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吴三桂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三桂算不算历史罪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吴三桂简介(吴三桂简介内容)做什么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吴三桂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三桂简介内容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吴三桂简介:吴三桂是怎么死的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_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吴三桂简介?
为了国仇家恨,这位15岁就血战救父,又经历了明清松锦大战而崛起的颇具军事天才的青年统帅,用他的机诈权变,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领兵入侵京师,大战山海关。破闯河北,为大清帝国打下了半壁江山,成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
他孝忠于明朝,明朝却灭亡了;想与李自成议和,其家被抄且心爱的女人被李的部下霸占。于走投无路之际选择了“骑墙借兵”,落下“汉奸”的千古骂名,民众基础丧失殆尽。决策上的优柔寡断又使他坐失举兵反清的大好时机;既没能平息他“借兵复明”之说辞所引起的民怨;又没圆就他称帝为王的政治野心。最后在万般无奈中撒手归西
年少时,为一个心爱的姑娘于迷途荒野中陷入蛇嘴虎口;年长后,为了“色甲天下”的名妓陈圆圆,他费尽心机,为享尽其艳情意娇与痴爱,在烽火硝烟的戎马生活中经历了他一生中的三大转折——三投三逆;然而在他称王长江而做着“天子”梦时,陈圆圆却背弃他而遁入了空门
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
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异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本书以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细腻的描写手法,深刻全面地向人们揭示了吴三桂在军事、政治、个人情感生活中为人知和鲜为人知的方方面面。读毕此书,相信你不能不对吴三桂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慨之、怜之、爱之、恨
吴三桂是谁
吴三桂是明朝末年的辽东总兵,清朝初期的平西王。吴三桂,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祖籍南直隶高邮。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吴三桂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_嗣位。
主要影响:在南明政权尚未消灭之前,他与清政府命运相连,必须拼死作战。他在镇守云南后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人物恋情:有一年,吴三桂随祖父到苏州采购绸缎,闲暇时与苏州好友周仝游览太湖。二人正在茶馆品茶,忽见隔岸游艇上有一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吴三桂不觉怦然心动。他问周仝:“这是何方女子,声色超群,令人倾倒?”周仝道:“你有所不知,她叫陈圆圆,是苏州艺美戏班子的当红歌妓,名震江南。”后来吴三桂便开始追求陈圆圆。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吴三桂在哪里登基称帝
1678年(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_继位,退据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_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_嗣位。
吴三桂是怎么死的
吴三桂是病逝的。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热,吴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太医百般调治,终不见效。
吴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孙吴世璠来衡州继位,托付后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皇宫驾崩,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扩展资料吴三桂的恋情
有一年,吴三桂随祖父到苏州采购绸缎,闲暇时与苏州好友周仝游览太湖。二人正在茶馆品茶,忽见隔岸游艇上有一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吴三桂不觉怦然心动。
他问周仝:“这是何方女子,声色超群,令人倾倒?”周仝道:“你有所不知,她叫陈圆圆,是苏州艺美戏班子的当红歌妓,名震江南。”
吴三桂与周仝分别后,心神不定,脑海里总浮现陈圆圆的身影。他无心经商,常借故“与同窗好友相会”,实则跟随艺美班观看演出,以目睹陈圆圆的芳容。陈圆圆每次出场演出,总看见前排座位上有一位英俊青年,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使她六神无主。
她偷偷观看这位青年,仪表堂堂,文质彬彬,从他的衣着打扮看来不像普通人家子弟。后来听老板说,这青年姓吴,叫吴三桂,是将门子弟。陈圆圆每次演出,只要看见吴三桂,便心不由己地暗送秋波。
一日,陈圆圆缷妆后回家,忽听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是吴三桂,她喜出望外,于是放慢了脚步。吴三桂紧走几步,赶上陈圆圆,约她“春来茶馆”叙话。二人来到茶馆就坐,先客套了一番,要了壶茉莉花茶,边品茶边聊天,互诉爱慕之情。
二人难分难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吴三桂说:“我一定要把你赎出来,娶你为妻,永不分离。”陈圆圆说:“我出身贫贱,不配当你的妻子,只要你对我好,能在身边伺候你我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二人海誓山盟,私定终生,只等吴三桂父亲应允,再明媒正娶,接陈圆圆进入吴家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吴三桂简介:吴三桂是怎么死的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吴三桂当过皇帝吗
当过。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
吴三桂,字长伯,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康熙元年,吴三桂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兵马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皇宫驾崩,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清史稿》:三桂白首举事,意上方少,诸王诸将帅佐开国者皆物故,变起且恇扰。及闻上从容指挥,军报迅速,阃外用命,始叹非所料。制胜於庙堂,岂不然欤?上不欲归咎建议撤藩诸臣,三桂等奉诏罢镇,亦必曲意保全之。惜乎三桂等未能喻也!
