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保定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和保定精神病医院在哪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急!简短的!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扩展资料: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宛如带露沾水的荷花,既有绚丽多姿的风采,又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醉人清香。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用“雪地”、“云彩”。
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
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花淀
保定古代叫什么
保府、保州、靴城、上谷等名字。
位置境域: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中心城区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与京津成三足鼎立之势。
气候:
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6%。
年平均降水量498.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1430.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冰雹、大风、寒潮、大雾。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939.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4.04万人。城镇化率54.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0.23‰,人口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2‰。(不含定州雄安)
民族:
保定市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饮食文化:
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发源地,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器,还有商代的爵,中山国当时的羊羹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的历史。保定传统小吃和菜肴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牛肉罩饼、大慈阁香油、高碑店豆腐丝、卤煮鸡、茶纹松花蛋等等。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保定(河北省地级市)
保定精神的内容
崇信、重义、尚和、争先,是新时期的保定精神。它是保定的形象,是旗帜、是力量。
只有尊崇诚信,才能为全市加快发展打下长远和坚实的基础;只有守道重义,才能保证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义无反顾地去创造保定新的辉煌;
只有团结和谐,才能营造宽松融洽的社会环境,把全市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争先奋进,才能直面挑战再造优势,使保定的实力、地位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相称。
新时期保定精神是保定发展之魂,是强市之本,是需要全市人民坚守的核心价值。弘扬保定精神,必须与全市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以获得持久的动力和影响力。
保定那些建筑赋予新时代精神
以下建筑赋予了保定新时代精神:
*保定市人民会堂:作为保定市重要的会议场所,为市民提供了演出、展览等活动,展现了保定的文化风貌。
*保定市人民政府大楼:作为保定市的行政中心,体现了保定的政治形象。
*保定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保定历史文物,为市民提供了了解保定历史文化的窗口,传承了保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动物馆:作为保定市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地标性建筑,彰显了保定的科技实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建筑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展现了保定的新时代精神,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是:
抗战时期,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鬼子抓走了。
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
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
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
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嘎子高兴极了,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终于,嘎子的家乡解放了。
扩展资料:
《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原型是民兵抗日英雄赵波。据记载,赵波出生于1922年,1939年白洋淀抗日武装雁翎队成立,赵波担任侦察员。
雁翎队是水上抗日游击队。之所以叫“雁翎队”,是因为游击队的武器落后,只有猎枪“大抬杆”和鱼叉、大刀等。“大抬杆”是装火药和砂子射击的,为了防止枪膛里的火药沾水受潮,就在点火眼上插上一根大雁毛一一雁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兵张嘎
央广网—小兵张嘎人物原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