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指北针用法,以及指北针怎么看方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指北针的用法指北针如何保养
指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指北针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指北针的用法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将依据登健行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
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
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
二、根据所在地的情况,适当修正磁偏角度。
目标方位角
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后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
指北针的维护保养1、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要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擦。
4、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指北针可帮助寻找方向沿道路行进时
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判明是从哪里开始发生的错误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后根据情况另选迂回的道路前进。如果错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进。
越野行进时
应尽早停止行进,标定地图后选择最适用的方法确定站立点,然后尽量取捷径插到原来的正确路线上去,不得已时再返回原路。
在山林地中行进时
根据错过的基本方向,大概距离,找出最近的那个开始发生偏差的地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出站立点的概略位置。如果错得太远,确定不了站立点,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图上看一看,迷失地区附近是否有较大型或较突出的明显地形(最好是线状的),如果有,就要果断地放弃原行进方向向它靠拢,并利用它确定站立点。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继续按原定方向前进,待途中遇到能够确定站立点的机会后,再迅速取捷径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进,最忌讳在尚末查明差错程度和正确的行进方向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匆忙而轻易地取“捷径”斜插,这样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军用指南针是怎样使用的(使用方法)
1、首先,展开指北针,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与方向指标相对正,将平视镜斜放(45°)单眼通过准星瞄向目标,从平视镜反射看到磁针N极所对反字表牌上方位分划,既可读出目标方位角,然后用右手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与磁针N极对准。
2,其次,展开指北针,转动方位框,使方位框上的刻度线字与方向指标对准(注意磁偏角的修正),将指北针平放在地图上,准星一端朝向地图北极,使坐标梯尺长与地图磁子午线相切,转动地图使磁针N极对准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此时地图即已标定。
3,然后,展开指北针于地图上,使测绘尺经过的图上本人立足点与行军目标,这时方向指标即指应行进的方向。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S、N)方向与地图上的(S、N)方向一致,然后记下方向指标所指方位角读数。
4,最后,已知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l.行军时间计算: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
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间表便按照l: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侧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恻表,逆时针读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
若为在l∶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量得里程,则用手指轻按测轮,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
例如:在1:50000比例图上量得距离为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间。首先将指针拨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若规定的速度为表上没有显示之速度,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
如每小时行军速度为5公里,量得里程为30公里,求时间,便可读: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将得数乘3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用罗盘
80式军用指北针的用法介绍
以判定方位、标定地图、指示目标等。
例一: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打开指北针,使壳盖至最大位置,将指北针托平,(单眼紧贴瞄准器)调整瞄准器的角度,使透过放大镜能清晰地看清方位指标线及所对应的分划值。瞄准时通过瞄准器上的长缝和瞄准线瞄准目标,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的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
例二:标定地图——使地图上北方与现地正北方向一致。展平地图,将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与地图上磁北方向线(即地图中pp’虚线)密合,此时坐标梯尺始端应指向地图下方,转动地图,使指北方位指标线对应值指示为零。此时地图即已标定。
