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巴尔扎克 守财奴的问题,以及和巴尔扎克笔下守财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人物分析和情节分析
一、导入:“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世界文学画廊中四大吝啬鬼分别是:俄国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中泼留希金,法国莫里哀的剧作中的《悭吝人》中阿巴贡,英国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二、解析过程: 1、简要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故事情节: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畜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 2、字词读音,解释。癖(pǐ)好(hào)吝啬(sè)执著(zhuó)诱哄(hǒng)咂摸(zāmo)箍(gū)桶匠面面相觑(qù)奄(yǎn)奄一息骇(hài)呆了恬(tián)淡隐忍两讫(qì)�6�1恬退隐忍:淡泊,不追求名利。�6�1老态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6�1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6�1牵肠挂肚: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6�1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将要死亡。�6�1莫名其妙:没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6�1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6�1诀窍:关键性的方法。 3、思考:本文中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4、为了表现守财奴的具体形象,作者用了那些手法刻画人物。明确: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这节课我们就从传神的细节描写入手,走近守财奴葛朗台。 5、细节描写可以逼真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下面请同学们分组阅读讨论,找出文本中有关“葛朗台眼神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们是怎样具体生动地写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的葛朗台(“贪婪、自私、虚伪、狡诈”)的本性的。(阅读文本,提取葛朗台眼神描写的句子,讨论并分析这些句子的作用。) 6、引导:葛朗台临终前用手摸摸口袋的钥匙,睁开眼睛就转向密室,几小时地盯着金子,抢镀金十字架的这些情节,围绕着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就是葛朗台的执著狂”的本质特征来写的。下面是几处描写的纲要。 13处描写葛朗台的眼神,每一处都表现了这个守财奴的特征:⑴“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检视着”,内心描写,人在庄园,心在索漠;眼睛看着葡萄藤,心里盘算着如何剥夺女儿的继承权。实际上是视而不见,“检视着”是对葛朗台的嘲讽。⑵“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瞪着”形象传神地表达他对金钱的贪婪不仅毫不掩饰,而且近乎疯狂可怕。⑶“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老盯着”反映了葛朗台正处在高度的戒备状态,一旦财物到手,他是决不会轻易放掉的,贪婪的神色跃然纸上。⑷“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望着”权衡得失,估摸对方的决心,可看出守财奴的奸诈。⑸“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看着”两次看着,说明他权衡得失的再三反复,也说明他贪欲的强烈和态度的执著。⑵─⑸写出了葛朗台的心理转化,为贪图更大利益忍痛放弃眼前利益。⑹“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几小时望着她”写了望的时间久,眼神的慈祥,表明极端的虚伪,他要哄骗女儿。“差不多”三字巧妙地指出这一点,“瞅着”他所看到的已经不是女儿,而只是金子,传神之笔。⑺“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两个“转到”写出了他的极度紧张,女儿能否上钩,成了对他性命的判决书,揭示他内心卑鄙肮脏。⑻“他望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望着”本身不带感情色彩,但对比上文“转”看出他夺取胜利后的神情变化,充分显示他得意的神色。⑼“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了铁皮的门,轮流瞧着。”“轮流瞧着”他的眼睛不得安定,因为他怕别人偷他的钱,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⑽“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转到”入木三分地点明金钱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归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眼睛里仍然只有金钱。⑾“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反映他对金钱的挚爱,贪欲至死不变,活画出一幅守财奴的嘴脸。⑿“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目不转睛地瞧着”他似乎死去几小时,而镀金的十字架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眼睛竟“立即复活”,可真是一大“奇迹”。多么富有嘲讽的意味。⒀“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看不见”临死之前还要看一看金银财宝,面对跪在面前哭泣的女儿却“看不见”,是并非眼神的眼神,与死不瞑目形成强烈对比(财迷入骨)。这一对比告诉我们:葛朗台根本不是人,他没有丝毫的人性,他是资本主义金钱世界产生的怪物。小结:守财奴葛朗台虚伪、狡诈、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特性,通过这13处生动传神的描写,逼真地显露出来,巴尔扎克不愧是一位艺术大师。 7、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8、文章中具体写了葛朗台的几件事情。(进一步认识人物)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临终抢法器。 