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击石山火的意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击石山火的意思的知识,包括击磬的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山诗话的赐诗
刘子仪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取柳下惠圣之和,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之事。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闻者大笑。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此偶自谐和,无若轻薄子何,非笔力过也。
景祐中,宋宜献上《杨太妃挽诗》云:“神归梁小庙,礼祔汉馀陵。“文士称其用事精当。梅昌言诗曰:“先帝遗弓剑,排云上紫清。同时受顾托,今日见升平。“虽不用事,意思宏深,足为警语。
景祐末,元昊叛,夏郑公出镇长安,梅送诗曰:“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时独刻公诗於石。
僧惠崇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然唐人旧句。而崇之弟子吟赠其师诗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师兄。“杜工部有“峡束苍江起,巖排石树圆“,顷苏子美遂用“峡束苍江,巖排石树“做七言句。子美岂窃师者,大抵讽古人诗多,则往往为己得也。
王元之《谪黄州诗》曰:“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在朝与执政不相能,作《江豚诗》以讥之曰:“江云漠漠江雨来,天意为霖不干汝。“俗云,豚出则有风雨。又曰:“餐啗虾鱼颇肥腯。“讥其肥大。
人多取佳句为句图,特小巧美丽可喜,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尔,不得见雄材远思之人也。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善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也。工部诗云:“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此可无瑕纇。又曰:“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若此等句,其含蓄深远,殆迹码不可模效。
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效古人平易句,而不得其意义,翻成鄙野可笑。卢仝姿宏哪云“不即溜钝汉“,非其意义,自可掩口,宁可效之邪?韩吏部古诗高卓,至律诗虽称善,要有不工者,而好韩之人,句句称述,未可谓然也。韩云:“老公真箇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直谐戏语耳。欧阳永叔、江邻几论韩《雪诗》,以“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为不工,谓“坳中初盖底,凸处遂成堆“为胜,未知真得韩意否也?永叔云:“知圣俞诗者莫如某,然圣俞平生所自负者,皆某所不好;圣俞所卑下者,皆某所称赏。“知心赏音之难如是,其评古人之诗,得毋似之乎!
潘阆字逍遥,诗有唐人风格。有云:“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馀晖。鱼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岁暮自桐庐归钱塘》仆以为不减刘长卿。
太宗晚年,烧炼丹药,潘阆尝献方书。及帝升遐,惧诛,匿舒州潜山寺为行者,题诗於钟楼云:“绕寺千千万万峰,忘第二句。顽童趁暖贪春睡,忘却登楼打晓钟。“孙仅为郡官,见诗曰:“此潘逍遥也。“告寺僧呼行者,潘已亡去。
王益柔胜之为馆职,年少亦颉颃。张掞叔文亦新贴职,年长而官已高,每群聚辄居上座。王密于屏风题云:“四十馀年老健儿。“此唐徐州节度王智兴《自咏诗》句。翼日会食,张正坐诗下,众无不哂。
