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翘嘴红鲌和翘嘴红鲌刺多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翘嘴红鲌以及翘嘴红鲌刺多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翘嘴红鲌的投喂技术要点有几点
养殖翘嘴红鲌果,由于翘嘴红鲌的规格不同、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的变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投喂方式。饲养时必须根据鱼的大小认真考虑饲料的特性,如来源(活饵或人工配合饲料)、颗粒规格、组成码卖雀、密度和适口性等,而投喂量、投喂次数对鱼的生长率和饲料利配迅用率有重要影响。此外,使用的饲料类型(浮性或沉性、颗粒或团状等)以及饲喂方法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可以说,投喂方式与满足饲料的营养要求同样重要。
(1)开食时机及饵料种类: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源,7天后,卵黄囊消失,完全摄取外源性营养物质。对于人工配合饲料,翘嘴红鲌仔鱼开口时即可摄食,但其最主要的饵料则是浮游动物、水蚯蚓等活饵料,对人工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此期间用水蚯蚓及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大约30天后,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增强,开始大量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这一时期的鱼苗即可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强化转食。
(2)配合饲料的规格:颗粒饲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减少饲料对水质的污染。此外,投喂颗粒饲料时,便于具体观察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可以避免饲料的浪费。最佳饲料颗粒规格随鱼体增长而增大,最好不能超过各阶段鱼口径的2/3。
(3)投饲方法:包括人工手撒投饲、饲料台投饲和投饲机投饲。人工手撒投饲的方法费时费力,但可详细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池塘养鱼还可通过人工手撒投饲驯养鱼抢食。饲料台投饲可用于摄食较缓慢的鱼类,将饵料做成面团状,放置于饲料台让鱼自行摄食,一般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投饲机投饲则是将饲料制成颗粒状,按一天总量分几次用投饲机自动投饲,要求准确掌握每日摄食量,防止浪费,该方法省时省力。目前万亩连片养殖翘嘴红鲌,基本上是采用投饲机来投喂的。
(4)投饲次数:投饲次数又称投饲频率,是指在确定日投饲量后,将饲料分几次投放到养殖水体中。鱼苗6~8次,鱼种2~5次,成鱼1~2次。
(5)投饲时间:投饲时间应安排在翘嘴红鲌食欲旺盛的时候,这取决于水温与溶氧量。一般而言,配合饲料投喂宜在每天上午8~9时、下午3~4时。7~9月高温季节,上午可提前1小时,下午可推迟2小时投喂。冰鲜鱼或鲜鱼的投喂通常是在鱼种放养后一个月内进行,方法是用冰鲜鱼制成鱼糜,日投喂4~5次,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一个月后,投喂切碎的冰鲜鱼块,每日二次时间同颗粒饲料。活鱼的投喂一般5~7天投放一次足够的饵料即可。
(6)投喂要领:可概括为“四看”和“五定”。“四看”就是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翘嘴红鲌的吃食和活动情况。看季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翘嘴红鲌的投喂量,一年当中采取“两头少、中间多”的投饲分配法,6~9月的投喂量要占全年的85%~95%;看天气就是根据气候的变化改变投喂量,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天气或迟早阵雨前停止投喂,雾天、气压低时待雾散开再投;看水质就是根据水质的好坏来调整投喂量,水质好,水色清淡,可以正常投喂,水色过深,水藻成团或有泛池迹象时应停止投喂,加注新水,水质变好后再投喂;看鱼吃食和活动情况就是根据翘嘴红鲌的状态来改变投喂量,这是决定投喂量最直观的依据。翘嘴红鲌活动正常,能够在1小时内吃完投喂的饲料,次日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否则要减少投喂量。
