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朝刘彘,以及刘彘为什么改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汉武帝为什么叫刘彘
汉武帝原来名叫“刘彘(音zhi去声)”,七岁时他的父亲汉景帝把他的名字改为“刘彻”。他的取名和改名经过《汉武故事》有记载:
根据上述记载,初生时取名“彘”,是汉高祖托梦给景帝要景帝取的。七岁时,汉景帝废掉原来太子刘荣,改立刘彘时,认为“彘”有“彻”(“通”和“聪明”)的意义,乃改名为刘彻。
按:“彘”字就是古代也只有“猪”的意思,按照现代中国人的观念,猪不但脏而且笨,但汉朝时却取为皇家子弟的名字,而且认为猪很“通”很“聪明”,由此可见古今中国人习俗观念之差异。
当时许多贵族子弟由于养尊处优,导致身体羸弱,不到成年就死去了。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身体强壮,故意给他们取一些老百姓用的低微下贱的名字。
等到汉武帝成年,做了皇帝后,就改为刘彻了。
扩展资料: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阳历)7月30日-前87年3月29日),乳名刘彘,汉朝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于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于16岁登基,在位达54年,是满清康熙以前在位最长的中国皇帝。
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积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具为有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思维,实得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武帝
刘彘为什么改为刘彻
姓名:汉武帝刘彻,曾用名:刘彘,父亲:景帝刘启,母亲:王娡,后妃:很多,
性格:雄才大略,冷漠多情。
汉武帝这个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今天我们抛开他的丰功伟绩和荒唐事不说。主要来分析一下他从刘彘改名为刘彻的缘由。
首先,不得不提及在汉武帝上最经典的典故,后来也被我们广泛的使用到的一个成语——金屋藏娇。
出于政治原因,汉武帝第一个妻子是自己的表姐陈阿娇。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政治联姻,可是在政治联姻的内核之外包裹的是一个奇幻色彩的故事:金屋藏娇。
汉武帝在6岁的时候就曾向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许诺,如果娶了阿娇将为她盖一间金子的屋子住。正是这看似懵懂孩童的一句话,坚定了馆陶公主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加给汉武帝的决心,同时辅佐刘彻(刘彘)登上皇位的格局也开始悄然编织。
在此之前,刘彻(刘彘)的母亲王娡曾经也给景帝刘启灌过一壶迷魂汤,她怀孕时曾经对刘启说自己梦见神女把太阳捧到自己怀里。
很显然,王美人是有夺储之心的,这个我们看的出刘启也看的出。所以,他给王美人的孩子起名刘彘,这个彘有很多人把它理解为猪,其实并不全面,因为现在的普遍观点猪是一种好吃懒作,被人用作饮食的动物,有一些嘲笑的意味。但是,在当时的汉朝彘这种动物则是类似虎狼这类的猛兽,并没有嘲笑的意味。同时,这个彘有一点好养活的意思,类似于我们现代给孩子起名阿猫/阿狗之类的。从这一点看出,刘启是一点都没有立刘彻(刘彘)为太子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在告诉王美人,早日断了真储的念头,让刘彻(刘彘)做一个闲散贵人。
自馆陶公主与王美人结盟,皇位继承人的格局就不同了。景帝刘启非常重视馆陶公主的意见。太子刘荣被废后,聪明伶俐的刘彘成了最佳的皇位继承人,可是一个未来的皇上再叫刘彘未免有失威仪,于是景帝大笔一挥给他改了个响亮的名字:刘彻。自此,西汉王朝在刘彻的英明领导下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汉朝的刘彘是谁
刘彘是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原名刘彘
是的,乳名叫刘彘。
在七岁之前,汉武帝的乳名叫刘彘,七岁的时候,汉景帝废掉了原来的太子,立刘彘为太子,于是改名为刘彻。
刘彻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
汉朝时期刘彘到底是哪个皇帝 评价如何
刘彘是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先王在废太子改立刘彻时,彘是聪慧的意思,与彻字相同,遂改名刘彻
刘彻,汉族,出生于长安,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好了,关于汉朝刘彘和刘彘为什么改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