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孔雀石化学式的问题,以及和孔雀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孔雀石绿的化学式是什么
Cu2(OH)2CO3
学名: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
性状:
碱式碳酸铜在加兆埋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u2(OH)2CO3=(受热)H2O+2CuO+CO2↑
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制备方法:
反应方程式:
2CuSO4+4NaHCO3==CuCO3·Cu(OH)2↓+2Na2SO4+3CO2↑+H2O
主要用途:
1.用于有机催化剂、烟火制造和颜料中。
2.用作饲衫猜斗料添加剂。
3.用作分析试剂。
4.用于预镀银铜合金、镀铜锡合金和钢的氧化或磨溶液的配制。
孔雀石的化学式是什么
孔雀石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学名碱式碳酸铜。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铜71.9%、二氧化碳19.9%、水8.15%等。孔雀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硬度3.5~4.5,密度3.54~4.1克/立方厘米,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孔雀石的特点
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燃慧壳状、旦段信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有一定块度的致密块体,具块状、葡萄状、同心层状、放射状和带状等多种形态,有无纹带都可用,块体大小不等。内部具有翠绿、墨绿、粉绿、天蓝等色纹带相绕的同心、花纹和束状放射花纹,异常美丽。大者可达上百吨,多用于玉雕和各种模轮首饰玉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孔雀石
孔雀石化学式是什么 孔雀石的简介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2、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孔雀石冲冲的英文名称为Malachite,来源于希腊语Mallache,意思是“绿色”。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_」。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配判睁铜矿物共生(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世界著名产地有赞比亚、澳培岁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中国主要产于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孔雀石又被称作「蓝宝翡翠」、「翡翠蓝宝」和「蓝玉髓」。
孔雀石化学式 孔雀石化学式是什么
1、铜绿又名碱式碳酸铜,孔雀石,是一种十神粗分名贵的宝石。
2、孔雀石的化学式:郑扮孔雀石(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也有写作CuCO3·Cu(OH)2。
3、方程式:2Cu+ O2+ CO2+ H2O→ Cu2(OH)2CO3。
4、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他含铜矿物(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共生。理论组成为CuO71.95%,C0219.90%,H208.15%;属于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呈柱状或针状,其集合体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其结构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等;它游丛镇的颜色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并具有色彩浓淡的条状花纹;它具有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其折光率为1.66?1.91,双折射率为0.25;莫氏硬度为3.5~4.5,密度为3.54?4.lg/cm3;其性脆,断口呈贝壳状至参差状,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5、孔雀石是一种铜矿的次生矿物,因其色很象孔雀尾羽的翠绿色而得名?其古代名称为“绿青”或“石绿”,化学成分是Cu2(CO3)(OH)2。孔雀石主要用作玉石原材料。
究竟孔雀石绿的化学式是什么
是碱式碳酸铜吧
一、性质
碱式碳酸铜又称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为细小颗粒的无定形粉末,其密度3.85。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并形成相应铜盐,溶于氰化物、氢氧化钠、铵盐和碱金属的碳酸盐的水溶液而形成铜的配合败吵物。在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中煮沸时,生成褐色氧化铜,在200℃下分解成黑色氧化铜。在硫化氢气氛中不稳定。碱式碳酸铜按CuO:CO2:H2O的比值不同而存在十几种形式的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其分子式为CuCO·C(OH)2·xH2O。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08%,其分解温度为200-220℃。低毒。
二、分子磨镇式:CuCO·C(OH)2·xH2O
三、用途说明
催化剂、颜料、焰火、农药,同样适用于木材防腐剂和木材碳化处理瞎枯粗。
孔雀石化学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孔雀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孔雀石化学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