李绚公素有诗赠同姓人曰:“吾宗天下者。“王胜之辄取注之曰:“居甘泉者以讴著,京施名倡李氏居甘泉坊善讴。卖药者以木牛著,京施李家卖药,以木牛自表,人呼为李木牛。围棋者以憨者,李乃国手,而神思昏浊,人呼为李憨子。裁襆头者以拗著,李家襆头,天下称善,而必与人乖刺,岁久自以拗李呼。作诗者以豁达著。“豁达老人喜为诗,所至辄绝桐自题写,诗句鄙下而自称豁达李老。尝书人新素墙壁,主人憾怒,诉官杖之,拘执使市石灰更杇漫讫,告官乃得纵舍,闻者哂之。此数人因胜之有云,遂自托不朽。
梅昌言出镇太原,黄觉送诗曰:“五马雍容出镇时,都人争看好风仪。文章一代喧高价,忠直三朝受圣知。帐下军容森剑戟,门前行色拥旌旗。云龙古戍黄榆暗,雪满长郊白草衰。出去暂开貔虎幕,归来须占凤凰池。鬓间未有一茎白,陶铸苍生固不迟。“梅雅自修饰,容状伟如,大喜之。
黄觉仕官不遂,尝送客都门外,不及寓邸舍,会一道士取所携酒炙呼饮之,既而道士举杯摭水写“吕“字,觉始悟其为洞宾也。又曰:“明年江南见君。“觉果得江南官。及期见之,出怀中大钱七,其次十,又小钱三,曰:“数不可益也。“予药数寸许,告觉曰:“一以酒磨服之,可保一岁无疾。“觉如其言,至七十馀,药亦垂尽,作诗曰:“床头历日无多子,屈指明年七十三。“果是岁卒。
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
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後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撏撦至此。“闻者懽笑。大年《汉武诗》曰:“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忍令索米向长安。“义山不能过也。元献《王文通诗》曰:“甘泉柳苑秋风急,却为流萤下诏书。“子仪画义山像,写其诗句列左右,贵重之如此。
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乡人有强大年者,续杜句曰“江、汉思归客“,杨亦属对,乡人徐举“乾坤一腐儒“,杨默然若少屈。欧公亦不甚喜杜诗,谓韩吏部绝伦。吏部於唐世文章,未尝屈下,独称道李、杜不已。欧贵韩而不悦子美,所不可晓﹔然于李白而甚赏爱,将由李白超趠飞扬为感动也
孟东野诗,李习之所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不懽。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可谓知音。今世传《郊集》五卷,诗百篇。又有集号《咸池》者,仅三百篇,其间语句尤多寒涩,疑向五卷是名士所删取者。东野与退之联句诗,宏壮博辩,若不出一手。王深父云:“退之容有润色也。“
张籍乐府词,清丽深婉,五言律诗亦平澹可爱,至七言诗,则质多文少。材各有宜,不可强饰。文昌有《谢裴司空马诗》曰:“乍离华厩移蹄涩,初到贫家举眼惊。“此马却是一迟钝多惊者,诗词微而显,亦少其比。
白乐天诗曰:“请钱不早朝。““请“作平声,唐人语也。今人不用廝字,唐人作斯音,五代已作入声,陶谷云“尖檐帽子卑凡廝“是也。白曰:“金屑琵琶槽,雪摆胡腾衫。“琵琶与今人同。杜曰“皂雕寒始急“,白曰“千呼万唤始出来“,人皆谓语病。事之终始,音上声,有所宿留,今甫然者音去声。二公诗自非语病。
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後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吏部和皇甫《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刘长卿《馀干旅舍》云:“摇落暮天迥,丹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征衣。“张籍《宿江上馆》云:“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砧衣。“两诗偶似次韵,皆奇作也。
管子曰:“是无终始,无务多业。“此言学者贵能成就也。唐人为诗,量力致功,精思数十年,然後名家。杜工部云:“更觉良工用心苦。“然岂独画手心苦耶!
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亦一时之善对。
海陵人王纶女,辄为神所冯,自称仙人。字善数品,形制不相犯。《吟雪诗》云:“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说云:天上有瑞木,开花六出。他诗句词意飘逸,类非世俗可较。《题金山》云:“涛头风卷云,山脚石蟠虬。“常谓纶为清非孺子,不晓其义。亦有诗赠曰:“君为秋桐,我为春风。春风会使秋桐变,秋桐不识春风面。“居数岁,神舍女去,懵然无知。嫁为广陵吕氏妻。
