拍手赞誉。
11、郭先生从徒手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0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然郭先生艰苦创业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抗击"非典"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荣耀,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