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象棋开局基本原则,以及象棋开局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象棋开局基本原则
1、开局是对弈双方布署子力、展开火力的阶段。双方两翼车、马、炮基本出动标志着开局结束。开局一般是指一盘棋最初的7-10个回合,在这么短的着数内要完成开局任务不遵循一定的原则是不行的。开局原则很多,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2、兵贵神速。下棋和行兵打仗一样,应尽快出动棋子,使之占领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兵种的作用。出动子力应注意这三个问题:
3、第一:多走强子,如:车、马、炮;少走兵、卒这类弱子。
4、九宫两侧称为两翼,在开局阶段两翼棋子必须互相呼应,并力争各个棋子的行动路线保持畅通,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机整体。千万不能两翼棋子各行其事,杂乱无章地摆在棋盘上,否则各子必将成为一盘散沙,使棋局陷入攻无力、守无方的被动局面。
5、开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出动棋子,展开火力。两翼协调,前后照应,轻重平衡,避免出现明显的弱点。但有的棋手开局伊始就贪兵谋子、盲攻冒进,导致棋形前后脱节,左右失控,往往出现一翼棋子远征在外,另一翼原位未动,结果虎头蛇尾,后劲不足,使棋形涣散,棋局陷入不堪一击的境地。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要引以为戒噢!牢牢记住戒贪戒躁、阵容协调这一开局阶段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6、开局阶段的子力部署应灵活多变,决不可千盘一律,墨守陈规。俗话说棋无定法,对局者应经常调整自己子力排列的阵形,不但要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且要勇于创用新式阵法。开局阵形只有多变才能不易被对方所掌握,阵法只有创新才能出其不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一局棋战之前,原始阵形的特点是,小兵在前,车马炮在后,为了部署一个有力的阵形,必须尽快把强子开动出来,因此开局要讲究出子的速度。
二、象棋开局应该怎么摆放
1、红方和黑方分别位于楚河汉界的两侧,最中间的位置是兵(卒)间隔分布,然后是“炮”,位于两侧靠边的第二列,最后一排依次是:车(车)、马、相(象)、士(仕)、帅(将)、士(仕)、相(象)、马、车(车)排列。
2、帅(将巧源):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3、仕(士):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4、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辩宽蔽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5、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6、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7、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携州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8、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三、象棋有哪几种开局
1、当头炮:最常用的开局之一,直取黑方中卒,攻击性强,刚猛直爽。
2、飞象局:比较稳妥的开局,因为没有给黑方造成威胁,所以使得黑方可以有多种应法,有道是“飞象十八应”,足见应法之多。
3、仙人指路:也是比较常见的开局,由此延伸出的“瞎眼狗”非常有名。
4、起马局:一开始就将马跳出,有利于抢先手,也是较为常见的开局。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象棋的“象”是一个人,相誉明传象是舜的弟弟,他喜欢打打杀杀,他发明了一种用来模拟战争的游戏,因为是他发明的,很自然也把这种游戏指敬叫做“象棋”。到了秦朝末年西汉开国,韩信把象棋进行一番大改,有了楚河汉界。
有了王不见王(即白脸将),名字还叫作“象棋”,然后经过后世的不断修正,一直到宋朝(宋朝人唯虚慎用词不喜欢重复),把红棋原来的“卒”改为“兵”:黑棋的“仕”改为“士”,“相”改为“象”,象棋的样子基本完善。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