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南少林与北少林和南少林与北少林在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南少林与北少林以及南少林与北少林在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南北少林有什么区别
一、南北少林的区别有:
1、创始人不一样:北少林传说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少林武学的发源地。关于南少林,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
2、创立的时间不一样:北少林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南少林建于南朝初年(公元577年),是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源地。
3、争议不一样:少林寺一般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也就是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南少林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至今尚被研究者争论。
二、南北少林都不可以吃肉。
扩展资料:
南少林寺的建筑群依山就势,座东向西,以护寺河、赵朴初题写的“南少林寺”牌坊、“入三摩地”的山门、莲花池、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中轴线,两侧有宽敞的石阶与通道,自下而上通往各处左翼为偏门、钟楼、伽蓝殿及廊庑等。
右翼为偏门、鼓楼、祖师殿及廊庑等,还有斋堂与僧舍等,纵深500米,横宽200米,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护寺河如玉带缠腰环绕其前,通三桥经牌坊进殿堂。
北少林寺自古有之,地处天津市蓟县境内的盘山东南麓。在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元朝时期,由于确立盘山北少林寺地位的雪庭福裕大和尚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北少林寺影响日隆;同时,由于元、明、清三朝的首都都在北京,而北少林寺距离北京很近,地理、政治地位极高。
进入清代,皇帝朝拜东陵,必经盘山,在北少林寺下建起了行宫——静寄山庄,皇帝还亲自下旨经营盘山,整修寺院,所以,最后创下了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三十二次常住的记录。当时,甚至出现了“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如今只留下一些遗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少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少林
少林寺、南少林、北少林怎么区别﹖
区别为:建立的时间不同,所在的地区不同。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
南少林的争论中,拥有最多赞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为泉州少林寺,一为莆田少林寺,一为福清少林寺。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其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现尚被研究者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其的确存在;南少林在福建;它留下了不同于北少林的丰富武学。
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崇尚道教,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道教造云子派其徒张志格到处选择观址,最终选中了盘山。之后,道教一行人改名栖云观。
拓展资料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南少林与北少林的区别?-知乎网页链接
南少林正宗还是北少林正宗
二者同出一宗,北少林在先,是北少林僧侣南下创办南少林的。南少林寺在清朝已被清朝镇压毁灭,不复存在。
传说,唐初李世民即位后,反叛路得才等聚众沿海、夜集明散、沦为海盗,闹得沿海一带民不聊生。太宗皇帝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北少林寺昙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对付这群海盗,昙宗便派道广和尚和僧丰、僧满三人带五百僧兵前往福建沿海,平定了海盗,同时在当地广度有情,收下不少大乘禅宗弟子,经太宗皇帝恩准,便在福建莆田九莲山建起了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复明半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强烈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忠义精神,曾受到民众的推崇。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毁;现已重建一新。“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祥地,当时此寺习练少林南拳武风极盛,并广泛流传民间。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在我国已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功已远播五洲,名扬四海。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被清兵焚毁的南少林寺蒙尘近三百年后,其中心寺院林泉院遗址于1986-1988年国家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这座遗址地处莆田北部丘陵山地,隶属莆田县西天镇林山村,南距莆田城区直线约12公里。遗址座落于九莲山(海拔近500米),东、北及东西三面环山,西隔山间小溪与卧佛山(亦称弥勒献图山,海拔570米)相望。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地形地貌酷似嵩山少林寺。这一重大发现在1989年11月福建省武术协会莆田会上书面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年12月3日成立了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开始系统的有组织的研究。
实际上,福建南少林是与北少林嵩山少林寺齐名的南少林流派之代表。根据近年来的一些历史和考古专家发掘研究,确认福建共有三座南少林寺,它们分别为:莆田、泉州、福清三座南少林寺院。其中,创寺最早的莆田南少林寺,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比莆田置县早11年,较嵩山少林寺晚建61年。其次为泉州少林寺,据《晋江县志》与《泉州府记》记载:泉州少林寺建于唐乾符(公元874—879年)中年,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今名“东禅寺”。至于清南少林寺,在一些史书如《八闽通志》、《三山志》以及清乾隆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中虽有记载“福清少林”字样,却无详细的文字记载其创建时间,故此,只能根据在福清南少林寺遗址所挖掘的文物来评估,福清南少林约创建于宋代,至今最少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南少林与北少林的区别哪个更牛逼
北少林在先,是北少林僧侣南下创办南少林的。南少林寺在清朝已被清朝镇压毁灭,不复存在了
南拳北腿我有听说过了,每派功夫都有高手,都有可取之处,没有说谁厉害的,各有千秋吧
少林寺是北少林还是南少林
1、创始人不一样:北少林传说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少林武学的发源地。关于南少林,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
2、创立的时间不一样:北少林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南少林建于南朝初年(公元577年),是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源地。
3、争议不一样:少林寺一般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也就是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南少林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至今尚被研究者争论。
扩展资料:
南少林的历史古迹:
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林泉院的习武之风,缘起于唐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辅公部将路得才聚众东南沿海沦为强盗,夜集明散,弄得民不聊生。
唐太宗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率僧兵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广和尚和僧广、僧满三人带五百僧兵入闽平暴。他们在当地收下不少禅宗弟子,沿海人民挽留这些救难的活菩萨。
北少林的历史古迹:
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为此,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当时,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冠名。而蓟县的北少林寺正是唯一以“北少林寺”冠名的少林寺。
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冠名的。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少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少林
好了,关于南少林与北少林和南少林与北少林在哪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