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磁盘阵列教程,以及家用有必要磁盘阵列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如何搭建配置raid10磁盘阵列求教程
raid10的创建过程:
RAID 10可以被称为1+ 0或0+1。它将做镜像+条带两个工作。在 RAID 10中首先做镜像然后做条带。
在 RAID 01上首先做条带,然后做镜像。RAID 10比 01好。
1.先做两个raid1.分别为md1和md11.
2.再用这两个raid1,做成开一个raid0.即OK!
参考以下步骤:
1.添加4块一样大小的硬盘并查看。 ls/dev/sd*| grep sd[b-e]
/dev/sdb/dev/sdc/dev/sdd/dev/sde.
2.给四块硬盘分区,每一块都给出全部的空间。
fdisk/dev/sdb-t fd w
fdisk/dev/sdc-t fd w
fdisk/dev/sdd-t fd w
fdisk/dev/sde-t fd w
3.创建两个raid1。
mdadm-C-v/dev/md1-l 1-n 2/dev/sd[b-c]1
mdadm-C-v/dev/md11-l 1-n 2/dev/sd[d-e]1
4.创建raid0
mdadm-C-v/dev/md10-l 0-n 2/dev/md1/dev/md11
5.查看raid0的状态。
cat/proc/mdstat.
6.格式化挂载
mkfs-t xfs-f/dev/md10
创建挂载点:/raid10
挂载:/dev/md10/raid10
检测挂载是否成功。 df-h| grep/raid10
7,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umount/raid10
在/etc/fstab最后添加这样一行:
/dev/md10/raid10 xfs defaults 0 0
mount-av
8.生成配置文件。
mdadm-Dsv>/etc/mdadm.conf
磁盘阵列教程 磁盘阵列教程步骤
1、首先需求进入到Bois进行启动设置,开机启动时,当看到戴尔的logo时,连续多次按下F11键。
2、进入BIOS后,将光标移动到如下界面,按照界面上的提示,按Enter键进入。
3、按空格键切换启动模式,直到变成类似Raid的字眼。再按enter回到主界面。
4、按ESC退出,此时会提示你是否保存刚刚的更新,光标移动到Saving Changes and Exit。按enter键确定。
5、此时电脑重启,这里我们会看到画面提示类似”Press《Y》“,这时按两下Y键。
6、电脑再次重启,这里开机启动时,我们就能看到提示按Ctrl+R进入磁盘管理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做Raid了。
7、进入如下画面,初始化磁盘,光标移动到Initialize Physical Disk按回车。
8、用 Insert插入键将需要配置虚拟磁盘的硬盘选中,字体变成绿色则说明选中了。
9、全部选中后,确定,这时弹出提示按C键继续,此时按下C键。
10、初始化完选中Create Virtual Disk选项。开始创建虚拟磁盘。
11、用Insert插入键选中需要用来配置虚拟磁盘的磁盘。
12、选中raid1后按回车。
13、选择热备,用Ins插入键选择需要配置热备的硬盘。按回车。
14、缓存的政策选择,一般选读和写就可以了。
15、可以看到右小角有提示我们按C确认创建虚拟磁盘。按下C键确认。
16、当界面上Virtual Disks里面出现类似Raid1 83GB, ready.的字眼,就说明已经成功,接下来就可以装系统即可。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固态硬盘能不能做磁盘阵列
完全可以的。本经验针对那些看着大型游戏缓慢的加载进度条抓狂的朋友,还有那些使用ADOBE系列软件作图的工作人员。(品牌和速度不同的盘,数据会有不同,这里只是介绍成倍增加磁盘速度的方法)固态硬盘参数:以120G固态硬盘为例,SATA3连接,AS SSD测试出的数据
【1块硬盘】读:494MB/s写:198MB/s
【3块硬盘】读:1485MB/s写:451MB/s
【4块硬盘】读:1516MB/s写:522MB/s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SATA3连接下,速度最快也就1500MB/s多点,也就是说这是最高速度了。再增加硬盘也不会继续成倍提升速度。但是如果你想增加存储容量可以继续加硬盘数量。当然一般消费级主板最多只有6个SATA3接口。
扩展资料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
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CFast接口和SFF-8639接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态硬盘
RAID 10磁盘阵列问题
RAID10是由两个RAID1组成的RAID0,RAID1需要两块硬盘,所以RAID10需要最少4块硬盘。
虽然你的四块硬盘符合组RAID10的条件,但是不建议你这样做,因为不管是RAID1还是RAID0,当他们由不同容量的硬盘组成时,会对最小容量的对齐,也就是说大容量的硬盘就浪费了一部分。
根据你现在的情况,还是再买两块500GB的吧,跟40GB的混用实在是太浪费了。