例三:利用地图量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例二方法先将地图标定,使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通过站立点和目标两点或这两点之延长线,坐标梯尺的始端应指向站立点。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之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①已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之间的距离。根据目标间隔在瞄准玻璃上所占的大小,可按10:1的比例公式或密位公式来估算距离。比例公式:
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目标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10
密位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目标所占的密位数×1000
例四:已知前方目标高压电杆之间隔为50米,电杆高为8米,试用比例测距两种方法,估测目标至站立点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使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对准,将瞄准器置于垂直位置。用单眼紧贴瞄准器长槽通过瞄准玻璃上的分划线观察目标。如图一所示,测得两电杆之间隔(50米)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为1·25,通过比例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 50- 1.25:10=400米
如图二所示,测得电杆之高(8米)占密位分划线两小格(20密位),通过密位公式可求得:
立足点至叫杆的距离= 8 20×1000=400米
②未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
例五:如图三所示,在河彼岸有敌阵地新建暗堡,估测暗堡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测得目标至站立点的磁方位为45—20密位,在垂直于目标的方向寻找一辅助点,使目标至辅助点的磁方位角之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1—00密位,例向右当测得辅助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为44—20密位。此时用步测法或其它方法,若测得辅助点到立足点的距离为40米,则站立点到目标的距离为其十倍,即400米。
注:按上述方法测距,如再减少5%、如400米-400×5%=380米,此时测距精度能提高到2%左右。用俯仰瞄准器直接瞄准目标,来测量站立点至目标的俯角或仰角。还可以将指北针的坐标梯尺(长尺)朝下,使之处于水平位置。
例六:测量站立点至山坡目标之仰角。
手拿指北针,用中指压下按键,同时通过俯仰瞄准器瞄准目标,待3—5秒钟以后,中指脱开按键,锁紧机构即将被测角度锁定。通过俯仰放大镜即可读取所测得的仰角,指示为30`。不同比例尺之地图,其方里网边长及实地距离之关系,及计算公式:
地图比例尺方里网边长相当于实地距离
1:25,000 4厘米 1公里
1:50,000 2厘米 1公里
1:100,000 2厘米 2公里
量得毫米数 4
1:25,000地图:距离=×100(公尺)
量得毫米数 4
1:50,000地图:距离=×100(公尺 1:100,000地图:距离=量得毫米
数×100(公尺)
例七:量测地图上甲乙两地之直线距离。(地图比例尺1:50,000)将坐标梯尺始端对准甲地,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长度为68毫米。代入公式:
距离=×100=3400米则甲乙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400米
例八:量测沿某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行军路程。(地图比例尺1:50000)转动里程轮,消除其空迥,使里程表针的指示为零,然后使里程轮沿公路滚动到乙地(注意里程轮只能滚动不能滑动)。翻转指北针,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在1:50000里程表分划圈上读数,若里程表针指示为25,则该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路程为25公里。说明:此法不适用于地势有起伏的地区。量读要领:长边压横线、短边通过点,公里数在前,尾数看尺边,先报坐标,后报横坐标。
例九:如图四所示,量测1:50000地图上、“p”点的精确坐标。
(1)先查出“p”点的坐标为83、50。将坐标梯尺长边与83坐标横线密合,使短尺通过“p”点。
(2)先后读得短边为8毫米,长边为13毫米。代入公式:距离量得毫米数2短边为400公尺,长边为650公尺,分别加到所对应的公里数后面。
(3)“p”点的精确坐标为83400(纵),50650(横)。
定向指北针如何使用
指南针在中国准确说应该叫指北针,在南半球才会叫指南针。基本用法介绍 1.测方位角:以判定方位、标定地图、指示目标等。例一: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打开指北针,使壳盖至最大位置,将指北针托平,(单眼紧贴瞄准器)调整瞄准器的角度,使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的看清方位指标线及所对应的分划值。瞄准时通过瞄准器上的长缝和瞄准线瞄准目标,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的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例二:标定地图—使地图上北方与现地正北方向一致。展平地图,将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与地图上磁北方向线(即地图中的PP'虚线)密合,此时坐标梯尺始端应指向地图下方,转动地图,使指北针方位指标线对应值指示为零。此时地图即已标定。例三:利用地图量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按例二方法先将地图标定,使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通过站立点和目标两点或这两点延长线,坐标梯尺的始端应指向站立点。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之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 2.估测距离:①已知北侧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目标间隔在瞄准玻璃上所占的大小,可按10:1的比例公式或密位公式来估算距离。