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螽怎么读的一些知识点,和趯趯阜螽怎么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螽蟁蟊蠹怎么读
螽:zhōng;蟁:wén;蟊:máo;蠹: dù
一、螽
部首:虫
笔画:17
释义:虫名。蝗类的携顷裤总辩简名
二、蟁
部首:虫
笔画:17
释义:同“蚊”。
三、蟊
部首:虫
笔画:17
释义:吃苗根的害虫。
四、蠹
部首:虫
笔画:24
释义:泛指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
扩展资料
蠹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蠹,木中虫。从,橐声。螙,蠹或从木,象虫在木中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蠹,树心里的虫子。字形采用“”作边旁,“橐”作声旁。“螙”,有的“蠹”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像虫在树心里的样子。
蠹的组词:
一、禄蠹[ lù dù ]
解释:窃食俸禄的蛀虫。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
引证:《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你是雅人高士,我也不是官乎喊迷禄蠹。”
二、蠹虫[ dù chóng ]
解释:比喻坏人或坏事物。
引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但丛书也有蠹虫。从明末到清初,就时有欺人的丛书出现。”
三、胥蠹[ xū dù ]
解释:指封建官府中侵吞财物的胥吏。犹如蛀食衣物书籍的蠹虫。
引证: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驳衙役》:“衿棍把持衙门,胥蠹恣行侵扰。”
螽的拼音
螽的拼音是【zhōng】。
一、螽的中文意思:【螽斯】昆虫,种类很多。体窄长,绿或褐色,触角细长,雄虫以翅摩擦发声,善跳跃。大多是植物害虫。
二、螽的笔顺依次为撇、横撇(横钩)、捺、点、点、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点。
三、螽的成语:
1、螽斯振羽【zhōng sī zhèn yǔ】的意思是子孙众多。
2、螽斯之征【zhōng sī zhī zhēng】的意思是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唤银多;衍的意思是延续;庆的意思是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3、蚁萃螽集【yǐ cuì zhōng jí】的意思是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四、螽的造句:
1、属于直翅目、鑫斯亚目、穴鑫科,也叫灶马蟋,斑灶马。
2、蠡斯趋声行为的定分析表明早橘,蠡斯具有良好的方向听觉能力。
3、螽斯衍庆千丁旺,显达光明早读书。
4、威塔数码的名字来源于世界最重的大昆虫沙螽(长须无翅大蝗)。
6、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螽斯,雄附腺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7、而由陆链团此产生的成语蠡斯衍庆,便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
“螽”怎么读
螽zhōng<名>老铅虫名。蝗类的总名
[grasshopper]。如:
螽水
(虫灾及水灾)螽斯zhōngsī[long-horned
grasshopper]
绿色或褐色
昆虫
,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
前翅
有发声器,颤动
翅膀
能发声螽zhōng
ㄓㄨㄥˉ〔~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侍雹好害。〔阜~〕即“蚱蜢”。郑码:RSII,U:肆闭87BD,GBK:F3AE笔画数:17,部首:虫,笔顺编号:35444251214251214参考资料:金山词霸
螽蠡 字 怎么读
螽
zhōng
(1)ㄓㄨㄥˉ
(2)〔~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蠡
lǐ
蠡
*人名用字时读“lǐ”如范蠡
lí
一、本义:蛀虫啮木。说明:木柱通数册神常半露薯亏在泥墙外,所以白蚁群最姿知多只能形成半包边的态势。
会意。字从彖(tuàn),从双虫。“彖”本义指猪嘴上吻部大于下吻部,并能半包住下吻部。引申为“包边”。“双虫”指很多木头蛀虫,如白蚁之类。“彖”与“双虫”联合起来表示“蛀虫群集在木柱上,像包边那样半包住木柱”。
螽斯的读音
螽斯的读音:zhōng sī。
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
夏日炎炎,常听到其引吭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
生长繁殖
螽斯科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多产于植物组织中,或成列产于叶边缘或茎干上,一般不产在土中,多数种类以卵越冬。若虫需蜕皮5~6次才能变为成虫。蝈蝈一年一代,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
1年繁殖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搭洞凳虫或若虫嬉戏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知旅作玩颤谈物听其鸣叫。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