组RAID10的原理就是先组两个RAID1,再用两个RAID1组一个RAID0。
一般的RAID卡都支持RAID10,可以选中4块盘直接组。
笔记本如何组建磁盘阵列
首先需要笔记本支持RAID。如支持组件RAID,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INTEL平台]建立RAID磁盘阵列
警告!重新建立RAID磁盘阵列时,所有磁盘储存装置中的数据将会被删除。
1.进入BIOS设定:计算机重新启动时,在POST(开机自动测试)时按下
2.当进入BIOS设定画面时,将会出现计算机系统信息。之后在页面中按下
3.在[Advanced Mode]设定页面中,选择[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按下
4.在[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页面中,选择[Create RAID Volume]然后按下
5.在[Create RAID Volume]设定页面中,可设定RAID数组的[Name]、[RAID Level]、[Select Disk]、[Strip Size]和[Capacity(MB)]。
①[Name]:可输入RAID数组的名称。
②[RAID Level]:选择要建立的RAID模式。
③[Select Disk]:将要建立为RAID的磁盘选择[X]。
④[Strip Size]:选择RAID数组区块大小,,可用区块数值从4 KB至128 KB。
⑤[Capacity(MB)]:可输入所需的RAID数组容量,默认值为可允许的最大容量。
6.完成所有设定后选择[Create Volume]并按下
7.最后按下
8.当重新建立/删除RAID磁盘阵列后,即可开始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AMD平台]建立RAID磁盘阵列
警告!重新建立RAID磁盘阵列时,所有磁盘储存的数据将会被删除。
1.进入BIOS设定:计算机重新启动时,在POST(开机自动测试)时按下
2.当进入BIOS设定画面时,将会出现计算机系统信息。之后在页面中按下
3.在[Advanced Mode]设定页面中,选择[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按下
4.在[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页面中,选择[Physical Disk Management]然后按下
5.在[Physical Disk Management]页面中,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 Operations]然后按下
6.在[Select Physical Disk Operations]页面中,选择[Initialize Disk]然后按下
7.在[Initialize Disk]页面中,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 to Initialize]中所需的磁盘储存装置并切换为[ON],完成后选择[OK]。
8.请在页面中再次确认,之后选择[Yes]开始执行,完成后将返回[Select Physical Disk to Initialize]页面。
9.请前往[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页面,选择[Array Management]然后按下
10.在[Array Management]页面中,选择[Create Array]然后按下
11.在[Create Array]页面中,选取[Select RAID Level]确认需要的RAID Level,完成后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然后按下
12.在[Select Physical Disk]页面中,选取[Select Media Type],之后将选定的储存装置切换至[On]或全选为[Check All],完成后选择[Apply Changes]回到[Create Array]页面。
13.在[Create Array]页面中,设定数组的相关参数[Array Size]、[Array Size Unit]、[Select Cache Tag Size]、[Read Cache Policy]和[Write Cache Policy]。
①[Array Size]:输入所需的RAID数组容量,默认值为可允许的最大容量。
②[Array Size Unit]:选择RAID数组容量的显示单位。
③[Select Cache Tag Size]:选择RAID数组区块大小,,可用区块数值从64 KB至256 KB。
④[Read Cache Policy]:选择RAID数组是否采用读取数据时支持暂存Cache或不支持。
⑤[Write Cache Policy]:选择RAID数组是否采用写入数据时支持暂存Cache或不支持。
14.完成所有设定后选择[Create Array]并按下
15.最后按下
16.当重新建立/删除RAID磁盘阵列后,即可开始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关于磁盘阵列教程和家用有必要磁盘阵列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