9、出现这样一个人得原因什么:明确: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0、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1、作者: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作品:1831年《驴皮记》的出版使其名声大震,决定创作宏伟的《人间喜剧》。最终写出91部小说,《高老头》是作品集《人间喜剧》中最杰出的一部。《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巴尔扎克注重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巴尔扎克在政治上属保皇党,但创作中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注定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12小结:如何学习小说(学法指导) 1、瞄准主要人物 2、把握情节结构 3、注意环境描写 4、感悟主题思想 5、了解艺术手法 13、思考题: 1、人生是一种交易吗?——谈谈人生的意义 2、人应该追求什么?——从葛朗台的“痴情”与“癖好”说起选作一题。 3、想象作文:严监生挑战(拜访)葛朗台
巴尔扎克《守财奴》的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势和种种手段使自己的财产神话般地增长了起来。葛朗台十分吝啬,有一套理财的本领。他为了省钱,家里整年不买蔬菜和肉,由佃户送来,比较重的家务活由女仆那农做。
寒冬腊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时还要克扣女儿和妻子的零用钱。他做木桶生意,计算得像天文学家那样准确,投机买卖从不失败,区里人人都吃过他的亏。在一次葡萄酒买卖中,葛朗台欺骗其它葡萄商,最终他的葡萄酒以每桶200元卖了出去。
扩展资料:
从艺术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可以说是整个法兰西历史的一个真实断面。另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相互联系,显得跌宕有致。
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试酣畅,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这部小说以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葛朗台的形象作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展现出了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和冷酷无情;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质上金钱的巨大破坏力量;提示了资产阶级的血腥发迹史和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守财奴》
巴尔扎克《守财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的分析
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查理。葛朗台: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巴黎的一个花花公子逐渐变为堕落、以实现自己追逐名利和往上爬的野心的人。查理去海外经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查理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的熏染下逐渐发展从小埋下的自私自利的种子开始萌芽,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毫无廉耻心的、高利贷者,一心只想发财,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手段。
欧也妮.葛朗台:纯洁的天使,心的善良,天真
葛朗台太太:隐忍、贤德
巴尔扎克《守财奴》的概述
古老的索漠县城阴郁、荒凉,在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深处,有一座灰暗、阴森、静寂的老屋,住着远远闻名的大富翁葛朗台先生。
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捅匠,1789年共和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他正好40岁,有幸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于是他把岳父给他的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就三钱不值两钱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院和几块分种田。由于葛朗台是个共和党人,很快就当上了县里的行政委员,后又当上了市长。但天有不测风云,1806年拿破仑称帝时,他因有"红帽子"嫌疑被免职。那时他57岁,妻子36岁,女儿欧也妮才10岁。葛朗台虽然丢了官,但靠着他的不断经营和葡萄园的收入终究还是变成了地方上的"冒尖户"。加上他时来运转,接二连三地得到岳母、太太的外公和自己外婆的三笔遗产,从取得了"新贵"头衔,成为县里"纳税最多"的人。至于他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不可形容,连他的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
葛朗台是种植葡萄的能手,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在索漠城,个个都被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地抓过一下。到1816年,有人估计他的财产大概有五六百万。财产的剧增,把这个富翁的行为也镀了金泽,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是钦定的,到处行得通,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瞪眼都是地方上的金科玉律。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欧也妮23岁的生日。晚饭刚过,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台家,向欧也妮小姐拜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葛朗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我的女儿,休想:我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正当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牌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进来了一位十分漂亮的青年,他就是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
