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应急避难场所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和应急避难场所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应急避难场所是什么
1、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和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闭乱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
2、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用于接纳受灾人员紧急疏散时或较长时间避难及生活,确保避难人员安全。
3、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室内场所、体育馆、影剧院、社会旅馆、救助站、度假村、人防汽车库等公共建筑。
4、应急避难所必须在祥巧闲时利用微救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让应急避难所一处多用,提升市民谨态键防灾应急意识。
二、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1、按照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
2、Ⅲ类(三类)要具备基本设施配置,能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设施配置包括:应急篷宿区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3、Ⅱ类(二类)要具备一般设施配置,能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30天。除了要有基本设施配置,还要增加以下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4、Ⅰ类(一类)要具备综合设施配置,能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在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又需增加以下设施: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功能介绍设施。
5、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6、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7、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饥高败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8、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西安73个应烂颤急避难场所看看你家附近都有哪些?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急避难场所念岁
三、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以下哪些设施
1、要有食品、药品当物资储备库。
2、要有供水设施,生活水达到国家标准。
3、要有排污系统及垃圾集中存放点。
5、要保证应急避难场所的照明需求。
6、要有通讯设施。无线信号要覆盖应急场所。
8、应急避难场所附近、门口等要有指引标志。
9、指挥场所可利用平时的管理房,不用建设专门的指挥房。
1、三级应急避难场笑穗所应设置满足应急状况下生活所需帐篷、活动简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满足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污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满足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满足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棚宿区周边和场所内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并在场所周边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区标志;
2、二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基础上,在棚宿区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根据避碰悄卜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3、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二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在场所附近设置应急停车场,设置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应急停机坪,设置洗浴场所,设置图板、触摸屏、电子屏幕等场所功能介绍设施。
综上所述,运卜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供水、供电和应急指挥监控等设施是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的关键,应采取专业维护保养,确保其应急功能的正常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建标180-2017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第十五
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符合所在城市居住区规划,遵循场地安全、交通便利和出人方便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稳定、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场地;
(二)应避开周围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易燃易爆危险源;
(三)应选择利于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地段;
(四)应选择便于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设施接人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