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葛洪五式疗法和葛洪汤配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葛洪外五是什么时候练好
葛洪外五早饭后半小时练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葛洪外五式疗法,是针对常见的五脏疾病的病灶来进行调节,所以从五脏的病灶来出发,这个针对性就更强了。葛洪外五式疗法是一个系统的经络锻炼法,它针对我们五脏的疾病来整体调理。最好是早上吃完早点半小时后练习。
葛洪养生苑的五式疗法具体怎么做
葛洪养生五式疗法式疗法 1.顶天立地--调肝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组。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2.孙猴挠痒--调心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两手平举,左手置于脑后,右手四指并拢成空心状,拍打左腋窝的极泉穴,保持力道适中,反复拍打七次。左右手交换,右手置于脑后,左手拍打右腋窝,各反复拍打七次。如有心脏等病的人可平举,按摩极泉穴顺逆各七次。操作完成后,双手经体侧直立还原。然后左手平伸,右手五指并拢,拍打左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力道适中;换右手平伸,左手五指并拢,拍打右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左右手同等力道。 3.鲤鱼打挺--调脾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双手体侧平伸,左右手握成空心拳,泉眼向上。此时右手下翻,泉眼向下;左手保持不变。然后左手向上至头部,右手向下至腰部,双手同时环绕,呈阴阳鱼状,此时左右手拳眼相对,胸腹向前挺,保持三秒。相反方向再次操作。共反复操作七次。七次做完后,还原成直立状态。此时双手由拳变掌,内外劳宫重叠,置于肚脐处,进行按腹动作,顺时针揉腹吸气,逆时针揉腹呼气,顺逆为一次,反复操作七次。做完后收腿直立,双手护住丹田三秒,然后双手自然下落放于体侧。如果腹泻的患者,操作揉腹可全部逆时针操作;而便秘的患者揉腹则全部改为顺时针。 4.打开天窗--调肺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双手缓缓举起,双手食指置于鼻翼两侧,从迎香穴开始沿鼻翼向上推动至天庭;再向下推动至鼻翼,上下算一次,共反复七次。向上推时呼气。以鼻翼两侧微微发热为宜。双手虎口交替从喉部一直搓到咽喉天突穴,左右手算一次,共操作七次。 5.护元提肛--调肾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双手手掌重叠,内劳宫对外劳宫,紧扣在丹田穴上,男性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性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足跟缓慢抬起,收紧肛门肌肉,然后迅速落下,落下时放松肛门肌肉,抬足跟时吸气,落足跟时呼气。反复操作七次。如无法同时操作提肛和抬足跟,也可以将动作分解完成。先进行暖腰护肾,十指相扣合于丹田。坚持一分钟后,双手分开放于体侧,缓慢抬起足跟后,迅速落下,反复操作七次。收功式:身体站立放松,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忘掉烦恼,双眼微闭或垂帘;双手用力摩擦直至掌心发热,然后再次搓热双手至面部,反复搓脸七次,最后双手互拍七次。收功完成。
欲爱平衡疗法是什么
北京名仕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运用六联综合气血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瘫痪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脑出血病多年,不会说话,治疗后开始大声说话,并能唱歌;双下肢截瘫病人抬着入院,治疗后,自行走出医院;病人昏迷40多天,仍在某医院住院,服用黄金钟主任开出的中草药35付,病人完全清醒,恢复了记忆,自己能生活自理;脑瘫病人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治疗后喊出了妈妈,能独立行走。黄金钟主任创立的“六联综合气血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瘫痪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很多病人恢复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病人和家属送给黄主任的锦旗写到:“名不虚传,华佗再现”,是对黄主任最大的肯定。六联气血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瘫痪的方法是:“经、穴、推、针、药、SPA水疗”。 1、经:就是经络疗法,通过静电疏通,通脉通络,加强脑和全身的微循环,促进病灶处病变的吸收,送去更多的营养物质,加强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活性。 2、穴:按照穴位点和经络分布,注射药物。根据造成瘫痪的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注射。药物可对穴位、经络同时发挥作用,吸收后通过血脑屏障激活没有完全变性的神经胞体,使其复活,促进神经元的轴突、树突生长,使突触阈值活性提高,从根本上加强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功能。 3、推:中医推拿,由于瘫痪病人的肌张力高、痉挛、肢体废用后更加不灵活,通过中医推拿,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加强全身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并能改善脑和脊髓的供血,使瘫痪的肢体变得灵活起来。 4、针:针灸治疗,针灸能够调整阴阳,沟通内外上下,补虚泻实,通过体液转化、神经调节,对锥体系和椎体外系病变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药:口服中草药和西药,在临床上按照瘫痪的分类,发病部位、造成瘫痪的原因,发病时间及并发症;研究出脑瘫1号,治疗小儿脑瘫,先天性发育不全;瘫痪2号,治疗半身不遂、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语言障碍、流涎、记忆力下降;瘫痪3号:肝肾阴虚,气血双亏,脾胃不合,中气不足,便溏、小便失禁。 6、SPA水疗:一机四种功能,1)负离子,2)远红外线,3)超声波,4)活性氧;SPA水疗全面调理,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消除疲倦,缓解精神压力,有助于睡眠,调解血压,弥补运动不足,减肥美容,消除体臭,提高全身的有氧代谢。六联综合气血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瘫痪开辟了一条新路,许多重病人已经恢复了健康,必将给更多的病人送去希望,开始新的生活。
编辑于 2014-07-1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个回答
中医三联平衡抗瘤_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值得一看的放化疗相关信息推荐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弘扬三联平衡医学理论专注中医抗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及优势。坚持用中医救治造福患者!
xifu120.com广告
【原版】平衡针灸-全套自学教材495元包邮!
