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亚硝酸钠化学式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亚硝酸钠化学式的知识,包括亚硝酸盐的化学式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钴亚硝酸钠的化学式是什么各路大侠,请问
不要听1楼的
是Na3[Co(NO2)6]
亚硝酸钴钠(钴亚硝酸钠,化学式:Na3Co(NO2)6),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键肢粉末,是检验钾离子(K+)的常用试剂。它极易溶解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稀乙酸,水溶液不稳定。
目录
[隐藏]
1
制备及性质
2
化学鉴定
3
参见
4
参考资料
制备及性质它由硝酸钴(II)(或氯化钴(II))、亚硝酸钠与空气在乙酸存在下反应制备:
强酸、强碱都能使试剂破坏:
[Co(NO2)6]3−离子与乙酰丙酮作用,仅有四个硝基能被取代。反应产物具有反式结构,由于反位效应的影响,一个配位硝基很容易被氨(胺)取代。
化学鉴定
K+在中性或乙酸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钴钠生成黄色结晶形沉淀,组成因反应条件而异,主要产物是K2Na[Co(NO2)6]:
反应最主要的干扰阳离子是NH4+,它也可以和亚硝酸钴钠生成黄色的(NH4)2Na[Co(NO2)6]。因此在检验钾离子时,应先将试液转移至微坩埚中蒸发至干,然后加入少量浓硝酸灼烧,以分解除去铵盐。冷却后,加水煮沸,离心沉降。吸取部分离心液,加碱并加热使生成的氨挥发,用湿润的石蕊试纸、pH试纸或滤纸上的升亮裂奈斯勒试剂检验NH4+是否已除净。除净后,再加吵闭入乙酸,作K+的检验。
该鉴定反应的检出限量为4μg,最低浓度为80μg/mL,也可用于溶液中铷、铯离子的鉴定。
亚硝酸钠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为:2NaNO2+O2=2NaNO3
1、原理: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
亚硝酸钠中的N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易被氧气氧化,+3价的N被氧化成+5价,氧化剂为氧气,还原剂为NaNO2,转移4个电子。
2NaNO2+O2=2NaNO3
2、亚硝酸钠:歼桥
亚硝酸钠是亚硝酸根离子与钠旁芦离子化和生成的无机盐。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其pH约为9,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加热到320℃以上则分解,生成氧气、氧化氮和氧化钠。接触有机物易燃烧爆炸。
3、亚硝酸钠是工业盐,由于它的运改带氧化性,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的功能。同时,亚硝酸钠在空气中会逐渐被氧化成硝酸钠,所以亚硝酸钠要密闭保存。
亚硝酸钠化学式是什么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
亚硝酸钠是一种外观极像神清食返瞎滑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化学性质
其水溶液呈碱性,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分解,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
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漏腊烧。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
亚硝酸盐化学式是什么
NaNO2。
亚硝酸盐,是含有亚硝酸根阴离子(NO2−)的盐。最常见的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源源于人类环境中,首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者裂纳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
而且,科学家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硝酸钠的化学式怎么写
NaNO₃。硝酸钠,又名硝石,钠碱或智利硝,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菱形结晶。硝酸钠为氧化剂,与有机物、硫磺或亚硫酸氢钠混在一起引起燃烧爆炸。硝酸昌做钠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冶金、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是重液迅厅要的化工原料。
硝酸钠,熔点为306.8℃,密度为2.257克/立方厘米(20℃时),为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菱形晶体。其味苦咸,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甘油和乙醇中,易潮解,特别在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硝酸钠潮解性就大为增加。
扩展资料
国内硝酸钠生产方法主要有硝酸尾气吸收法、离子交换法、中和法和复分解法。硝酸尾气吸收法虽利用了废气,减少了环境污染,但受尾气来源的限制,生产能力有限;离子交换法对原料的要求高,硝酸钠溶液的浓度低,蒸发量大,能耗高。
中和法采用硝酸和纯碱中和而得,虽操作简单,但成本高,工业上很少采用;复分解法设备简闹隐单、成本低,是较理想的硝酸钠生产方法,但复分解法产品纯度低、易潮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钠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