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履霜坚冰至的一些知识点,和履霜坚冰至是吉还是凶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履霜坚冰至”什么意思
“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坤》,原文: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译文: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
扩展资料:
“履霜坚冰至”引申的成语有履霜知冰、履霜之渐、履霜坚冰、履霜之戒。
1、履霜知冰,读音是lǚ shuāng zhī bīng,解释是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2、履霜之渐,读音是lǚ shuāng zhī jiàn。意思踩着霜就知道严冬快要来临。比喻事情的发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3、履霜坚冰,读音是lǚ shuāng jiān bīng。意思踩着霜就知道严冬快要来临。比喻看到事物苗头就对其发展有所警戒。复句式;作谓语、定语。
4、履霜之戒,读音是lǚ shuāng zhī jiè,意思是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偏正式,作宾语。
如何解读『履霜,坚冰至』这句话
履霜坚冰意思是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
履霜坚冰,汉语成语,拼音是lǚ shuāng jiān bīng,意思是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出自《易·坤》。
造句:
1、而示以履霜坚冰之渐,教以前车覆辙之鉴也。
2、一则只顾个人,一则全为大众,距离稍异,总账则悬殊实甚,真可谓履霜坚冰,其来有自了。
履霜坚冰至,什么意思
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
“履霜,坚冰至”是《周易》坤卦初六的爻辞,《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见微知著的思维方式,蕴含着生活哲理,即通过细枝末节和事物的发展规律,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
坤卦展示像“坤”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形象说明当前主客关系状态。相对于人所在位置来说,地是静止的,代表当前关系是静止状态,变化较少;地是广大的,地上万物生长,象征当前关系比较宽松而悠闲。
扩展资料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一般认为《周易》形成于秦汉时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周易》主要有八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这是《易经》坤卦初六之词。
在这一卦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说的是认了这命,但是却又要顺着这道,大胆面对,勇于解难、随之而来的坚冰的现实。做到不怕,不逃,不伤,那就有所信心和希望。
潜龙勿用 履霜坚冰至 人各有志什么意思
潜龙勿用:作为一个成语,出自《易经》第一卦乾卦的象辞,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后用为武功的一种掌功,
谢霆锋的单曲也用了这个名字。
《易经》
第一卦
乾
初九:潜龙,勿用。
《文言》云:“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崔憬曰:“九者,老阳之数,动之所占,故阳称焉。潜,隐也。龙下隐地,潜德不彰,是以君子韬光待时,未成其行。故曰‘勿用’。”
以上解释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说乾卦的初九爻是指要象潜藏的龙那样不要有所施为。
关于履霜坚冰至,履霜坚冰至是吉还是凶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