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杨绛先生称谓的问题,以及和先生的另一半称谓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女作家杨绛为什么不被称为女士而被称为先生
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先生,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指先出生,《尔雅》说,“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后“先生”便引申为长者、长辈。在古代,年长往往又意味着经验与知识比较丰富,因此人们又用“先生”来敬称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士
近代以来,不少有名望的女性都被尊称为“先生”,如宋庆龄女士、冰心女士。
杨绛当然完全担当得起“先生”的敬称,不仅因为她高寿,也不仅因为她在文化界的成就与地位;从其家世、家学渊源来看,她成为“先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先生”在大部分时候默认的是男性的代称,但也可以用来称呼女性。民国时代女性开始解放,有女性当了教师,大众也谓之“女先生”。
杨绛为什么被称为先生
被称作“先生”的女性,一般来说都有如下特征:
1、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2、享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崇高的社会威望,相应的,年纪也都比较大;
3、常常从事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工作。
杨绛女士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完全符合上述三个特点,所以后人都尊称杨绛为“先生”。被尊称为“先生”的女性除了杨绛之外,还有宋庆龄、何香凝(生于1878年)、许广平(生于1898年)、冰心(生于1900年)等。
杨绛是女性,为什么叫她杨绛先生
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对有一定地位和学识的人可以称为先生。这里的先生并没有性别的限制,因此杨绛可被称作为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荫杭之女,钱钟书之妻,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高龄仍成书《走到人生边上》。钱钟书曾给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后人对杨绛先生的评价: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这些散文是我上中国当代文学史课时必讲的篇目。我常对学生们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面对宿命更具一种从容、旷达的姿态”。
哲学家周国平评价杨绛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专家杨绛的同事郑土生在杨绛百岁生日时献诗《寿星颂》:“静观兴衰具慧眼,看透美丑总无言。才识学德传五洲,崇高心灵享永年。
“杨绛先生”的称呼合适吗
著名学者、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许多人觉得奇怪,杨绛是位女士啊,为什么大家都称她为杨绛先生?
简单说,“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
也就是说,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
称德高望重的女性为“先生”合适吗?
据“壹读的博客”梳理:
“先生”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时“先生”还不是个独立的词。之后,“先生”的意思成了“在前面出生”的意思。《尔雅·释亲》中提到:“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再后来,“先生”就逐渐变成代指年长于自己的长辈了,而且尤其指男性。
由于德行好、品格高、有知识的长辈,会承担教育后辈的职责,于是“先生”自然而然演变出了“老师”的含义,也成了对知识阶层的尊称。战国时代的士,就接受了“先生”这样的敬称。
除了受人尊敬的师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先生”逐渐被用于某些高深莫测的职业。在老百姓眼中,这些职业跟读书识字一样高深莫测,所以称为“先生”也顺理成章。
元代一度用“先生”称呼道士。比如在许多元曲中,铁拐李叫“先生”或者“卖卦先生”。明清时期,所有看相问卜测风水的都叫“先生”。
另外,说书、唱大鼓的也是“先生”,如果是女性的艺人,就叫“女先生”。
到清末,上海一带的高级妓女也叫“先生”,因为她们有一定文化,而且会弹琴唱歌等技艺。
之后西风东渐,在对男性的尊称上引进了西方经验,把mister翻译做“密斯脱”或“密斯忒”。比如民国时期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就把福尔摩斯称为“密斯忒歇洛克福尔摩斯”。与之相应的,“先生”一词也就在含义上逐渐被英语意义所同化。包括“先生”本来没有“丈夫”的意思,也随着mister有了。
语言内涵就是这样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比如大人,原先指王公贵族,后来也用于称呼父母,再后来用来称呼上级官员,再后来指成年人。
再比如“师父”。一般师父就是指男性,师父的妻子叫“师母”。但是假如你恰好拜了女性为师,还是要叫“师父”。还没少一条胳膊的杨过就说:“我师父是个女子,她相貌既美,武功又高,可不许旁人提她的名字。”
“先生”从什么时候用来称呼女性?
虽然
杨绛是女的,为何称为杨先生
先生是一种性别的称呼,所有的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就像所有的女性都可以被称为女士一样。先生的字面意思理解在古代是指的老师,是一种尊称。在文坛被称为先生,是一种尊称,与性别无关。
先生这个词,不仅仅是造诣上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亲切、低调、正直、谦逊等等让人在成名之后难能可贵的的品性。称杨绛为先生,是一种对她的文学成就的瞻仰和认可,在那个时代有特殊贡献和成就的女性才能被称为先生,无关乎性别,更是对她的品性的赞赏。
扩展资料: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去世了。有人感叹,她与丈夫、女儿“我们仨”终于得以在天上团圆。对于这位受人尊敬的学者,她不仅在成名之后在文学、翻译领域多有贡献,在幼年、求学时期即已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现。
1911年,杨绛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杨荫杭是江浙闻名的大律师。从小她嗜书成命,中英文书都拿来看。幼年时期,杨绛的生活不算十分安定,在十来年的时间内先后随家迁居北京、苏州、杭州、上海等地。
虽然频频搬家,时局也颇为动荡,但这并没有太影响到杨绛的学业。1924年,她在振华女校上学,次年即跳一级,杨绛回忆,学校是六年制,初、高中各三年,“校长王季玉先生向我说明:我是五年修毕六年功课,因为我太不用功”。
1932年,杨绛决计投考清华研究院外语系,并在钱锺书指点下补习外文系功课。在得到“需考三门外语的消息后”,多年自习法语的杨绛又开始自习德语,三个月后,虽然有些勉强,但已经可以读原版《茵梦湖》。
在东吴大学读书,杨绛拿到了金钥匙奖;在清华大学读书,她又拿到了清华优秀生奖:每月奖学金20元,学期开始之月为30元。而当时女生饭堂包饭每月不过7元。在年近五旬的时候,她为了翻译《堂吉诃德》,又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每日坚持,至1962年已能读懂比较艰深的文章了。
学业有成,杨绛与钱锺书的美满婚姻也一直受人称道,她将第一次见到钱锺书的情形记录了下来。那时,杨绛和学友孙君一起去清华大学访友,先找到了女生宿舍“古月堂”。
之后,杨绛便在古月堂门口第一次见到了钱锺书——正是孙君的表兄。她写道:“偶然相逢,却好像姻缘前定。我们都很珍重那一次见面,因为我和他相见之前,从没和任何人谈过恋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绛先生离世一周年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绛
关于杨绛先生称谓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