比例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x 10/目标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密位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x 1000/目标所占的密位数例四:已知前方目标高压电杆之间隔为50米,电杆高为8米,试用比例测距或密位测距两种方法,估测目标至站立点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使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对准,将瞄准器置于垂直位置,用单眼紧贴瞄准器长槽,通过瞄准玻璃上的分划线观察目标。测得两电杆之间隔(50米)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为1.25,通过比例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50X10/1.25=400米测的电杆之高(8米)占密位分划线两小格(20密位),通过密位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8X1000/20=400米②未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例五:在河彼岸有敌阵地新建暗堡,估测暗堡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测的目标至站立点的磁方位角为45—20密位,在垂直于目标的方向寻找一辅助点,使目标至辅助点的磁方位角之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1—00密位,例向右当测得辅助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为44—20密位。此时用步测法或其他方法,若测得辅助点到立足点的距离为40米,则站立点到目标的距离为其十倍,即400米。注:按上述方法测距,如再减少5%、如400米-400X5%=380米,此时测距精度能提高2%左右。 3.测俯仰角及校准水平:用俯仰瞄准器直接瞄准目标,来测量站立点至目标的俯角或仰角。还可以将指北针的坐标梯尺(长尺)朝下,立于某一平面上,测量该平面倾斜的角度,或校准该平面,使之处于水平位置。例六:测量站立点至山坡目标之仰角。手拿指北针,用中指压下按键,同时通过俯仰瞄准器瞄准目标,待3-5秒钟以后,中指脱开按键,锁紧机构即将被测角度锁定。通过俯仰放大镜即可读取所测得的仰角,指示为30o。则站立点至该山坡目标的仰角为30o。 4.量测地图上任意两点之里程:不同比例尺之地图,其方里网边长及实地距离之关系,及计算公式: 1:25,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4(公尺) 1:50,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2(公尺) 1:100,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公尺)例七:量测地图上的甲乙两地之直线距离。(地图比例尺1:50,000)将坐标梯尺始端对准甲地,量的甲乙两地间的长度为68毫米。代入公式距离=68x100/2=3400米责甲乙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400米。例八:量测沿某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行军路程。(地图比例尺1:50000)转动里程轮,消除其空迥,使里程表针的指示为零,然后是令程轮沿公路滚动到乙地(注意里程轮只能滚动不能滑动)。翻转指北针,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在1:50000里程表分划圈上读数,若里程表针指示为25,则该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路程为25公里。说明:此法不适用于地势有起伏的地区。 5.量测地图上某点的坐标:量读要领:长边压横线、短边通过点,公里数在前,尾数看尺边,先报纵坐标,后报横坐标。例九:量测1:50000地图上、“p”点的精确坐标。(1)先查出“p”点的坐标为83、50。将坐标梯尺长边与83坐标横线密合,使短尺通过“p”点。(2)先后读得短边为8毫米,长边为13毫米。带入公式: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2短边为400公尺,长边为650公尺,分别夹道所对应的公里数后面。(3)“p”点的精确坐标为83400(纵),50650(横)。
指北针怎么用
指北针怎么使用
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后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供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
指北针怎么用?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北针
指北针是登山健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地球磁场作用,指示北方方位,它必须配合地图寻球相对位置才能明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目前市场所售的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将依据登山健行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
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后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
实地定位
运用地图与指北针的主要目地就是使用者要了解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位置与地形变化并能标示于地图。
地图与指北针的使用
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
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于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
这种军用指北针怎么使用?
当过侦察兵的都知道,指北针除了指示方向外,更主要的是与大比例尺地图、三角战术尺配合,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找到最佳的行进路线或目标位置。
首先,确定地磁北,然后调整地图与使得“图北”与“地磁北”一致;然后,利用明显独立物做判图作业,用后方交会法确定位置。再根据《预先预案》完善下步行动方向或目标。
使用指北针时,要将水准气泡居中,远离川铁等金属(矿脉)确保指示精度;然后水平转动米位(360°=6000米位)刻度盘,使指针与地磁北方向一致,余下按任务需要操作就可以了。
指北针怎么使用是正确方法?
