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文房四宝指的是,以及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我国的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
文房四宝分别是指笔、墨、纸、砚。
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1、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发现的史前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
2、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
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3、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幺来作为记事材料。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
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
4、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因为墨须加水发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刑则是砚。其中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最常见的还是石砚。
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最著名的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砚台的讲究是: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易发墨而不吸水。
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带,有的有星,大约产于有山近水之地为佳。如端砚之出于斧柯,浴在江渭端溪之渚坑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常说的“文房四宝“,分别指的是哪四宝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也称为“文房四宝”。“文房”的名字,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文人的书房。大约从宋代开始,因笔、墨、纸、砚为文房里的文人所使用,所以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称它们为“宝”,并不是说它们少见或价高,而是它们对于文人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求学上进、著书立说、吟诗作赋、书法绘画等,缺一不可,是人们重视文化、尊重知识的表现。文房四宝一般是笔、墨、纸、砚的统称,有时也特指四种著名的制品,即: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She)县的徽墨、浙江吴兴的湖笔、安徽歙县的歙砚。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文人雅士珍爱文房四宝,所以给它们起了许多雅号。北宋苏易简在他所著的《文房四谱》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四种文具的来历和雅号。先说笔的雅号,这里的笔指的是毛笔,它是我国独特的书写绘画工具,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所以笔的雅号、戏称也最多。笔最早的雅号是“管”,来自于《诗经》:“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三国时期的曹植则称笔为“寸翰”,翰本是指锦鸡或山鸡,这里指毛笔、笔毫。西晋文人左思称笔为“柔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更是用拟人化的寓言专门为笔写了一篇《毛颖传》,把笔称为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白居易称笔为“毫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除此之外,笔还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多雅号。
再说墨的雅号。在《庄子》中,墨与笔相提并论。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墨谱》中引用唐人文嵩的《松滋侯元光传》为墨作传:“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是说易水这个地方盛产名墨,所以他认为墨姓易,因为墨黑而有光,所以他为墨起名叫“元光”。
又因为墨是用松烟制成的,所以他称墨的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又因为墨色是黑的,形状似主,所以又被称为“玄圭”。另外,墨还有“乌金”“组圭”“龙宾”“龙香剂”“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等雅号接着说纸的雅号。
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纸谱》引中唐人文嵩的《好畤侯传》为纸作传:“楮(chu)之白,字守玄,华阴人,中常侍蔡伦搜访得之于未阳,贡于天子,封好畤侯。”因为楮(一种树的名字)皮白,可用来造纸,所为称纸为“楮之白”,也叫“楮先生”,简称为“楮生”。此外,纸还有“云肪”“云蓝”等雅称。
最后说砚的雅号。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砚谱》引用唐人文嵩的《即墨侯石虚中传》为砚作传:“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这里是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砚。南越人石虚中,字居默,因功绩卓著,所以被封为即墨侯。砚的石质,中空可以研磨,所以被称为石虚中。这样,“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
宋代文学家苏轼则称砚为“黑白月”,是因为砚的形状像月,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磨墨的部分黑,盛水的部分白,所以得名“黑白月此外砚还有“石友”“石”等雅称。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即笔、墨、纸、砚。
1、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2、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
3、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4、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
扩展资料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分别指的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文房四宝详细介绍:
笔:毛笔是我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汉字书法是毛笔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毛笔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远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彩陶上的花纹有一些就是用毛笔绘制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普遍使用毛笔,楚国叫“聿”;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到了秦代才正式定名为“笔”,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墨:墨是用于书画的黑色材料。它与毛笔差产生于差不多的时代,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类似的墨迹,不过那时的墨只是一种天然石墨。我国人工墨大约始于战国时代。墨的制作历来都很讲究,油烟浓黑如漆,松烟浅淡而明快。
纸:纸是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它是用植物类纤维加工制作而成。上古时以竹木作书,秦时改用绢素。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为我国造纸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砚: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研墨工具。唐代开始使用现在意义上的砚。中国四大名砚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州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
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宝
笔,墨,纸,砚。
名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笔:宣笔,宣笔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胡笔,湖笔的产地在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墨:徽墨。纸:宣纸。砚:歙砚shèyàn,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