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目录一览:
- 1、下雨量怎么计算?
- 2、降水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3、降水量如何计算?
下雨量怎么计算?
量杯的直径为4cm,它和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数值就可读出当天的降雨量。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相应时段内的降雨量。我国的年雨量我国雨量南多北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器或雨量计测定,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常有年、月、日、24小时、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
雨量是用雨量器和雨量杯来计算的,雨量器是个圆柱形的开口筒,筒口面积在我国多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为了防止降水蒸发,中上部呈一漏洞型,下部放一储水瓶。
降水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每天定时(8点和20点)观测两次。以毫米(mm)为单位。一个月或一年降水量的总和,称为月或年降水量。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器或雨量计测定,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常有年、月、日、24小时、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
大暴到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71-300.0毫米;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0.1毫米以上。
塣)为:式中xi为雨量站的雨量,单位为毫米;fi为该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F为所计算的流域总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 各测点控制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称各雨量站的权重,故塣即加权平均降水量。
降水量如何计算?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器或雨量计测定,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常有年、月、日、24小时、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
降雨量的计算方法合集如下:雨量是用雨量器和雨量杯来计算的,雨量器是个圆柱形的开口筒,筒口面积在我国多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为了防止降水蒸发,中上部呈一漏洞型,下部放一储水瓶。
降雨量的测量过程:雨量筒的直径为20cm,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cm,它和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数值就可读出当天的降雨量。
加权平均法(垂直平方法或泰森多边形法)常用于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
本篇文章关于如何计算降雨量的见解知识就到此结束了,如果还不是很明白建议多阅读几遍或者到站内搜索一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