指北针不但能给东西南北方向,还能告诉你到目标的距离。
工厂在设计制造指北针时,就已经考虑到用它测量距离的问题了。打开指北针,你马上就能发现有准星、照门。准星座两侧尖端的宽度恰好是准星座到照门距离的十分之一。准星座就是估计判定距离的,所以叫“距离估定器”。
测量距离时,将指北针放平,用右眼通过照门、准星观察目标,记住距离估定器照准现地的宽度,然后目测现地的宽度,并将该宽度乘以10,就是到目标的距离。若目标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准,则应乘以20。
例如,测得敌坦克约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敌坦克长约7米,则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离为:7米×20=140米。
指北针巧用方法
指北针不但能给东西南北方向,还能告诉你到目标的距离。
工厂在设计制造指北针时,就已经考虑到用它测量距离的问题了。打开指北针,你马上就能发现有准星、照门。准星座两侧尖端的宽度恰好是准星座到照门距离的十分之一。准星座就是估计判定距离的,所以叫“距离估定器”。
测量距离时,将指北针放平,用右眼通过照门、准星观察目标,记住距离估定器照准现地的宽度,然后目测现地的宽度,并将该宽度乘以10,就是到目标的距离。若目标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准,则应乘以20。
例如,测得敌坦克约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敌坦克长约7米,则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离为:7米×20=140米。
指北针具体怎么用
62式军用指北针是我军正式列装的军事装备,它性能可靠,指示精确,适合在任何环境下进行作业。正因为是装备,所以是不允许出售的。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军用批北针大多是假货,它的仿真度也很高,但使用起来却是故障百出,尤其是在恶劣气候环境下更是不能使用。当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偷盗、抢劫、诈骗等手段得到真货,拿到市场上出售,但那是违法物品,无论是卖不是买都是违法的。但是有很多军用装备都有一个民用版的,所以你可以放心。
指北针有什么用途?
指北针的使用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几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
:
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在迷失方向的地方,通过指北针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地图的上方对向所在地的北方,根据地图标定,确定所处位置和方向。这种方法简便迅速,是户外运动中最常用的方法。
2.利用磁北线(MN线)标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针圆盒内的定向箭头“↑”朝向地图上方,并使箭头两侧的平行线与越野图上的磁北线重合(或平行),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正磁北方向,地图北方得到正确标定。
3.利用直长地物标定:
利用直长地物(如道路、土垣、沟渠、高压线等)标定地图,首先应在图上找到这段直长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与现地各地形点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直长地物与现地的直长地物方向一致,地图北方得到正确标定。
4.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地图:
当你位于明显地形点上,并已从图上找到该地形点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点)时,可以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地图。方法是:先选择一个图上与现地都有的远方明显地形点(目标),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与现地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相重合,地图北方得到正确标定。
指北针的用途:
在山林地中行进时:
根据错过的基本方向,大概距离,找出最近的那个开始发生偏差的地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出站立点的概略位置。如果错得太远,确定不了站立点,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图上看一看,迷失地区附近是否有较大型或较突出的明显地形(最好是线状的),如果有,就要果断地放弃原行进方向向它靠拢,并利用它确定站立点。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继续按原定方向前进,待途中遇到能够确定站立点的机会后,再迅速取捷径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进,最忌讳在尚末查明差错程度和正确的行进方向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匆忙而轻易地取“捷径”斜插,这样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沿道路行进时:
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判明是从哪里开始发生的错误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后根据情况另选迂回的道路前进。如果错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进。
越野行进时:
应尽早停止行进,标定地图后选择最适用的方法确定站立点,然后尽量取捷径插到原来的正确路线上去,不得已时再返回原路。
用法:常用的80式指北针装有罗盘、距离估定器、里程机构、俯仰机构及座标梯尺等。具有测定方位、距离、俯仰角、地图上的里程、座标及绘制简单地图之功用。本指北针方位及俯仰测量涂有夜光标志,以供夜间作业使用。方位测量机构:由软盘、方位框、瞄准器及瞄准玻璃等组成。方位分划外圈为60-00密位分划制,单位为0-50密位;内圈为360`分划制,单位为5`。方位指示精度为0-25密位。距离估定器:由瞄准器及瞄准玻璃等组成。瞄准玻璃上刻有距离估定线及密位分划线。当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相对准,瞄准器处于垂直位置时,距离估定线与瞄准器组成10:1之比例测距估定器;密位分划线与瞄准器组成密位测距估定器。距离估定器的测距精度为5%。俯仰角测量机构:由俯仰瞄准器、俯仰摆及锁紧机构等组成。其量程为--+90`、单位为5`。俯仰角测量精度为2·5`。4、里程测量机耽:由里程轮、里程表、里程表针及齿轮系等组成。里程表有1:;1:;1:三种分划,单位为公里。里程测量精度这2%。5座标梯尺:由相互垂直的两组测尺组成。长尺80mm;短尺20mm。单位1mm。座标梯尺测量精度为0·5mm。
下面是80式指北针的说明书:(供大家使用时参考)
一、用......
