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df41洲际弹道导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东风41导弹出口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白杨-M算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吗
美国民兵3式洲际导弹
现状:服役中
规格:长18.2米;宽1.84米。
射程:6750海里(12500公里)
发射重量:34500公斤
投掷重量:1088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与液态燃料;温射。
导引系统:改良NS-20惯性平衡导引控制系统
弹头:236枚配备通用电气12型重返大气层载具、3枚当量17万吨W-62核弹头、金属片及诱饵;300枚配备通用电气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3枚当量335000吨W-78型核弹道及诱饵。
圆周公算偏差值:(12型重返大气层载具)0.12海里(220米);(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0.09海里(166米)
发展:义勇兵三型洲际弹道导弹引进一种新的第三节推进火箭,而且也是第一种配置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的第三节推进火箭比起义勇兵二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要来得宽,而且有具液态燃料的喷燃口。它的后期推进系统有一具136公斤推力的引擎以作前后的移动,另有6具10公斤推力的引擎作左右的调整,还有4具8公斤推力的引擎在表面喷射以维持旋转。
早期的义勇兵三型洲际弹道导弹携行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与三颗当量350000吨的核弹头有著相当先进的圆周公算偏差值。继续改良义勇兵三型洲际弹道导弹准确度的计划开始于1982年并在1987年完成。它除确认了导弹电脑中软硬体所造成在准确度上的误差外,按照要求完成在准确度是25%的改进。其它的改良称为“一钉之距“计划,改良了义勇兵二型及三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与控制装置。
部署:550枚义勇兵三型洲际弹道导弹完成部署。1987年12月,50枚和平使者洲际弹道导弹部署于华伦空军基地,原本是义勇兵三型导弹的掩体中,义勇兵三型导弹存量减少14枚。现今部署如下:马尔史东空军基地50枚;米诺特空军基地150枚;华伦空军基地186枚;格兰德福克斯空军基地150枚。
使用:有300枚配备当量335000吨的W-78型核弹头与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拥有足够的准确度及弹头当量以对付大多数的强化工事目标。其它的236枚配备12型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导弹会用来攻击软性目标资料储能力,其中并有一个为主要打击目标。1975年会计年度开始安装的管制资迅缓卫系统使得每枚导弹可在25人分钟内重新设定。另外,发射后亦可在波音E-4B空中指挥站上完成目标的重新设定。
“白杨”-M导弹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飞行技术性能,比国外同类型导弹先进5-6年时间,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防空武器无法将其击落。俄罗斯武装力量将携带“白杨”—M导弹系统进入21世纪。
性能特点
“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但并不完全是上述这些指标使“白杨”-M导弹系统成为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其主要优势是它在穿越敌方反导弹防御体系时的飞行和作战稳定性能。首次使用的3台巡航固体燃料发动机功率强大,这不仅可增加导弹战斗部的重量,也可使导弹能够比其它俄制导弹以更快的速度飞行,大大缩减导弹在轨迹主动段中的时间和高度,同时,数十台辅助发动机、操纵仪表和设备使这种快速飞行很难被敌方预料到,从而极大地提高克服敌各种反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虽然,在所有的“白杨”-M导弹试射中美国的侦察卫星都极力进行跟踪,但据俄专家估计,美国人至今也不明白,该导弹是如何“跳过“美电子监测仪器监督系统的。即使美国人事先也接到了这一导弹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参数,但他们也未搞清这一问题。看来,俄在新型武器系统中专用技术的使用不仅仅限于导弹的重量和体积指标上。
“白杨”-M导弹上安装有准确的引导和控制系统,由于在这一系统中采用了新技术,“白杨”-M导弹的核武杀伤因素极为稳定,导弹完全没有对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可以毫无问题地发射、飞行并最终击中地球另一端的目标。
“白杨”-M导弹系统又一个突出的性能是它可以与任何发射装置进行统一配套。该系统可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无需专门建立新的发射装置,该导弹完全可与现有的作战指挥和通信系统兼容匹配,这可使导弹系统装备部队的费用减少一半以上。据称,接纳这一新型武器系统,只需在发射井中安装30%的新设备,其余的稍加改装即可。
俄罗斯计划在下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其中井式发射的90枚导弹将部署在改造后的PC-18(SS-19)导弹发射井中。
美国人眼中的“东风-41”洲际导弹
采用了三级固体燃料的DF-41要比DF-31来得大,并且拥有12,000千米的射程。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公开资料提及这种新型导弹的结构,据推测其很可能是在DF-31基础上加大了第三级推进火箭改进而来。由于不像DF-31(巨浪-2即以DF-31的潜射版)那样受到核潜艇导弹发射管大小的制约,DF-41可以将弹体设计得更长,并且使用更大的第三级火箭推动器。同时配套的机动发射系统将极大提高该导弹的生存能力。预计DF-41将在2010年左右交付二炮部队。
由于还没有进行发射实验,这款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导弹最终的结构还是未知的,特别是第三级推进火箭的长度。然而,作为DF-31的衍生型号,DF-41的有效载荷预计不到1,000千克,很可能在800千克以内。一些意见认为,和早期型号的中国洲际导弹一样,DF-41仅能携带一枚当量约35万~100万吨的核弹头。
众所周知,洲际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弹头的当量。看来中国尚无能力给DF-41装备太多小当量(5万~10万吨TNT)的分导弹头。与之相比,美国的“民兵III”携带3枚弹头,在有效载荷为1,100千克时射程为12,900千米,而“MX和平卫士”则可携带10个分导弹头,其射程在有效载荷为3950千克时达到11000千米。这两款洲际导弹装备都是小当量分导弹头。
附:DF-41部分技术数据
推进:三级火箭
推进剂:固体燃料
弹长:15米?
