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汉简称鄂怎么读,以及湖南省简称鄂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武汉的简称为什么是鄂,怎么读
武汉简称为什么是鄂的原因:政治中心武昌在3000多年前叫鄂州,所以简称鄂。读音:【è】。
武汉简称鄂的原因:
湖北简称之所以为“鄂”,据说湖北简称与古鄂国有一定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在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有一座古“鄂国”。后来,古鄂国人,迁徙到梁子湖畔,建立了“鄂城”!也就是古武昌。后改名鄂州,所以传说湖北简称与古鄂国有关。
还有一个原因值得一提!那就是: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作为行政中心的武昌,一直被称为鄂州。据史料记载,隋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其治所,就是行政中心。所以,后来直接用“鄂”作为湖北简称。
中国有多少个省:
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派埋神尘亏苏省液扰、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湖北车牌“鄂”字怎么读
鄂的读音:[è]。
鄂的基本含义:
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
2.古同“谔”,正直的话。
3.古同“愕”,惊讶。
4.古同“萼”,花托。
5.边界。
6.姓。
鄂字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25125111552。
鄂字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鄂字组词示例如下:
1.圻鄂[qíè]亦作“圻堮”。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
2.寋鄂[jiànè]謇谔。正直敢言。
3.鄂渚[è zhǔ]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4.沂鄂[yíè]器物表面的凹凸纹理。沂,凹纹;鄂,凸纹。
5.鄂足[è zú]花托。鄂,通“萼”。
6.鄂申[è shēn]唐开国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的并称。
武汉简称鄂拼音怎么读
武汉简称鄂拼音读法è。
从元朝到明朝,朝廷推行行省制度,湖北隶属于湖广行省,省治为武昌。清朝时期,湖北从湖广省分离,省治仍然是武昌。由于武昌与鄂州恩怨纠缠近两千年,因此湖北被简称为鄂。
鄂,汉语汉字,“鄂”字的意思有很多,其一是中国湖北省的简称;其二古同“愕”、“谔”、“萼”,分别是惊讶、正直的话、花托的意思;其三是边界的意思。“鄂”也作姓氏,源于姞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其子孙后代以国名为氏,称为鄂姓。
鄂的历史发展历程:
鄂的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时期,鄂国就是诸侯国。西周初期,鄂国故地被晋国吞并,遗族南迁到河南南阳北,依然叫鄂国。因为受到楚国威胁,再次南迁到鄂州城区东,仍然叫鄂国。
公元前879年,鄂国被楚王熊渠所灭,随后,熊渠封儿子熊红为鄂王。春秋时期,鄂是楚国别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楚后,在楚地设置鄂县。
三国时期,孙权改鄂县为武昌,这是武昌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鄂州和武昌两个名称多次替换。武昌县曾长时间隶属于鄂州。
湖北省的简称怎么读
湖北省的简称是“鄂”,读音:[è]。
湖北省共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其中一个副省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湖北省人民政府驻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7号。
扩展资料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中国各省市的简称读音
北京市(京:jīnɡ)
天津市(津:jīn)
河北省(冀:jì)
山西省(晋:jìn)
内蒙古自治区(蒙:ménɡ)
辽宁省(辽:liáo)
吉林省(吉:jí)
黑龙江省(黑:hēi)
上海市(沪:hù)
江苏省(苏:sū)
浙江省(浙:zhè)
安徽省(皖:wǎn)
福建省(闽:mǐn)
江西省(赣:ɡàn)
山东省(鲁:lǔ)
河南省(豫:yù)
湖北省(鄂:è)
湖南省(湘:xiānɡ)
广东省(粤: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ɡuì)
海南省(琼:qiónɡ)
重庆市(渝:yú)
四川省(川:chuān、蜀:shǔ)
贵州省(黔:qián、贵:ɡuì)
云南省(滇:diān、云:yún)
西藏自治区(藏:zàng)
陕西省(陕:shǎn、秦:qín)
甘肃省(甘:ɡān、陇:lǒnɡ)
青海省(青:qīnɡ)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nín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xīn)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gǎng)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ào)
台湾省(台:tái)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1949年至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为六个大区。
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个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12个直辖市(南京、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5个行署区、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个省、1个自治区、14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复成立天津市(直辖市)。
1988年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分立,成立重庆市(直辖市)。
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关于武汉简称鄂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