鞠,皮为之,实以毛,蹙蹋而戏。见《霍去病传》注:“穿城蹋鞠。“晚唐已不同矣。归氏子弟嘲皮日休云:“八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燂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今柳三复能之,述曰:“背装花屈膝,屈,口勿反。白打大廉斯。进前行两步,跷後立多时。“柳欲见晋公无由,会公蹴毬後园,偶迸出,柳挟取之,因怀所业,戴毬以见公。出书再拜者三,每拜,毬起复于背膂襆头间,公乃笑而奇之,遂延于门下。然弟子拜师,常礼也,独毬多贱人能之,每见劳于富贵子弟,莫不拜谢而去,此师拜弟子也。术不可不慎,此亦可喻大云。
洪州西山与滕王阁相对,一僧尽览诗板,告郡守曰:“尽不佳。“因朗吟曰:“洪州太白方,积翠倚穹苍。万古遮新月,半江无夕阳。“守异之,遣出。闽僧有朋多诗,如“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又曰:“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著低。“亦巧思也。
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头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也。“王大笑。
孟蜀时,花蕊夫人号能诗,而世不传。王平父因治馆中废书,得一轴八九十首,而存者纔三十馀篇,大约似王建句。若“厨船进食簇时新,列坐无非侍从臣。日午殿头宣所鱠,隔花催唤打鱼人。““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娥近数千。遇著唱名都不语,含羞急过御状前。“
山东二经生同官,因举郑谷诗曰:“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王徭。“一生难之曰:“野鹰安得王徭?“一生解之曰:“古人宁有失也?是年必当索翎毛耳。“
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邓广文》云:“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李献臣曰︰“我为足之云︰『多罗四十年,偶未识摩毡。时西戎唃氏子名摩毡。近有王宣政,时时与纸钱。』“刁尝为王宣政作墓铭。以古文篆隶加褾轴,密挂刁听事。会一日大雨,不出,周步厅庑间,始见此图。问之从者。曰:“挂此已数日矣,先造者往往能通念也。“
苏子美魁伟,与宋中道并立,下视之,笑曰﹕“交不著。“京师市井语也。号为“锥宋“,为其颖利而么麼云。赠诗曰﹕“譬如利锥末,所到物已破。“後倅洺州。洺本赵地,有毛遂冢,圣俞遂举处囊事为送行诗戏之。
司马温公论九旗之名,旗与旂相近。《诗》曰:“言观其旂。“《左传》:“龙尾伏辰,取虢之旂。“然则此旂当为芹音。周人语转,亦如关中以中为蒸,蛊为尘,丹青之青为萋也。五方语异,闽以高为歌,荆、楚以南为难,荆为斤。昔闽士作《清明象天赋》,破题云:“天道如何,仰之弥高。“会考官同里,遂中选。荆、楚士题雪用先字,後曰“十二峰峦旋旋添“。反读添为天字也。向敏中镇长安,土人不敢卖蒸饼,恐触中字讳也。
杨安国判监,集学官饮,必颂《诗谱》以侑酒。举杯属客,曰:“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且饮酒。“裴如晦亦举杯曰:“古之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不能饮矣。“一座皆笑,而杨不悟。
泗州塔,人传下藏真身,後阁上碑道兴国中塑僧伽像事甚详。退之诗曰:“火烧水转扫地空。“则真身焚矣。塔本喻都料造,极工巧。俗谓塔顶为天门,苏国老诗曰:“上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以讥在位者。
古诗曰:“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以燕时物,故寓言尔。蜀人自京以鸽寄书,不浃旬而达船,船浮海,亦以鸽通信,非虚言也。史以陆机“黄耳“为犬,能寄书,恐不然。自洛至吴,更历江、淮,殆数千里,安能谕人而从舟楫乎?或者为奴名,不然,当为神犬也。
史著赫连勃勃之暴,蒸土筑城,意谓釜甑熟之。然不知北方土工,用春首聚土,阳气蒸发,用筑则坚牢特甚故尔。近有献策筑吴江为甕堤,土人欲以巨甕实土,稍稍下之。不思土实则甕重不可致,虚致水中则泛,泛曷可止。虽执政亦惑之。然治河皆有甕堤,形似甕耳,不用陶器也。
汪白为《平糶诗》刺时病云:“穴垣补墙隙,墙成垣已隳。断屦补穿履,履成屦亦亏。“
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木兰花》皆七言诗,有云:“重头歌咏响璁琤,入破舞腰红乱旋。“重头、入破,皆弦管家语也。