弹径:2米
弹重:30吨?
制导:惯性
首次试射:未知
交付使用:2010年?
弹头:一枚35~1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3~6枚5~1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
发射方式:井下发射或机动发射
圆周概率误差:700~800米
发射准备时间:3~5分钟
我国导弹之王再发威
我国导弹之王再发威
美国国防部2019年11月25日证实,中国最新型DF-41多弹头洲际导弹于22日进行了飞行试验,“这是自2018年5月以来首次得到美军确认的DF-41试射”。报道称,从该导弹在中国70年国家庆典上公开亮相来看,它已经实战部署。“在大型活动中一共展示了16枚DF-41,这种新型导弹将成为中国对付美国的关键要素”。
美国智库“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军事专家认为,此次试验是自2012年以来对这种新型洲际导弹进行的第11次试验,惊奇的是这些试射全部取得了成功。中国在国家庆典上一次性展示了16枚DF-41洲际弹道导弹,对外发出两个信息:一是这种导弹服役数量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据外媒认为已达到3个导弹旅,并且全部部署在东北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之间,因此具有相当的生存能力。二是证明DF-41已形成战力,能够在一次庆典上拿出16枚导弹,足以证明中国实际部署的数量比这个还要多。
即使每枚导弹为了保证威慑美国全境而只携带6枚分导式多弹头,3个旅48枚DF-41一次射出的288枚核弹头,也可令任何对手不敢轻举妄动。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DF-41导弹100%的试射成功率,自从2012年首次试射以来,全部的11次试射均取得了巨大成功。
由此可见,DF-41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为何还要进行如此多的测试呢?如无意外,这应该要着重解决至少两个问题:一是搭载多弹头的问题,据称该导弹有搭载3枚、6枚和10枚分导式多弹头的选项,再加上诱饵弹头,所以每次试射都有新的升级。二是发射与制导精度的提升,甚至还有滑翔式战斗部的试验,每一次的试射都可能令DF-41的CEP缩小一些。
DF-41在进行了6次试验后就开始服役了,但初期型号很可能是地井发射的。而从2016年12月开始,DF-41开始进行陆基机动发射车(TEL)试验(TEL)。在那之后是2017年11月,2018年1月和5月以及这次试验,可以认为这后5次试验均与进一步的升级型号和TEL有关。并且在大力提升DF-41导弹性能的前提下,中国还同步进行DF-31AG或DF-31B的试验。
因为这第11次DF-41试射前一周,还进行了一次DF-31的试射,据信可能与铁路机动部署有关。分析认为,作为中国核反击的导弹之王,DF-41洲际弹道导弹在国家庆典上一亮相。就振奋了国人惊呆了敌人,因为这款国之重器足以与国外的任何重型导弹相媲美,是悬在强大敌人头上真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来以为,在国家庆典上正式亮相后,DF-41就会收入隐藏的武器库中,不再示人。但是,从新一轮试射开始,也许意味着DF-41又开启了新的升级状态,因为它很可能是一款地井、陆基机动与铁路机动合一的三栖明星!在世界局势频频多变的时代,人们期盼DF-41能成为大国的定国神针!
难道我国就从来不搞战略导弹试射!
只要技术成熟,并有在航天发射中验证成熟的近似型号火箭。还是可以保证质量的。
像以色列拥有路基中程和短程的核弹头弹道导弹,也没见以色列试射过,以色列的卫星历史上也只发射过3次。
当然,即使有试射也是不公开的,1980年那次试射公开一是因为无法隐瞒,毕竟都跑到太平洋南边了,二是故意公开的,向世界表明我们掌握了洲际弹道导弹。
最近传言纷纷的巨浪2试射失败和过去几十年的巨浪1试射失败都未公开,不过这不也证明我们有试射吗?
陆基的弹道导弹因为使用环境简单,在用其他测试手段证明质量是可靠的可以不用非要试射,但潜基弹道导弹因为是使用环境条件很苛刻,必须试射,不过如果失败了没有国家会主动公开的,毕竟不光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