查理是按父亲吩咐来索漠暂住几月的。他从巴黎带来了最漂亮的猎装、猎枪、刀子和刀鞘,全套最新奇的各色背心以及当时十分时髦的各式硬领与领带,并把母亲给他的一套华丽纯金梳妆用具也随身带着。查理以为在伯父家能遇到上百的客人,一心想到他森林中去围猎,过一下宫堡生活。但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感到失望,客人都是些衣冠不整、邋遢衰老的人,房子破旧,陈设简陋,仆人俗气,生活平淡。
查理的到来,使欧也妮心神不宁。她倾慕查理表兄弟的小手、肤色和外貌,不觉神魂颠倒,夜不能眠。于是她开始梳装打扮,换上新袜子,穿上惹人注目的新衣服。一大清早就听到她叫拿侬做奶酪和千层饼给查理吃的声音;她还拿自己的私房钱给查理买喝咖啡用的糖。
葛朗台却对侄儿冷若冰霜。他从查理带给他的信中得知,由于经纪人和公证人的破产,使他的弟弟负了400万债务,迫使他走上了绝路。可怜的弟弟在信中一再请求大哥做查理的监护人,慷慨地接济查理,让他到美洲去做生意。果然报纸上登载了巴黎葛朗台破产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噩耗,痛哭得死去活来。欧也妮也为可怜的表兄弟洒下了同情的泪水。此后她对查理更为关怀备至,使查理感到了温暖和慰籍。葛朗台却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只是热衷于他的生意。他看准时机,把1000桶酒以每桶200法郎的高价抛出,卖了20万法郎,又砍掉在阿尔邦的一些林木卖了60万法郎,加上白杨,总收入达90万。欧也妮听说父亲赚了大钱,就央求他救济查理,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骂:"你再想到他,我就把你送到修道院去。"晚上,为了查理父亲的债务,葛朗台可足足转了一夜的念头。
第二天,葛朗台请来克罗旭吃晚饭。饭后他把太太和女儿打发去睡觉,然后就和克罗旭正式谈判。葛朗台假装口吃,和克罗旭兜了一阵圈子后,决定由商事裁判所出面阻止巴黎弟弟的破产事件,使事情不了了之。办法很快谈妥,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欣然接受了这件差事,速往巴黎办理。
当夜11点,欧也妮悄悄地来到查理的卧房,发现床边有10多封信,便情不自禁地看了查理写给巴黎的情人阿纳德的诀别信,顿时兴奋不已,决定把自己近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笔财产时感激涕零,他也把装有母亲肖像的梳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
此后查理决定到海外经商,他把金链、金纽扣和戒指都交给伯父去变卖。葛朗台给了他1500法郎的现款。临行前,欧也妮和查理更是依依不舍,亲吻,流泪,海誓山盟。查理走后,欧也妮感到空虚得厉害,对表兄弟苦苦思念,每天早晚她都要打开那个梳妆匣把叔母的肖像端详一番。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且病情日渐加重,可葛朗台心硬如铁,只有相依为命的母女俩用祈祷来自我安慰。
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件很快传开,引起了公愤。蓬风所长自告历勇要去打官司,欧也妮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如果太太死了,根据法律,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这句话使葛朗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服。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欧也妮气得发抖,顺手抓起一把刀子说,如果父亲不把匣子交还给她,她就自杀。葛朗台无奈,只好把匣子扔在了床上,随后拥抱了女儿,并同意女儿嫁给查理。
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
1827年,葛朗台已感到衰老的迫近,不得不让女儿参与一些田产的管理事务,遇到什么问题就叫她跟克罗旭商量。年终,83岁的葛朗台患了疯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看住金子:"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才得知,她在索漠每年有30万法郎的收入,还有600万公债和价值200万的金子,10万现款,财产总数达1700万。于是,她给了拿侬1200法郎,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
欧也妮虽有偌大家产,但她仍感到十分苦恼。自从与查理分手后,7年来她总是思念着他。而查理呢,自离开索漠,就把全部精力用在生意上。他先在印度发了财,后又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倒卖海盗赃物赚了大钱。开初他还记得欧也妮的情分,可当他跟各种颜色的女子到处荒唐胡闹之后,便把她忘得一干二净。1827年,他在巴黎的途中结识了曾作过内廷行走了奥勃里翁先生,查理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便答应了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不久欧也妮收到查理的来信,信中告诉了他与奥勃里翁小姐的婚姻,并随信寄来一张8000法郎的汇票,作为给欧也妮这位债主的回报。同时要欧也妮交还他的梳妆匣。欧也妮虽遭到遗弃,但为了成全查理,让他不会因为父亲的破产而使婚姻失败,仍为查理偿还了400万法郎的债务。查理得知欧也妮如此富有,后悔莫及。随后欧也妮在悲愤中嫁给了公证人克罗旭,但条件是始终保持童贞。欧也妮33岁的时候丈夫就死了,富有寡居的她依旧过着当年那种拮据的生活。可她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她用这些去回敬别人责备她吝啬的话。这就是欧也妮的一生。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女儿。最后,她成了索漠人垂慕的对象,如同当年史罗旭他们一样,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
守财奴巴尔扎克概括 如何概括守财奴巴尔扎克
1、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2、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势和种种手段使自己的财产神话般地增长了起来。葛朗台十分吝啬,有一套理财的本领。他为了省钱,家里整年不买蔬菜和肉,由佃户送来,比较重的家务活由女仆那农做。
3、寒冬腊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时还要克扣女儿和妻子的零用钱。他做木桶生意,计算得像天文学家那样准确,投机买卖从不失败,区里人人都吃过他的亏。在一次葡萄酒买卖中,葛朗台欺骗其它葡萄商,最终他的葡萄酒以每桶200元卖了出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