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预警级别一二三四级分别颜色,以及预警一二三四级颜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一二三四级预警对应的颜色
1、一二三四级预警对应的颜色如下:
2、蓝色代表Ⅳ级,意思为一般等级;而黄色代表Ⅲ级,意思是较为严重等级;成色代表Ⅱ级,意思是严重等级,而红色代表Ⅰ级,代表特别严重等级。
3、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危害所造成的伍瞎损失的行为。
4、Ⅰ级预警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5、Ⅱ级预警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6、Ⅲ级预警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7、Ⅳ级预警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8、按照《北京市东城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依据突发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
9、东城区将突发事件的发生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严重(II级)、特别严重(腔纯空I级)四个裤庆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
二、预警级别一二三四级分别颜色
预警级别一二三四级分别颜色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1、蓝色——Ⅳ级(一般):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1、黄色——Ⅲ级(较重):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1、橙色——Ⅱ级(严重):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红色——Ⅰ级(特别严重):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猛尘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目前,键谨我国普及了一套比较全面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它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表示不同等级。一般来说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分别对应着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以及发展枝亮禅态势,为四级(一般)、三级(较重)、二级(严重)、一级(特别严重)。
从蓝色、黄色到橙色和红色,同一种类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不同,对应的防御措施也不尽相同。当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时,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出行。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类别和级别并不统一,例如有些地区会受台风影响,有些地区则不会,同一类别有的是三级“黄橙红”,有的是四级“蓝黄橙红”。
这是由于我国地理范围广大,各地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种类和范围都不一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可以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的特点,选用或者增设规定的预警信号种类,设置不同信号标准。
三、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四个等级分别标示哪种颜色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扒咐十四条: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2、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4、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唤租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5、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十五条: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此兆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5、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6、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7、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