2O2O新版完整版平衡针灸讲座全集,平衡针灸系统学习视频+3本配套书籍,O基础自学仅售495元!免费更新!全国包邮!
wejianzhan.com广告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2O2O正版,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2O2O版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视频
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2O2O正版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讲座全集,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快速入门,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2O2O正版王文远平衡针灸培训教程全集,O基础学习,货到付款!
广告2020-09-06
平衡针的特长是什么?
平衡针的特长是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平衡针有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是目前更专业更全面内容更丰富的平衡针炙课程。制疗颈椎骨质增生,一般有脖子疼痛,严重的手痛麻木不适,平衡针就像针炙差不多,起到通络松解作用。
25浏览2019-12-04
王文远的平衡针疗法算不算传统医学?
不算。平衡针灸,是在针灸理论基础上,将全息医学结合,创造出来的,在对于某些痛症等疾病,疗效显著。
3赞·103浏览2019-04-07
王文远的平衡针疗法培训
王教授的技术可信,但是,打着王教授旗号办学习班的人不可信,千万别上档受骗。卖王文远平衡针灸也是假的。
1,469浏览2019-10-14
平衡针面三针指哪三个穴
这最好不要多拔!对皮肤不好的!简单介绍一下拔罐治疗法的原理: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拔罐法的作用机理 1.负压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4.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瘀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火罐的来源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此外,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罐的种类罐的种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4)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吸拔方法与运用一、吸拔的方法: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2、水罐法: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法:先将青、链霉素等废瓶磨成的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二、各种拔罐法的运用: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3、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4、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6、药罐:常用的有二种:(1)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常用药物处方:麻黄、蕲艾、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佗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二钱。(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2/3-1/2)。常用的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1/3-1/2的药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7、针罐: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 8、刺血(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操作方法(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注意事项(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怎样避免火罐烫伤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那么能不能避免火罐烫伤呢?能,完全能够,但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3)留罐时间短:缩短留罐时间,不要过长,过长容易吸起水泡,一般3~5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适应症、主穴与禁忌症(1)适应症及主要穴位:〔呼吸系统适应症]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闭经。主穴:关元、肾俞。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2)拔罐的禁忌症高热、抽搐、痉挛等;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1赞·608浏览2016-06-01
平衡针骗局。是不是有这种事
你问的应该是平衡针灸吧,但是有好多打着这个旗号的骗子,但是它本身是真的。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09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常见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153赞·9,635浏览2018-02-28
冠心疾病想保守治疗?专业医生,分秒回复。
值得一看的冠心病相关信息推荐
保守治疗不手术,专业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不伤元气。辩证施治。一人一方。点击咨询
北京宝仁中医医院有..广告
激素性脸十年了?脸部过敏消除小方法
zhidao.yjhzpc.cn广告
哪些话是鸡汤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这是因为心灵鸡汤当中所说的大部分东西,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正能量来鼓励别人,相当于给别人打了鸡血,但却
187条回答·11,224人在看
王源的的发展相对TFBOYS里其他两人来说怎么样?
在TFboys组合单飞不解散之后,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也都在各自忙碌着,纵观三个人的发展,我认为
65条回答·2,238人在看
有人因为相信果汁能排毒丧了命?
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上出现了这么一条:一名女子感冒高烧数天却不去医院,每天喝果汁排毒,最后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果汁排毒?你信吗?“排毒饮
葛洪养生苑五行疗法孙本新
葛洪养生苑:一档销售类型的节目
五行疗法:应该是五式疗法,是孙本新教授结合吸收了五禽戏、太极、以道家引导等心法,同时五脏打通人体经络每天早晚健康五式疗法,使人精神奕奕,百病不生。(广告词、4000071585可咨询)
孙本新:出生中药世家。中华五行五脏学研究会理事、葛洪养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葛洪养生苑的五式疗法之顶天立地如何做
顶天立地的来源
最早源于:道家有个传说,最早这个动作是源自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当初天和地是不分的,后来盘古用两个胳膊撑了起来,将天和地分开,后来盘古坚持不住了,天再次压下来,盘古又不断的用双臂去支撑,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支撑了七次后,天和地就彻底分开了,后来盘古担心自己老去的一天,天地再次重合,就一口气使劲向上托了2次,才彻底的把天给支撑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都说,九天之外,九霄云外,就是源于这!后来到家人觉得这是盘古把天和地分开,用自己的身躯顶在天地之间,就有了顶天立地之说。
道家养生学鼻祖葛洪不断的研究和修炼,发现了动物中最长寿的仙鹤,老年人以前家里面都挂过这样的年画——松龄鹤寿,就是因为仙鹤是最长寿的鸟类,为什么仙鹤最长寿,源于仙鹤经常有个动作,也经常会这样煽动翅膀,我在道院看过仙鹤振翅,不是和母鸡一样扑哧翅膀,而就是翅膀向上抖动,而且是一直不断的抖动,而仙鹤又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后来葛洪得到了更大的启发,结合道家传说和自己的观察,最终确立了这套功法。就是通过双臂不断的上举,就像仙鹤一样向上扇动着自己的翅膀!
在道医中,认为天为乾,地为坤,身体里面也是一样,什么代表乾?就是先天之本肾脏,什么代表坤,就是后天之本脾脏,那么这两个脏器恰恰与肝脏有着密切关系。本身这个动作就是打通人体生命的两个本源的健康通道,所以叫顶天立地!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
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组。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功能主治
恢复肝脏功能,经常操作对肝区不适,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两肋胀痛,手臂发麻,脂肪肝,老花眼,老年性眼病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葛洪五式疗法和葛洪汤配方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