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湿地又被称为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湿地有什么之称,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湿地又被称为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湿地被称为什么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它对地球的重要性,湿地在地球表面上的覆盖面积仅仅只有6%,但是却有20%的已知物种生活在里面,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我们必须着手保护保护起来。
什么是湿地
学过地理或者是对地理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听说过湿地这个词,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且大部分的湿地里面都有非常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是鸟类动物的乐园,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一般季节性或者是永久被水覆盖,简单来说,湿地就是同时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以及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这里有许多水生植物。
不过湿地资源是非常少的,它在地球表面仅仅只有6%的覆盖率,但是也就是这6%为地球上20%的已知生物提供了生活环境,所以说湿地是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进行保护,而在1996的时候,《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号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的概念是什么
湿地的概念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的定义
问题一:湿地是怎么定义的对许多人来说,湿地是一个十分生疏的概念,只是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媒体开始介绍湿地。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注意到湿地。古人将常年积水的沼泽地或浅湖称为沮泽,将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沼泽化地带称为沮沼,将滨海沼泽或盐沼称为斥泽。“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该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即wet和 land。Wet是潮湿的意思,land是土地,所以“湿地”一词的中文译名是准确的。有一段时期,有人按照日文字译为湿原,经多数学者推敲比较,一致认定“湿地”一词比较准确。但是湿地的定义是什么,各国和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人粗略估计湿地的定义有20多种,也有人说50多种,但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定义一般是认为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定义则把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水体都当作湿地。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具体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美国的定义是:“湿地是有水覆盖着土壤的地方,或全年或一年中不同时期(包括生长期)在土壤表面或接近表面处存在着水。”目前我国尚未对湿地下定义,多数学者倾向采用湿地公约的定义。根据湿地的广义定义,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都是湿地;此外湿地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虾)塘、盐池、水稻田等。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但迄今没有全球湿地资源的精确数字。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km2(也有人估计为85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就世界而言,湿地经历着退化、丧失和恢复的过程。据文献材料,美国的湿地丧失了54%,法国丧失67%,德国丧失57%。中国丧失的湿地也很多,只是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中国有多少湿地,目前也只有估计数,国家林业局汇总的数字为6594万hm2,但这个数字没有把河流这一重要湿地类型统计进去,显然与湿地公约定义不一致,因此国家林业局正在按统一标准进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问题二:给湿地下一个定义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问题三:湿地是什么意思柚子23912:你好。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世界三大湿地:1,巴西潘塔纳尔(2500公顷);2,澳大利亚悉尼百英亩湿地。3,中国齐齐哈尔扎龙湿地。
【湿地】的定义:有二:其一,陆地和水域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个或几个以下特征:①,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②,底层土主要是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
其二,《湿地公约》就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代表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问题四:什么是湿地?中国湿地类型有哪些?湿地,在狭义上一互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中国的湿地类型主要有海域、河口、河流、湖泊、人工水面。
问题五:什么是湿地?中国湿地类型有哪些?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1、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2、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3、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4、青海岛岛自然保护区
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6、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7、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 8、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9、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内蒙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12、内蒙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
13、辽宁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14、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15、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 16、湖南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17、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 18、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19、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22、辽宁双台河口湿地 23、云南大山包湿地 24、云南碧塔海湿地 25、云南纳帕海湿地 26、云南拉什海湿地 27、青海鄂凌湖湿地 28、青海扎凌湖湿地 29、***麦地卡湿地 30、***玛旁雍错湿地 31、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 32、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4、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35、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36、四川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又叫什么名字 弄清楚了吗
1、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
3、“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4、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生态被称为什么
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起到了降解和沉积、固定污染物的重要作用。通过生物的和化学的吸收、分解、转化、固定后,使污水变成为清水,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淡水资源。
因湿地是水域和陆地交错存在的生态环境而成为鱼类和水禽等生物的栖息、活动及繁衍的重要场所,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区域,也是生物生产量巨大的区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的重要作用
湿地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飓风、风暴潮,气候变化也会导致极端干旱或洪涝灾害,湿地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你可以把湿地想象成一块巨大海绵,它能够在暴雨来时过滤和储蓄一部分雨水,减缓洪峰的到来。在干旱缺水的时候,湿地又能缓慢地释放储存的水,缓解缺水的状况。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