欧阳文忠公见张安陆,迎谓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
《韩吏部集》有李习之两句云:“前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若无可取,郑州掘一石,刻刺史李翱诗曰:“县君爱砖渠,绕水恣行游。鄙性乐山野,掘地便池沟。两岸植芳草,中间漾清流。所向既不同,砖凿名自修。从他後人见,景趣谁为幽。“王深父编次入习之集。此别一李翱尔,而习之不能诗也。吏部读皇甫湜
诗,亦讥其掎摭粪壤。梅圣俞谓尹师鲁以古文名而不能诗。
陈亚以药名咏白发云:“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员外郎上官佖尝劝石少傅中立慎缄,石勃然曰:“上官佖如下官口何!“
韩吏部《赠玉川诗》曰:“水北山人得声名,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又曰:“先生抱材须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王向子直谓韩与处士作牙人商度物价也。古称驵侩,今谓牙,非也。刘道原云:“本称互郎,主互市。唐人书互为□,因讹为牙。“理或信然。今言万为方,千为撇,非讹也,若隐语尔。
陈文惠尧佐以使相致仕,年八十,有诗云:“青云歧路游将遍,白发光阴得最多。“构亭号佚老,後归政者往往多效之。公喜堆墨书,游长安佛寺题名,从者误侧砚污鞋,公性急,遂窒笔於其鼻,客笑失声,若皇甫湜怒其子,不暇取杖,遂齕臂血流。
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後者亦曰厥,故欧公记陶尚书诗语末厥兵,则此兵正谓末贼尔。世语虚伪为何楼,盖国初京师有何家楼,其下卖物皆行滥者,非沽滥称也。世语优人为何市乐,说者谓南都石驸马家乐甚盛,诋诮南市中乐人,非也。盖唐元和时《燕吴行役记》,其中已有河市字,大抵不隶名军籍而在河市者,散乐名也。世谓事之陈久为瓒,盖五代时有马瓒,为府幕,其人鲁憨,有所闻见,他人已厌熟,而乃甫为新奇道之,故今多称瓒为厌熟,京师人货香印者,皆击铁盘以示众人,父老云,以国初香印字逼近太祖讳,故托物默喻。
梁周翰,真宗即位,始知诰,《赠柳开诗》曰:“九重城阙新天子,万卷诗书老舍人。“时杨大年、朱昂同在禁掖,杨未及满三十,而二公皆老,数见靳侮。梁谓之曰:“公毋侮我老,此老亦将留与公尔。“朱昂闻之,背面摇手掖下,,谓梁曰:“莫与,莫与!“大年死不及五十。
余靖两使契丹,虏情益亲,能胡语,作胡语诗。虏主曰:“卿能道,吾为卿饮。“靖举曰:“夜宴设逻厚盛也。臣拜洗,受赐。两朝阙荷通好。情感勤。厚重。微臣雅鲁拜舞。祝若统,福祐。圣寿铁摆嵩高。俱可忒。无极。“主大笑,遂为釂觞。汉史有《盘木白狼诗》,译出夷语,殆不若靖真胡语也。刘沆亦使虏,使凌压之,契丹馆客曰:“有酒如渑,系行人而不住。“沆应声曰:“在北曰狄,吹《出塞》以何妨。“仁宗待虏有礼,不使纤微迕之,二公俱谪官。
古人多歌舞饮酒,唐太宗每舞,属群臣。长沙王亦小举袖,曰:“国小不足以回旋。“张燕公诗云:“醉後懽更好,全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李白云:“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醉後凉风起,吹人舞袖环。“今时舞者必欲曲尽奇妙,又耻效乐工艺,益不复如古人常舞矣。古人重歌诗,自隋以前,南北旧曲颇似古,如《公莫舞》、《丁督护》,亦自简澹。唐来是等曲又不复入听矣。近世乐府为繁声加重叠,谓之缠声,促数尤甚,固不容一倡三叹也。胡先生许太学诸生鼓琴吹箫,及以方响代编磬,所奏惟《采苹》、《鹿鸣》数章而已,故稍曼延,傍迩郑、卫声,或问之,曰:“无他,直缠声《鹿鸣》、《采苹》尔。“
梅圣俞幼《戏谢师直诗》曰:“古锦裁诗句,斑衣戏坐隅。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师直小名锦衣奴,至十岁读此,方悟之。
石曼卿独行京师,一豪士揖之而语曰:“公幸过我家。“石许之,同入委巷,抵大第,藻饰宏丽,锦绣珠翠,殆非人间所拟。歌舞欢醉,丐书,为挥《筹笔》、《驿诗》数篇。以金帛数百千赠之,复使驺从送还,恍然不知其谁。翼日,殆无复省所居矣。他日,遇诸涂,以遗以白金数两,谓曰:“诗中『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最为佳句。“
赵少师初在涟水守馆,不数年後,以学士知涟水,继来者名其堂为豹隐。曼卿有诗曰:“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官游今郡守,蔚然疑在立谈间。“後莫偕者。
