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九方皋相马,以及九方皋相马的道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九方皋相马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九方皋相马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如下:
九方皋相马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
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地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
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九方皋相马注释:
1、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名任好,五霸之一。伯乐,姓孙,名阳。古代著名相马专家。
2、子姓:您的家族。
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
4、天下之马:天下最好的马(即千里马)。
5、绝尘弭辙:绝尘:脚不沾尘土,不着地。弭,mǐ,消除,停止。弭辙,没有足迹。辙,此指蹄印。不沾尘土,不留下足迹,形容马奔跑得很快。
6、与共:一起。担纆(mò)薪菜——挑担打柴。纆,绳索,用于捆物。担纆,挑担子运送货物。菜,通采。薪菜,打柴草。
7、九方皋:人名,复姓九方,或作九方歅,九方堙。
8、见:使动,使谒见。
9、反:通“返”,返回。
10、牝(pìn):雌性的鸟兽。与“牡”相对。
11、牡(mǔ):雄性的鸟兽。骊(lí),纯黑色的马。
12、说:同“悦”,高兴。
13、败矣:坏了、糟了。
14、色物:毛色。物,杂色牛。
15、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太息,长叹。然,……的样子。
九方皋相马原文及寓意
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寓意着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九方皋相马》原文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寓意:《九方皋相马》出自《列子·说符》。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寓意着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注释1、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名任好,五霸之一。伯乐,姓孙,名阳。古代著名相马专家。
2、子姓:您的家族。
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
4、天下之马:天下最好的马(即千里马)。
5、绝尘弭辙:绝尘:脚不沾尘土,不着地。弭,mǐ,消除,停止。弭辙,没有足迹。辙,此指蹄印。不沾尘土,不留下足迹,形容马奔跑得很快。
6、与共:一起。担纆(mò)薪菜——挑担打柴。纆,绳索,用于捆物。担纆,挑担子运送货物。菜,通采。薪菜,打柴草。
7、九方皋:人名,复姓九方,或作九方歅,九方堙。
8、见:使动,使谒见。
9、反:通“返”,返回。
10、牝(pìn):雌性的鸟兽。与“牡”相对。
《九方皋相马》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九方皋相马故事和寓意是九方皋相马寓指在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九方皋相马故事说明
九方皋相马的启示这篇故事启发我们看问题时要有所舍弃才有所专注,同时要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明晰目的,透过问题的表象去寻找真正的本质所在,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九方皋相马寓意
九方皋相马寓指在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不为感性所惑,不为表象所蔽。
出处:出自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列子·说符篇》,九方皋的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翻译: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扩展资料:
九方皋的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不为感性所惑,不为表象所蔽,而是要“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亦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忘马之形,而得马之神。所以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并不是“可以形容筋骨相也”。这也是从这则寓言中所得到的启发。
不过,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却不是绕过现象、抛弃现象去把握本质,因为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认识深化的概念,本质是有形式的,离开“形”,也便没有“神”,我们只能“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如果没有“丰富的感觉材料”,没有“相”、“份“此”“表”,也便得不到“精”、“真”、“彼”、“里”。
不过,九方皋连马的黄骊牝牡都没有弄清楚,而独能观其“天机”,这是神秘主义的说法是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认识的能力。这也是把“形”与“神”截然分开的二元的以至唯心的认识论的反映,是不足取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九方皋相马
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翻译
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翻译如下:
秦穆公召见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
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足蹄印儿。
我的孩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王召见他吧。”
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九方皋到各处寻找了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于是秦穆公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就把伯乐叫来,对他说:“坏了!您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像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
把马从沙丘取回来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九方皋相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九方皋相马的道理、九方皋相马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