请问这种美式军事指北针怎么用啊?
建议使用一般指南针,这种更多是服务于军事用途不实用,以下是详细说明
1.测方位角:
展开指北针,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与方向指标相对正,将平视镜斜放(45°)单眼通过准星瞄向目标,从平视镜反射看到磁针N极所对反字表牌上方位分划,既可读出目标方位角,然后用右手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与磁针N极对准,此时方向指标与方位玻璃刻度线所夹之角即为目标方位角(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打开指北针,标定好地图(测距时可不标定地图),在图上基准点处插一扎针,转动指北针,使侧尺边切于目标点,即可判读出基准点至目标点的方位角。
2.标定地图:
展开指北针,转动方位框,使方位框上的刻度线字与方向指标对准(注意磁偏角的修正),将指北针平放在地图上,准星一端朝向地图北极,使座标梯尺长与地图磁子午线相切,转动地图使磁针N极对准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此时地图即已标定。
3.求向掩蔽目标行进的行军方向:
展开指北针于地图上,使测绘尺经过的图上本人立足点与行军目标,这时方向指标即指应行进的方向。转动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S、N)方向与地图上的(S、N)方向一致,然后记下方向指标所指方位角读数,面对方向指标拿起指北针旋转身体,使磁针N极与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线对准,此时通过准星照门向前对准,在此对准线上的各物体(如树林、房屋等)都可作为行军方向的辅助目标,认清辅助目标后即可对之前进。将指北针关闭装入袋内,但勿转动方位框,到达辅助目标后即可再找一新辅助目标继续前进,直到目的地为止,沿途应经常检查方向读数。
4.已知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
①通过照门和准星左右两尖端瞄准目标,根据目标的间隔所占准星左右两尖端间宽度的倍数,按10:1的比例公式估算目标的距离。
目标与站立点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x10/目标间隔占准星两尖端宽度的倍数
例:前方有一公路与我方阵地平行,求公路与阵地的距离。
沿公路有电杆,杆间距离为50米,用距离估定器测得左右两尖端有电杆5根,即每两杆间隔占左右两尖端间距离的1/4倍。根据比例公式求得:
公路与阵地间距离=50x10x4=2000米
②利用辅助点求目标的距离
用照门准星瞄准目标,转动方位框使刻度线对正磁针N极,记下方向指标所指示的方位角读数。然后向左或右转一直角方向(即与原方位读数相差15-00)寻找一辅助点,用步测法或其他方法,测出辅助点至站立点的距离。在辅助点再用指北针通过照门准星对准原目标,同样转动方位框使刻度线对准磁针N极,记下方向指标所指读数。根据前后两次方向角读数之差与站立点至辅助点的距离,查附表二可得目标距离。
如果以上两次方向角读数之差为7-50(即45°时),则目标距离等于站立点至辅助点的距离。
5.测俯仰角:
将靠面朝下,用照门准星瞄准目标,通过平视镜反射出俯仰角的读数;或将靠面立于某一平面上,测量该平面倾斜的角度。
6.测量高度:
利用地图和高度表测量高度。从地图上查得站立点至目标的水平距离,再用指北针测得俯仰度数,通过高度表查出高度,也可用三角函数算出。例:求山底至山顶的高度。
从地图上查出山顶与站立点的水平距离为100米,用指北针测得山顶仰角为40°,然后查高度表在100米处对照40°,可得高度为83.91米。
7.测地图上任意两点间的里程:
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方里网边长及实地距离关系计算公式
1:25000地图:距离=(量得毫米数/4)X100(米)
1:50000地图:距离=(量得毫米数/2) X100(米)
1:100000地图:距......
OK,关于指北针用法和指北针怎么看方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