曹参尝为功曹,而杜诗云“功曹无复叹萧何“,误矣。按光武尝谓邓禹,“何以不掾功曹?“陈子昂云:“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放麑,本秦西巴,孟孙氏之臣,谓之中山,亦误矣。唐韩皋鼓《广陵散》,其说谓毌丘俭、诸葛诞刺扬州,举兵讨晋,不成而散于广陵尔。刘道原谓汉、魏时扬州刺史治寿春,俭、诞皆死寿春,是时广陵属徐州,至隋、唐始为扬州,不可不察也。
景祐中,羌人叛,诏遗士献方略,率皆得官。有《题关西驿舍》曰:“弧生荧荧照寒野,汉马萧萧五陵下。庙堂不肯用奇谋,天子徒劳聘贤者。万里危机入燕、蓟,八方杀气冲灵、夏。逢时还似不逢时,已矣吾生真苟且。“
宋次道《次西都诗》,以狐落对五凤楼,言野狐落,唐人名宫人所聚也。
太宗时,同年数辈取名似姓者为句云:“郭郑、郑东、东野绛,马张、张夏、夏侯璘。“熙宁初,有崔度、崔公度,王韶、王子韶,又有章君陈、陈君章,如以西门豹对东方虬也。王丞相云:“马子山骑山子马。“马给事字子山。穆王八骏有山子马之名。久之,人对曰:“钱衡水盗水衡钱。“钱某为衡水令。人谢之曰:“正欲作对尔,实非有盗也。“
永州何仙姑,不饮食,无漏泄,世传其神异。岳州天庆观柱以震折,有倒书“谢仙火“字。仙姑云:“雷部夫妇二人,长阔各三尺,银色。“莫不骇信。有熟于江湖间事者,曰:“南方贾人各以火自名,一火犹一部也。此贾名仙,刻木记己物耳。“是亦不可知也。尝有道人,自言隋、唐间人,谈黄巢事甚悉,因曰:“黄六晚节至此。“张安道尚书云:“巢六兄弟,而巢最小,当第六。“由是推之,则道人之言信然乎?
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夏、梅诗最佳。英公、公仪。夏云:“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梅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更多!“又有叶氏女名桂女,字月流。诗曰:“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
词人以也字作夜音,杜云:“青袍也自公。“白公云:“也向慈恩寺?游。“不可如字读也。
张湍为河南司录府,当祭社,买猪以呈尹,而猪辄突入湍家,湍即捉杀之。湍对尹云:“律云,猪无故夜入人家,主人登时杀之勿论。“尹笑之,为别市猪。
张介以命术游公卿间,寓居钱塘西湖上。尝自京师南归,士大夫率为诗赠之。吕许公王沂公时方执政,亦皆有诗。夏郑公留守南京,为诗寄二公曰:“上公诗笔千金重,逋客归装一舸轻。莫到青山更招隐,且留贤哲为苍生。“郑公在朝,数为御史纠劾,疑时宰讽旨,作《青雀诗》:“青雀孤飞毛羽单,卑栖岂敢碍鵷鸾。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他人作弹丸。“
自唐以来,试进士诗,号省题。近年能诗者,亦时有佳句。蜀人杨谔《宣室受釐》落句云:“愿前明主席,一问洛阳人。“滕甫《西旅来王》云:“寒日边声断,春风塞草长。传闻汉都护,归奉万年觞。“谔有诗名,《题骊山诗》云:“行人问宫殿,耕者得珠玑。“最为警策。
唐人饮酒,以令为罚,韩吏部诗云:“令徵前事为。“白傅诗云:“醉翻襴衫抛小令。“今人以丝管歌讴为令者,即白傅所谓。大都欲以酒劝,故始言送,而继承者辞之,摇首挼舞之属,皆却之也,至八遍而穷,斯可受矣。其举故事物色,则韩诗所谓耳。近岁有以进士为举首者,其党人意侮之,会其人出令,以字偏傍为率,曰:“金银钗钏铺。“次一人曰:“丝绵紬绢网。“至其党人,曰:“鬼魅魍魉魁。“俗有谜语曰:“急打急圆,慢打慢圆,分为四段,送在窑前。“初以陶瓦乃为令耳。
陈文惠善为四句诗,在江湖有诗云:“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纔熟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文惠年六十馀,纔为知制诰,其後遂至真宰使相致仕。文惠喜堆墨书,深自矜负,号前无古人,後无来者。与石少傅同在政府,石欲戏之,政事堂有黑漆大饭床,长五六尺许,石取白垩,横画其中,可尺馀,而谓陈曰:“我颇学公堆墨字。“陈闻之欢甚。石顾小吏二人,舁饭床出,曰:“我已能写口字。“陈为怅然。
江邻几善为诗,清淡有古风。苏子美坐进奏院事谪官,後死吴中。江作诗云:“郡邸狱冤谁与辩?皋桥客死世同悲。“用事甚精当。尝有古诗云:“五十践衰境,加我在明年。“论者谓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言诗,江得之矣。江天质淳雅,喜饮酒、鼓琴、围棋。人以酒召之,未尝不往,饮未尝不醉,已醉眠,人强起饮之,亦不辞也。或不能归,即留宿人家,商度风韵,陶靖节之比。江尝通判庐州,有酒官善琴,以坐局不得出,江日就之,郡中沙门、羽士及里氓能棋者数人,呼与同往。郡人见之习熟,因画为图:前列驺导,有一人骑马青盖,其後沙门、羽士、褐衣数人,葛巾芒屩累累相寻,意思萧散。惜时无名手,此画不足传後,何必减嵇、阮也。
