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杏林子的资料的问题,以及和中医杏林图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关于林杏子的资料
林杏子,台湾著名文学家,生前为台湾大学荣誉博士。林杏子一生作品很亩毁多罩尘,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
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林杏子祖籍陕西,在陕西扶风县杏林镇出生,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故以杏林子为笔名。父亲是军人。杏林子在国共内战之时出生,年幼时曾发高烧,之后由父亲背着,在中国西部辗转流连,然后随同国民党撤退往台湾。
林杏子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硬化,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
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
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物耐禅,就绝对不要活了!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她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她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
她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
她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
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
她的很多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
林杏子创造奇迹的力量,源自于她思想的改变,她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她懂得了爱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林杏子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给了她太多的苦难;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生活给了她很多的馈赠,让她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义。
杏林子的生平和事迹
杏林子的生平和事迹:
杏林子1942年祥岩猜4月12日出生,谨型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7课。
曾任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杏林子在62岁时枣戚,被患有精神病的看护工维娜虐待,头部受重伤,因抢救无效死亡。
扩展资料:
由于身体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
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自此杏林子即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
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了她日后尝试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
1961年前后刊于《中央日报》副刊及后杏林子即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亦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子
杏林子的简介50字左右急!!!
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原名刘侠,中国当代女作家。生前曾任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肢梁稿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
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历孝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7课。代表作:《生命生命》。
杏林子在62岁时,被患有精神病的看护工维娜虐待,头部受重伤,因抢救无效死亡。
扩展资料:著作:
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
1976年:《喜乐年年》。
1977年:《生之歌》。
1979年:《杏林小记》。
1981年:《生命颂》。
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
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
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
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
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
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
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22种宝典》。渣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子
杏林子的简介
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原名刘侠,中国当代女作家。
生前曾任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谨孝掘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
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7课,代表作:《生命生命》。
杏林子在62岁时,被患有精神病的看护工维娜虐待,头部受重伤,因抢救无效死亡。
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慎春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逝去十多年,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扩展资料:
个人贡献
伊甸残障基金会:在台湾,杏林子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台湾作家杏林子两部散文集出版生前高位截瘫
台湾作家杏林子,两部散文集出版
华文天下出版了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两部经典作品《生之歌》《生之颂》。作者生前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患者,多年靠仅能动的两个手指写作,她的作品透着质杯的美和单纯的爱,引人向善,字里行间透着浓厚的博爱情怀。
杏林子在小学毕业前夕便因病辍学,但她数十年来坚持自修,终于成为台湾文坛上的知名作家。在生病后期,杏林子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在病中撰写了200出剧本、数十本散文、两本传记和数本小说。
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语》《北极第一家》《行到水穷处》等,残而不废祥核的她,用文字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杏林子不但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还曾获得“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并当选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杏林子的书文字简洁,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珍贵。
《生之歌》收录百篇精致散文,作者希望借此书鼓舞在黑暗中挣扎的心灵,帮助迷茫者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生之颂》分四章,收录了五十篇精美散文,每一篇都附有对生命美好的真诚赞美诗,引导读者对生命有全新体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子
谁知道杏林子的资料
杏林子简介
本名:刘侠
笔名:杏林子
1942年2月
出生于西安
...
1954年春
忽感左肩疼痛,不久转至左脚,脚肿若面包,修学在家,7月诊断为罕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当天正是我国对日抗战纪念日,在刘侠的生命史上,也展开一场与病魔无止境的奋战。
1954年-1956年
医院进进出出,西医无效,再看中医,中医无效,又回头找西医。父母爱女心切,因此只要别人介绍哪位医生高明,就赶快请来治疗。哪位药方有效,就立即买来服用。举凡各种膏、丸、汤、散,什麽扎金针、拔火灌、烟熏、活烤、水蒸、种胎盘、吃洋虫、用牛尿洗澡、甚至请原住民的巫医诊治……,真可说洋洋大观,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比之古代神农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1957年秋
战况激烈,节节败退,关节一个个失陷,、心情恶劣无以复加,每日以泪洗面,深感生不如死。就在人生最绝望之际,有一美国传教师,道维伯牧师到住家附近布道,母亲率先信主,随后,弟源毕逗弟妹妹及刘侠一并於10月6日受洗信主。日后刘侠常邀功说:「我一人生病,让全家人的灵魂得救,岂不该好好谢我?」
1958年春
受洗之初,对上帝懵懂无知,只不过有如溺水的人求救,倘若当时有人向她传「白莲教」,她也会相信。故可以说,是上帝先拣选了她,要在她身上成就神的计划。
1958年夏
认识一位警备总部图书馆的沈振宇大哥,有系统地介绍刘侠欣赏中外名著,自此视野大开,心智大启。开始报名参加「中华文艺函授学校」,学习写作,每天并按时收听教育电台齐铁很老师的「古今文选」,人生有了方向和目标,渐忘病痛之苦。
......