“五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和定人。翘嘴红鲌每天投喂时间可选在早晨和傍晚两次投喂,低温或高温时可以只投喂一次。
每亩水面设置2~3个饲料台,饲料台可用塑料布等制作,面积1~2米2,呈“凹”形,距离池塘底部15厘米左右,饲料应投喂到饲料台,使翘嘴红鲌养成一定位置摄食的习惯,既便于翘嘴红鲌的取食,又便于清扫和消毒;饲料台和投食场要经常清扫和消毒。没吃完的饲料当天都要清除掉;每周要仔细清扫饲料台和投食场一次,捞出残渣,扫除沉积物,每两周要对饲料台和投食场消毒一次,消毒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定量即根据翘嘴红鲌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日投喂量,根据“四看”原则进行调整。
定质就是要求饲料“精而鲜”,“精”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加工精细,大小合适;“鲜”要求投喂的饲料必须保持新鲜清洁,没有变质。
定人就是有专人进行投喂。
翘嘴红鲌疾病有什么特点
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认为翘嘴红鲌在人工养殖发生疾病时,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区域性:翘嘴红鲌疾病的区域性是指部分鱼病的发生具有地域分布上的差蔽腔异,主要是水质肥瘦、水温高低等因素影响。例如小配碧瓜虫在湖泊网箱养殖时容易发生,而在池塘混养时则不易发生。
季节性:翘嘴红鲌疾病的季节性是指疾病的发生具有气候、水温上的差异,例如在每年的3~5月和8~10月是小瓜虫病的流行季节,也培并举就是说,小瓜虫的发病高峰期在春秋季;而指环虫病在每年的夏、秋季流行,一般为6~10月;各类细菌性疾病一般发生在5~11月。
持续性:翘嘴红鲌疾病的持续性是指部分疾病的发生是连续或断续的,这是由鱼病的抗药性、用药的不规范性、杀虫不彻底或病害的复发。例如指环虫病虽在每年的夏、秋季流行,尽管对此病用药,但此虫仍一年四季在翘嘴红鲌的鳃部寄生。
翘嘴红鲌混养有几种类型
主养滤食性、草食性的池塘,因翘嘴红鲌与主养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几乎没有矛盾,不需要因为混养翘嘴红鲌而减少放养量。
一种是以翘嘴红鲌为主、混养其他鱼类的混养方式:翘嘴红鲌是一种以动物食性为主野搏的鱼类,自然条件下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植物碎屑为食。因此,养殖翘嘴红鲌的池塘,水体的下层空间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没有得到利用,可以套养一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如鲢鱼、鳙鱼,来控制水体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调节池塘的水质。在我国南方,由于适温期长,多采取这种方式。一般春季每亩放养规格为4~6厘米的翘嘴红鲌当龄鱼种1000~2000尾和规格为10~15厘米的翘嘴红鲌二龄鱼种100尾,再混养10厘米左右的鲢、鳊、草鱼600尾,采用密养、轮捕、捕大留小和不断稀疏的方法饲养。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放养模式,即每亩放养密度为翘嘴红鲌早繁苗2000~2500尾,或越冬鱼种1500~2000尾。其他鱼种为鲢鱼250尾(规格为250克),鳙鱼30~40尾(规格为250克),草鱼50尾(规格500克),鲤鱼10尾(规格13厘米)。每亩产量可达800~1000千克,其中翘嘴红鲌产量占70%~80%。在混养的鱼类中,尽量不要投放鲤鱼、鲫鱼和罗非鱼。这些鱼类的食性与翘嘴红鲌相近或相似,特别是在投喂饲料的情况下,投喂的饲料被鲤鱼、鲫鱼和罗非鱼先行吃掉,这样会影响翘嘴红鲌的摄食和生长,降低产量。注意鱼种放养时,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并且先放翘嘴红鲌苗种,10~15天后再放其他鱼种,以利于翘嘴红鲌的生长。
