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乐山大佛的发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乐山大佛被打断头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乐山大佛的发髻有什么作用
乐山大佛的发髻除了装饰作用,它还是个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全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别称:凌云大佛)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是世界上高度最高的石佛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先后历经3位负责人,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的具体始建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仅记载了一个大致的唐代“开元初”,最早是由贵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修凿的佛像为弥勒佛,其目的是为了减弱该河流交汇处的水势。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乐山大佛的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为什么乐山大佛的发髻是1201个
这个1021个发髻,不只是为装饰,实则隐藏着玄机,这对乐山大佛也是一种保护。
所有的发髻都是用石头做成的,紧密地排列在18个层次上,它们可以减轻雨水对佛像的侵蚀,这和我们的排水系统很相似。而乐山大佛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每当雨天被雨水冲刷后,佛像就会掉色。
那1021个发髻像一条沟渠,完美地把雨水冲下来,同时又不伤到乐山大佛的表面,可见设计这座大佛的人是充满智慧的。雨蚀对雕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个完美的建筑,我们不仅要注重其外观,更要注重其实用性,这是首先要考虑的。
发髻的秘密
1962年,工作人员在维修大佛时,用粉笔编号数清大佛顶上的头发上的螺髻,共有1021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质是用石块逐个嵌上去。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5-15毫米。
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装饰佛像。大佛头头部共有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来缓解雨水对佛像的侵蚀,甚至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清代诗人王士祯也有咏乐山大佛诗曰“泉从古佛髻中流”。
不止螺髻,大佛上的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这些设计精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乐山大佛的发髻除了装饰,还有什么作用
乐山大佛的发髻除了装饰,还有排水作用。乐山大佛的发髻不但是装饰而且还是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发髻俗称“螺髻”,乐山大佛的发髻共有1021个。这是在1962年维修时,用粉笔编号才数清的。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在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髻,但是就是这个18层螺髻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乐山大佛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而修造的,历时90年。
乐山大佛造型有什么独特之处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砂浆粘接。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的窟窿,里面有许多破碎物,都是腐朽了的木泥。
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也发现了类似的窟窿,里面露出了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这就说明大佛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头来衬托,外面装饰上锤灰而成。
在佛像的第4层,第9层和18层都制作出了一个横向的排水系统。同时大佛的衣领正胸处也有排水沟与佛像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游客是不容易分辨出来的。因为大佛是背靠着山的,所以也是不容易遭到腐蚀的。但经过了很久的时间,佛像还是依然屹立在那里,没有任何大的改变,这样游客也是感到惊奇的。
在当时的时期那里的一些建筑技术不是非常发达,但是当时的人们智慧也是比较高的,可以用这样的技术造出这样的大佛,而且经过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洗礼,它的排水系统也是非常完整。所以在佛像制作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它的漂亮性,还要把它的各种功能都融入佛像当中,当然我们还要考虑方位的问题。这样不仅一些游客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且也能更好的保护佛像,让他更好的存活下去。
看似是装饰却暗藏玄机,乐山大佛为何有1021个发髻
一、排水设计
四川的乐山大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乐山大佛的发髻中还暗藏着玄机,他的法定第4层和第9层还有18层里面都有一个横向的排水设置,分别是用锤灰垒砌成的,从远处看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他们的隐藏效果是特别好的,这样就能够起到保护乐山大佛的作用,所以乐山大佛几千年来没有受到过雨水的侵袭,也是这种设计形成的。
二、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在四川的乐山市,他的位置在三条江河的交汇之处,他是和乐山城市相连的,乐山大佛被雕刻在个地方也是有他的历史故事的,在这种悬崖上雕刻乐山大佛,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雕刻技术是特别的精妙,这尊乐山大佛汇聚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心血,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是多么的虔诚。
三、合理的设计
关于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细心的人曾经数过他是1021个,有些人认为这种自己是为了美观或者是传统习惯,所以才会设计成这样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当时雕刻者为了乐山大佛能够很好的排水,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设计,这样就使这宗大佛可以能够经得起年代,因为乐山大佛它的雕刻是在露天雕刻的,难免会受到雨淋这时候就要进行排水,所以设计成了乐山大佛头上的法发髻有1021个。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都知道是用来排水的,所以大家在去四川乐山旅游的时候,就能够给其他的游客介绍乐山大佛的这种设计,这时候就能够显出自己是特别有文化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乐山大佛的发髻和乐山大佛被打断头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