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这个问题,2013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
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
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扩展资料:
历年高考作文题:
2013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作文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
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作文要求:
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来安中学举
行“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大伟说:“我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l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
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2017年: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了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了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2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3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4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5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6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7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8高考作文题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捐助为题作文
有一个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抄袭。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慷慨,热衷慈善,积极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如今,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受助者有不同的态度,或感激的接受,或声明会偿还捐助,或直接拒绝富翁的好意。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坚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捐助吗?
曾有一位知名畅销书的作家,财力极殷实。那一年,他开始对山区的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作家每月坚持汇款,对资助事宜极认真仔细。被资助的孩子开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却再无回音,直到后来孩子大了些,竟写信请求增加资助数额。事实上,此前的资助金对于一个贫困区的少年足够了,作家有些奇怪,这才向联系人打听孩子的境况,一番周折后才知,少年后来因学习上的失意,误入歧途,胡乱挥雇善款,到最后资助的钱已不够花。原来作家只顾捐助,忽略了与受捐助人的交流与引导,使原本的慈善带着少年走向的歧途,作家悔恨不已。
这或许是大多数国内(国内大多数)慈善的现状。多数慈善家盲目将捐款送往贫困区,却往往忽视被捐助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们收到了钱,却不知如何使用。或许我们的爱心仍浮于表面,我们妄想用捐助解决问题。然而慈善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心血投入。
让我们将视野移向国外,在一些国家,慈善观念和社会机制或许相对完善,一位名叫麦克菲的富翁,凭借自己的勤劳与独特的经营之道创办了美国有名的连锁超市。当一位因家贫无力支付大学费用的麻省理工男孩向麦克菲请求资助,麦克菲回信告诉他,并向他提前支付一年的工资。多年后,已成为创业的男孩
在自己公司的开业典礼上,回忆起当年的那位智慧的慈善家,不禁感慨道:“是他的正确的捐助的方式造就了今天的我。”其实,在男孩大学期间,麦克菲常与他联系,两人交谈十分欢快,男孩常未因自己的贫穷与被帮助人的身份感到自悲。
更有慈善家给多名儿童寄圣诞卡,并对回信的孩子进行资助,并给予其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古人言:“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正赞扬了一种巧妙的捐助方式。
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慈善成为更多人的话题。而富豪们的捐助方式对受捐助者有极重要的影响。直接捐助大笔数额,不仅会对敏感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会给受捐者带来安于享乐的错觉。合适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给人帮助,同时助其自强、自立。若我们成为富豪,在捐助的同时应多与受捐助者交流,平等看待受捐助者。捐助能毁掉一个人,更能帮助一个人。中国慈善方兴未艾。富翁们,请将你们的财物与关怀一起拨撒人间!
2013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为材料作文,一群探险者进入山洞后点燃蜡烛,不料却发现一群蝴蝶,于是探险者退出,不过待他们再回来后蝴蝶已经退到更深处。
2013江苏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一群探险者进入山洞后点燃蜡烛,不料却发现一群蝴蝶,于是探险者退出,不过待他们再回来后蝴蝶已经退到更深处。该段材料摘自某杂志文章,不过经过专家和文章原作者的说明,其看到的并非地蝴蝶,而是蛾子。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黑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扩展资料:
高考作文题的相关要求规定:
1、等级:一等(20~ 17分)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等级:二等(16~ 12分)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等级:三等(11~ 7分)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等级:四等(6~ 0分)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
2、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根源;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3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
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
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知者不惑,,。”(《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李密《陈情表》)
(3),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
(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
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过岭
师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白《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6.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分)
17.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分)
18.“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垛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19.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分)
20.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21.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年龄段18—25岁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82%
72%
74%
35%69%
23%
6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2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
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你好,请问13年广东高考各科满分是多少
数学:满分150及格线90,语文:满分150及格线90,英语:满分150及格线90,理科(文科)综合:满分300及格线180,总分:750
广东2013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科:一本593,二A539,二B504,三A436,三B368;理科:一本578,二A527,二B473,三A378,三B326
广东高考各科平均分
语文约95,文数78,理数89,文综约162,历史52.3,地理约57,政治53.7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和2013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