道人张无梦,在真宗朝,以处士见除校书郎。无梦善摄生。梅昌言知苏州,无梦求见之,先与诗云:“壼中一粒长生药,待与苏州太守分。“好为大言,处之不疑,自比李少君。然无梦年九十死。无梦语人,少时绝欲,屏居山中十馀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复歉然。又入山十馀年,乃始寂定。劝人饮食毋用盐醋,煮饼淡食,更自有天然味。无梦老病耳聋,其死亦无他异。
蜀人李士宁,好言鬼神诡异事。为予言,尝泛海值风,广利王使存问己。又尝一夜,有人传相公命己,及往,燕设甚盛,饮食醉饱。既寤,乃在梁门外。疑所谓相公者,二相神也。人皆言士宁能佗心通。士宁过余,余故默作念,侮戏之竟日,士宁不知,乌在其通也!士大夫多遗其金帛钱物,士宁以是财用常饶足。人又以为有术能归钱,与李少君类矣。
火是怎么来的
火的利用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阶段,也标志着人类开始了解自然力和驾驭自然力。早在人类发明文字以前,便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火,因此关于火的由来,只能到神话中去追溯。
雷火
人类不可能一开始就懂得如何产生火,最早的火种肯定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火的情况非常有限,雷火就是其中一种。当闪电击中树木或草地的时候就会引起火焰。
居住在南美洲格兰查码薯科地区的塔皮埃特人说,最早的火种是由黑鹫从闪电中取得的,但是它只把火留在自己身边使用,不肯传授给别的动物。后来多亏了一只青蛙帮人类从黑鹫那里偷来了火种,人类才总算用上了火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7534a5c090504fc2d46269d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闪电】
摩擦起火
火的另一种自然起源是摩擦起火,当风吹过干燥的树林时,树枝互相摩擦,有时也可引发火。婆罗洲北部的奇奥杜顺人传说,过去有一条狗看见了两根竹子在风中摩擦,着起了大火。它就叼起一块燃烧的竹片带回去给主人,结果一不小心把主人的整座房子都烧着了。房子里的玉米被烤焦了,泡在水里的土豆也被煮熟了。就这样奇奥杜顺人不仅认识到了火这种东西,还知道了它的危害和好处。
钻木取火
钻木起火属于摩擦起火的一种。中国古代传说,遥远的西方有一个燧明国,阳光和月光都照不到那里,整个国家一直处在漆黑当中。然而国中有一棵神奇的燧木,每天都能发出闪闪烁烁的亮光。后来有一个燧人氏就想搞清楚为什么这棵树能发光。他站在树下一直观察,终于发现原来树上有一只鸟,一直在啄树枝,每当它啄一下,就会发出一下亮光。燧人氏受到启发,立即折下两根树枝,互相碰撞,果然也会发出亮光。后来他又不断的改良这种方法,发现比起直接碰撞,用钻法更容易引发亮光。另外将钻出来的火星放进干燥的木屑或草里,吹气,就能得到火这种既光亮又温暖的东西。“燧”和“明”分别是取火和光亮的意思,燧人氏、燧木、燧明国当是在发现了取火的方法以后,才改的名字。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cfaaf51f3deb48fe74e8816fb1f3a292cf578d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钻木取火】
有趣的是,钻木取火这个行为还和男女交合的行为相似,所以有一些民族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例如: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祭司在点燃祭火时,一定要他的妻子协助。在点火的前一天晚上,祭司保管用来钻的木棍,妻子保管垫在底下的木头,二人共眠。第二天点火时,祭司负责扶住木棍,妻子负责转动木棍。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的土著传说,最早的火种是从一个女人的生殖器中取出来的,渗好也暗示了钻木取火和性行为的联系。
击石取火
用某些石头和金属(如:燧石和铁)互相击打,同样可以起到取火的作用。新墨西哥州的希亚印第安人说最早创造人类和动物的蜘蛛也是火的发明者,它的巢穴里有一块尖的石头和一块扁圆的石头,通过碰撞两块石头,就可以产生火。英属哥伦比亚的卡斯卡印第安人说,在很久以前,丛模铅一只小鸟偷走了熊的火石,经过几度转手后,这块火石落到了狐狸手里。狐狸将它砸碎成好几块,分给各个印第安部落,并教会他们如何打火。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80d8162969d9f2d3562cc8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火镰】
