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蓑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蓑的拼音的知识,包括蓑的拼音组词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孤舟蓑笠翁的拼音怎么写
拼读:gū zhōu suō lì wēng。知毕
出自:《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宴猛陆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赏析: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晌顷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蓑字怎么读
蓑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suō。
基本释义:
一、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二、雨具名。即蓑衣。
1、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2、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3、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4、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蓑衣苫蓑毁御扒雨笠烟蓑绿蓑青笠
一、蓑衣
[suō yī]
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纤昌雨用具。
二、苫蓑
[shān suō]
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
三、雨笠烟蓑
[yǔ lì yān suō]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拆毁,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四、绿蓑青笠
[lǜ suō qīng lì]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蓑字的拼音怎么拼
蓑suō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蓑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五笔86:AYKE
五笔98:AYKE
仓颉:TYWV
笔顺编号:1224125113534
四角号码:447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4D1
基本字义
1.
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衣。~笠。
2.
用草覆盖。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戚宽高”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straw
or
palm-back
rain
cape]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高尺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
1.
用草覆盖;掩
[cover
with
straw]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常用词巧腊组
1.
蓑衣
suōyī
[straw
rain
cape
coat]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渔歌子》
蓑的笔顺怎么写
蓑的笔顺是:横、竖、竖、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搭碰竖提、撇、捺
蓑拼音:suō
释义:
1、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蓑衣;蓑笠。
2、用草覆盖。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知脊谈词:
1、蓑蓑野颂[suō suō]
下垂貌。
2、蓑笠[suō lì]
蓑衣与笠帽。
3、牛蓑[niú suō]
牛衣,指蓑衣。
4、渔蓑[yú suō]
渔人的蓑衣。
5、蓑翁[suō wēng]
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蓑衣的拼音
蓑衣的拼音:[suō yī],蓑衣用草编织成的,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也有用棕叶制作的,称为棕衣。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这种雨具穿在身上劳动十分方便。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化纤产品的出现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转而成为旅游闹山纪念品和室内装饰品。
文化内涵:
蓑衣尽管造型简洁,但赋予的造型以人物外观相对应的形象,蓑衣和斗笠合并使用,立于田间可以驱赶破坏农作物的鸟兽。
在客家,倘若谁家造新房子液虚中,到“上梁”时,正厅中间的“正梁”定会用蓑衣包裹。客家人认为用蓑衣包裹”正梁”,家运定会龙跃腾达。此种情形,蓑衣就不仅誉竖是用以遮风避雨,而是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