白话文:三桂开始造反之时,意气风发,诸王诸将领开国者都死亡了,三桂变得恐惧慌张。等到听说皇上从容指挥,军向迅速,命令明智,开始叹息和想象的不一样。在宫廷就获得胜利了,难道不是这样吗?皇上不想归咎于建议撤藩大臣,三桂等奉诏令行事,也一定要刻意保持的。可惜三桂等没能明白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吴三桂
吴三桂的一生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锦州人,祖籍江苏高邮市界首镇六安村,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侯最少年”。中文名:吴三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612年逝世日期:1678年10月2日庙号:周太祖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政权:周年号:昭武目录坎坷生平衡州称帝吴三桂衡阳建都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周王吴三桂政权文县守御所印永历皇帝的绝笔信吴三桂与《圆圆曲》相关诗词喝火令醉高歌冲冠—怒为红颜降清别论“引”清兵入关经过少为人知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客观原因评价《鹿鼎记》中的吴三桂坎坷生平衡州称帝吴三桂衡阳建都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周王吴三桂政权文县守御所印永历皇帝的绝笔信吴三桂与《圆圆曲》相关诗词喝火令醉高歌冲冠—怒为红颜降清别论“引”清兵入关经过少为人知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客观原因评价《鹿鼎记》中的吴三桂展开编辑本段坎坷生平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吴三桂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称衡州为“应天府”,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皇帝冠袍。同年秋在衡州皇宫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衡州,退据贵阳、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几乎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其中一些为躲避诛九族,在贵州、云南部分地区隐居数百年。《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抑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编辑本段衡州称帝吴三桂衡阳建都1678年4月22日,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加冕典礼,定国号为“周”[1]。吴三桂,明崇祯时为辽东总督。李自成攻陷北京,掳去吴三桂爱妾陈园园,“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降清,为建立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下令削藩,降旨令吴三桂归老辽东。吴三桂在云南、贵州兵精将广,俨然小王国,不甘失去到手的大权,便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康熙十三年为“周王”元年,并联合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和各地反清势力起事。康熙十五年(1676)十一月初五,吴三桂率兵经潭州至衡阳,以衡永郴桂道衡州知府衙门(旧衡南县政府所在地)为“行殿”,指挥各路军事。清兵的反击挫败了吴三桂的锋锐,吴三桂为鼓舞士气,挽救危局,稳定军心、民心,于康熙十七年(1678)闰三月初二日筑坛于回雁峰前馒头岭,举行称帝加冕典礼,称“大周昭武皇帝”,定国号为“周”,改元“昭武”,称衡州为“应天府”,改钟鼓楼为“五凤楼”,回雁门为“正阳门”,大街名“棋盘街”等,一切用京城名称,加封文武百官。八月开科录士,录取者60人。建造皇帝宫殿95间,象征九五之尊。然而好梦不长,吴三桂忽患重病,于八月十五日深夜在皇宫死去,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皇孙”吴世璠衡州继位。翌年正月初,臣属们抬着吴三桂的棺材,拥吴世璠离开衡阳,经宝庆入贵州,大元帅马宝留守衡阳。康熙十八年(1679)九月,清军复克衡阳,结束了衡阳作为帝都的短暂历史。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并铸造的「昭武通宝」钱币在漳州诏安发现[2]。这枚古吴三桂政权古铜钱“昭武通宝”[3]铜钱直径3.5厘米,孔径0.8厘米,正反面都是篆体字,正面文字为「昭武通宝」,背面为「壹分」。吴三桂称帝后的「大周」政权铸造了一批「昭武通宝」及「利用通宝」钱币,两钱并行,传世的“昭武通宝”有平钱及壹分钱二种,平钱有篆楷二种,人称“小昭武”。壹分钱人称“大昭武”,存世仅见篆书一种。流通范围为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区。清政府平乱后,严禁「昭武通宝」下令一律收缴,因而「昭武通宝」绝大多数被付之一炬。当地专家称,该钱币在诏安首次发现,对研究当时的衡制、重量、度衡有一定的价值。周王吴三桂政权文县守御所印“文县守御所印”印,印面7.6×7.6cm,通高10cm。[4]文县守御所印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文县守御所印。礼曹造。周五年二月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号”。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叛乱被彻底平定。文县守御所印刻年款为“周五年二月日”,说明此印是吴三桂称周王时颁行的地方官印,印款推行纪年,也表明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之前即有称帝之心。印款编号之大,足见吴三桂当时的影响与号召盛极一时。此印的整体铸造形式与同类的清政府官印基本相同。
OK,关于吴三桂简介和吴三桂算不算历史罪人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