火山火
火山火和雷火一样,皆是从自然中取得的火。古希腊神话讲道:普罗米修斯刚创造出人类时,见人类什么才能都没有,便违背宙斯的命令将火种赐予了人类,他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关于普罗米修斯是如何取得火种的,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从太阳那里取得的。然而还有第二种说法:普罗米修斯偷偷的来到楞诺斯火山岛上,从火与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工坊里偷取了火种。
从日月星辰中取火
前面几种获取火的神话都是比较现实的,接下来介绍的几种神话则比较“超现实”:
火会发光,日月星辰也会发光,所以有些民族相信前者便是从后者那里取得的。上面讲到的普罗米修斯从太阳中取火便是一例。加利福尼亚的托洛瓦印第安人则说,古时候几个人用蜘蛛丝做成了一个气球,乘着它飞到了月亮上取火。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8540923dd54564eee42cdf1b8de9c82d0584fd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从太阳中取火】
盗火
有些民族相信最早火种掌握在某个神灵的手中,后来有一个神灵或人类从前者那里盗取(有时候也用抢的)了火种。中国河南商丘流传着天神商伯盗火的传说。这位商伯,实乃凡人阏(yn)伯。根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他是帝喾的儿子,因为跟弟弟实沈不合,所以帝喾命他迁往商丘,作为火正,即掌管火的官员,故称“商伯”。既然商伯能被任命为火正,就说明当时人类已经有火了,商伯自然不可能是盗火者。传说中盗火者另有其人,但是因为后来的商伯在商丘太出名了,而且也与火有关,所以顶替了前者。曼加伊亚岛上的居民认为,火是英雄毛伊从居住在地下的火神那里夺取的。前文提到的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也属于这类。
有些神话里,最早掌握火种的是某种动物。巴西的卡耶波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花豹收留了一个青年,并向他展示了火和熟食的奥秘。这个青年回到村子里以后,却带领一大堆人到花豹家里偷走了火种。从此,失去火种又不懂得生火的花豹只能以生肉为食,并且深深的仇恨人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e2eb9389b504fc28b2799cdeedde71191ef6df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花豹】
既然动物可以作为火的掌管者,反过来也就可以作为盗火者。安达曼岛的居民说,火种是翠鸟从神灵白力克那里盗来的。当白力克发现翠鸟正在盗火时,他用一根燃烧的木棒击中了翠鸟的后颈部,从此翠鸟的那个地方就留下了一撮红色的羽毛。这类动物盗火的神话往往顺带解释了动物身上某些特征的起源。
异地取火
有时火种则并非掌握在某个神灵或动物手里,而是存在于某个地方,英雄只要去那个地方把火种拿回来就可以了。不过这也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任务。切诺基印第安人传说,世界上最早的火种储存在一棵空心的梧桐树里,这棵树又位于一座岛上。一些鸟类和蛇类先后去取火,皆被火熏伤或灼伤。最后蜘蛛用线织成了一个碗,将火种放在里面,带了回来。
在昂通爪哇和吉尔伯特群岛的神话中,最早的火种隐藏在海底下。这大概是阳光照耀在海面时产生的火花般的反光所引发的想象吧。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f1b9d16fdfaaf519a9ba877875494eef11f7af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波光粼粼的海面有时看上去像底下藏着一团火焰】
保存火种
