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台风命名规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台风命名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如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怎样的
台风命名法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又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1、制定:
给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是,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2、使用规则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WMO提出上诉,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同时也避免与其同名的台风混淆。
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空缺的名称一般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3、台风命名一览表
台风命名规则是什么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或其他在地近义字。
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扩展资料: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1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级,(10.8~17.1 m/s);
2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级,(17.2~24.4m/s);
3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级,(24.5~32.6m/s);
4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5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6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风
台风除名规则是什么
台风造成损失严重的会被除名。
一般情况下,台风会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台风的命名方法
台风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
世界气象组织飓风命名规则
飓风的命名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不一样。西太的台风是由日本气象厅负责命名。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的飓风由NHC(国家飓风中心)负责命名,而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的飓风命名表不一样的;中太平洋的飓风命名由CPHC(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负责命名,也有自己的命名表,这里的CPHC和NHC都是NOAA(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的下属机构,还有一个机构是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对全球的热带扰动进行分级。
此外BOM(澳大利亚政府气象局)下辖四个为热带气旋发报的机构,分别位于珀斯(PERTH)、达尔文(DARWIN)、布里斯本(BRISBANE)和墨尔本(MELBOURNE)。负责东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每个机构负责的区域内的热带气旋命名表不一样。
北印度洋由印度气象部门负责命名。
西南印度洋由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岛)负责命名。
http://www.01hr.com/wenzhang/1538023.htm
和http://club.weather.com.cn/thread-784-1-8.html可供参考具体的命名表和负责区域。
关于本次台风命名规则和台风命名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