1961年1964年
读而后写,写而后投,每日读读写写,其乐无穷,偶有小稿发表,更增信心,特别是有银子进帐,零用钱不必向父母伸手,更觉上帝之可爱也!
......
1965年冬
参加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及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残障儿童,前后约两年半时间,辅导一百馀位。在孩子身上更看见上帝创造生命之美善,不在外表,而在他的内心。
......
1968年夏
忧心父亲,宿疾复发,只得离开辅导工作,重新被挂上阵,与病作战。好在信主多年,有上帝为膀臂,渐渐接受复发的事实。转而将全副精神放在写作上!此时创作均为剧本,稿酬甚高,以致为弟妹取笑为「印钞票」。
1970年夏
住院时,亲眼目睹邻床一位吴妈妈死亡,顿觉生命无常,唯有神的救恩是永远的,遂立志将笔奉献给上帝,以传福音为终生志业。
1971年— 1976年
为剧本创作高峰期,前后撰写各类剧本约五十馀出。出版见证集「喜乐年年」。编写大型舞台剧「囚」於香港、星马等地演出四十馀场。
1977年
撰写励志小品「生之歌」,作为母亲六十岁生日礼,出版后风行一时,并被港台星等地编入国小及国中教材。
1978年
「生之歌」荣获第二届基督教文艺奖。
出版「杏林小记」。
1980年山月
不小心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自认可当选「十大杰出女病人」,
此时,神呼召出来为一百万残障同胞服务。深感使命重大,犹豫不决。同月,「杏林小记」为读者文摘选为书摘,成为当月最畅销书。
随后出版「北极第一家」。
1981年秋
贺老父七十大寿,出版「生命颂」(后改名「生之颂」)。
1982年春
神的呼召越来越清楚,并以经句「你有了今日的名份,焉知不是为了你的同胞?」,遂和陈俊良、谢才智、范振蕙、陆国楝等筹备「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
......
1993年
咳嗽再度转剧,再次急诊入院,医生强迫每晚必须戴呼吸器睡觉,惟恐就此不声不响告别也!.据医生说,此一病例,翻遍近十年医学文献,均无前例可循
......
1994年春
患病整整四十周年,於台北怀恩堂举办生病四十周年感思礼拜“生之喜宴”,当天大雨倾盆,赶来祝贺之贵宾一千馀位,将怀恩堂挤得水泄不通。一般人常为生日或其他喜事庆贺,没听说为生病庆贺,想当然尔,病了四十年还不雹卖死,且越活越喜乐,对生命充满感谢与赞美,理当庆贺也。
香港宣道出版社为庆贺杏林子生病40周年,出版「杏林子作品精选二、三」。
撰写一系列寓言小故事于联合报副刊刊出,甚受读者欢迎,后结集为「现代寓言写给成人的童话」,由水数陆墨画家杨汉宗先生插图。
1995年
怀念父亲,撰写一系列有关父亲的趣闻,发表于皇冠杂志,并结集为「阿丹老爸」
......
2OO2年
「好小子乔比」於圆神出版。为刘侠第一本图画书,由闲云野鹤插图。创作儿童作品十分愉快,很久没有享受到如此快乐的创作过程,只是后来邀请插画家绘画时,充份领略到艺术家的个性。文章早已写好,十几幅插画,整整花了一年,可见其磨人之处。
身体状况,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回忆录总算完工大吉!
2003年
二月七日凌晨三时许印佣VINA突然精神异常,殴打成伤紧急住进三军总医院,造成轰动。
二月八日晨间四点四十一分因心室震颤,经抢救无效,辞世,享年六十一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