在人工取火的方法诞生以前,人类只能依靠偶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火种,因此保存火种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某些原始部落,会专门设立看管火种的人员。在中国古代,承担这一责任的官职就叫做“祝融”或者“火正”。还是上面谈到的商伯的传说,它的后续是:老天爷知道商伯把火种带下凡间后,发动了一场大洪水打算熄灭火种。但是商伯在洪水中拼命保护火种。当洪水结束后,人们归来,发现火种还没熄灭,然而商伯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了。这点也符合他作为火正的义务。
玻利维亚的直利瓜尼人相信在大洪水发生时,是一只蟾蜍将火种带进洞里面保存起来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1385343fbf2b211ae45ac86c18065380dd78e8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阏伯台】
二次取火
世界上许多民族皆存在着大洪水的神话,这一神话有时也和火联系在一起,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人或动物在洪水中护住了火种;另外一种是火种在洪水中熄灭了,这时就需要再次取得火种。取火的过程则与前面所说的几种类型别无二致。
但导致火种熄灭的原因也不一定每次都是洪水,也有别的原因。四川筠连县有一个神话讲道:天神一次到苗家人家里做客,因为一个误会,使得天神觉得苗家人有意亏待他,他非常生气,就把火种全部收走了。后来,苗家人有一个好汉盘老大上天把火种偷了回来。由此人间的夜晚才恢复了灯光,冬天才恢复了温暖。
参考文献:
弗雷泽:火起源的神话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河南卷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四川卷
_石山火是什么意思
擎石山火意思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击石取火
击石取火,是人类最早的取火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受到制作石器时迸发出火花的现象的启发。我们可以找一块坚硬的石头做为“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向下敲击“火石”,使火花落到引火物上。当引火物开始冒烟时,缓缓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如果“火石”打不出火来,可另外寻找一块石头再试。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引火物,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引火物。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用黄铁矿打击火燧石而产生的火花可以取火。
火石
火石,也叫燧石,是人们从山上或河里找到的马牙石、玛瑙之类的石块,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质地坚硬,砸破有锋面的石头。
该种石头是扒滚当地土著少数民族用于取火的一特有石种,具体的取火方法为:用当地的一种植物的叶晒干搓成绒丝状后放于该石表面压紧,然后用小的生铁棒,象磨火柴一样快速磨擦石头与叶子的结合部,由于该石硬度特别高在磨擦过程中与铁产生火花,就可以点燃叶子。该石种资源特别稀少。
石中火出典
《关尹子·五鉴》:“来于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心不生,物浮浮然。”又,《文选》晋·潘岳《河阳县作二首》之一:“_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李善注:“古乐府诗曰:‘凿石见火能几时?’”
又,唐·裴_《传奇·封陟》:“后七日夜,姝又至,态柔容冶,靓衣明眸,又言曰:‘逝波难驻,西日易颓,莫种槿花,使朝晨而骋艳;休敲卜搏石火,尚昏春弊余黑而流光。’”
释义
凿石取火,火光一闪即逝,古人用此典比喻即生即逝的物体,或比喻时光之易逝。古诗文中常用此典,在此不能枚举。又因为石火很难捕捉,元曲中也用以比喻难得到的物体。
击石山火的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击磬的意思、击石山火的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