另一种是以其他鱼类为主、混养翘嘴红鲌的养殖方式:在常规成鱼池搭配翘嘴红鲌时,翘嘴红鲌可以一次放养,也可以多次轮放,这种混养方式的翘嘴红鲌产量可占池塘总产量的10%~20%。鱼种池混养翘嘴红鲌时,一般不混养翘嘴红鲌冬片鱼种,因其规格大,争食而影响草鱼、鲢等其他鱼种的生产。根据不同主养鱼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又分为以下几种。
(1)主养滤食性鱼类:在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中混养翘嘴红鲌时,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量的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翘嘴红鲌。放养密度随各地养殖方法而不同,一般每亩产750千克的高产鱼池中,每亩混养翘嘴红鲌3~5厘米的鱼种80~100尾,在鱼鸭混养的塘中混养效果更颂瞎祥好。
(2)主养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所排出的粪便具有肥水的作用,肥水中的浮游生物正好是鲢鱼、鳙鱼的饵料,俗话神档说“一草养三鲢”,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一般会搭配有鲢鱼、鳙鱼。搭配有鲢鱼、鳙鱼的池塘再混养翘嘴红鲌时,通常用体长3~5厘米的翘嘴红鲌下塘,放养量为每亩70尾,经过1年的饲养,出池规格可达500克。
(3)主养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一般会和翘嘴红鲌在食性和生态位上相矛盾,但是翘嘴红鲌具有动物食性,还是可以利用水体中主养的杂食性鱼类无法利用的小鱼、小虾等。因此,主养杂食性鱼类的池塘仍然可以套养一定量的翘嘴红鲌,3~5厘米的翘嘴红鲌下塘,放养量为每亩10~30尾。具体的放养量应视主养鱼类的食性、生态位以及小鱼、小虾的数量而定。
(4)主养肉食性鱼类:主养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池塘,其水质状况良好,溶氧丰富,在饲养的中后期,由于主养的鱼类鱼体已经较大,很少再去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饲料;加上投喂主养鱼的剩余饲料可以很好地被翘嘴红鲌摄食利用,因此,主养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成鱼池塘中混养翘嘴红鲌时,放养量可以适当增加,每亩规格为150克的翘嘴红鲌15~20尾。翘嘴红鲌下池的时间一般应在主养鱼类下池1~2周之后。此时,主养鱼的规格多在10~12厘米,并且对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翘嘴红鲌和白翘嘴哪个贵
翘嘴红鲌。
1、产自东北松花江的翘嘴红鲌很贵,这种鱼一般能卖橡明到几百块钱一斤。
2、颜色鲜艳。普通的翘嘴鱼一般都是白色,而翘嘴红鲌的尾巴和鱼翅是红色的。而且普通的翘嘴鱼在体型上也要比翘嘴红鲌大一些。拦帆
3、口梁衡告感很好,翘嘴红鲌就要比普通的翘嘴鱼好吃太多了。
4、翘嘴红鲌离开水存活率低。最重要的是翘嘴红鲌出水就死,也就是说外地的客官是很难吃到新鲜的翘嘴红鲌的。
红鳍鲌与翘嘴红鲌有什么区别
红鳍鲌别名连子、红鲇鲌、红翅翘头鱼、红鳍白鱼、短尾鲌、黄掌皮、黄尾鲹。体州枯长为体高的4.0~4.6倍,为头长的3.7~4.0倍,为尾柄长的8.6~9.3倍。头长为吻长的4.0~4.2倍,为眼径的4.2~4.4倍,为眼间距的4.0~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2倍。
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在腹鳍基部处向内凹进,自胸鳍基部至肛吵毕门具腹棱。口小,上位,下颌往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中等大,侧位。侧线前端略向下弯曲。鳞片中等大。下咽齿尖端呈钩状。背鳍短,硬刺发达,其起点距尾鳍基部比距吻端为近。胸鳍长,其册碰洞末端接近腹鳍。腹鳍不达肛门。尾鳍深叉形,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极小,腹膜银白色或淡灰色。体背部灰色,侧面及腹面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臀鳍和性鳍下叶均呈橘黄色(图2)。
图2红鳍鲌
繁殖期约在5~6月,在静水环境中产卵,卵产出后黏附在水草的茎叶上发育。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头部和胸鳍鳍条上均有“珠星”,雌鱼无此构造。
OK,关于翘嘴红鲌和翘嘴红鲌刺多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