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北京鸟巢简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北京鸟巢图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北京鸟巢简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关于鸟巢的资料50字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能容纳观众9万多个,于2008年6月28日落成。
·主体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外形,结构新颖、独特,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
·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和各项赛事等,精彩绝伦的表演与鸟巢完美融合,令世人惊艳。
·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登顶能俯看鸟巢内景,周边的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尽收眼底。
“鸟巢”的具体介绍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残奥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即“鸟巢”)将承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及足球等相关活动和赛事。盘根错节的体育场立面与几何体的建筑基座合而为一,如同“树和树根”组成了一个体量庞大的建筑编织体。国家体育场整体设计新颖激进,外观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更像一个摇篮,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因而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博得了世界的瞩目。
国家体育场用于举办主要的国际、区域和中国的国内大赛事,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传统体育赛事,为体育迷们提供一个感受新鲜体育文化的机会;除了体育赛事,其他一些大型活动,如:文艺演出、非商业性质的政府主办的大型活动以及私营企业的大型活动也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家体育场将创造其自己的文化和人文氛围,通过吸引最好的中国国内和国际体育活动和表演艺术机构、优秀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国家体育场成为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型体育活动和表演场所,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全世界其他国家看中国的一个新窗口。
扩展资料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鸟巢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摇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鸟巢
谁知道鸟巢的来历
被称作“第四代体育馆”的“鸟巢”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她位于北京北四环边,包含在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占地面积20.4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5.8万平米,拥有9.1万个固定座位,内设餐厅、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等。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该工程总投资4.5亿美元,是全球目前投资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现代化和人性化的体育场馆。
“鸟巢”因其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的钢结构旋转而成,外型酷似鸟巢而得名。其建筑顶面呈马鞍型,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7.3米。主体框架建成之后,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将贴上一层乳白色半透明聚四氟乙烯(ETFE)的充气塑膜,使用这种膜后,阳光不是直射,而是通过漫反射进入到体育场内,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同时也起到为场内座位遮风挡雨的功能。正是“鸟巢”在建筑结构以及外部装饰上的独具匠心,使得她与国家游泳中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等建筑入选2005年底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中国新十大建筑奇迹。
北京鸟巢建造过程简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一个国力昌盛、开放现代的中国,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国家体育场“鸟巢”也让中外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它是北京的新地标,也挑战了中国建筑设计与营造新高度。
图片
“鸟巢”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20.4万平方米。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性座席11000个。这个外观形似鸟巢,总用钢量约为11万吨,外部结构用钢量达4.8万吨的体育场,当年投资30多亿元,无数技术难关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参考,从2003年至2008年,在建设者不舍昼夜的努力下,“鸟巢”终于在2008年6月竣工。
图片
图片
“鸟巢”中选
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图片
从2002年10月29日到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确定了14家设计单位进入正式的方案竞赛。嗣后,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选出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由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设计的“浮空开启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划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方案。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又以压倒多数票推选“鸟巢”方案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建筑界专家认为,“鸟巢”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为征求公众意见,竞赛组织单位又将预审后的全部设计方案公开展出。历时6天,观众投票排名前三位是:“鸟巢”3506张、“浮空开启屋面”3472张、“天空体育场”3454张。“鸟巢”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
图片
中外联手设计
“鸟巢”中选,但其设计师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年34岁的李兴钢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留学。2003年1月,他出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赴瑞士参与“鸟巢”的设计。
“鸟巢”的方案设计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进行,而最终的施工图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由于“鸟巢”的结构十分复杂,要在图纸上精确绘制出数以万计的异形空间曲面,给出精确的施工尺寸,进而对这些异形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进行计算,需要用到参数化设计的方法。设计公司采用当时十分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CATIA、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SAP2000等,通过“高技”的方法终于将“鸟巢”从概念设计变成一张张精确的设计图纸。鸟巢”独特的格栅结构看上去像一个缠结着树枝的鸟巢,加上灯光效果后它甚至像一个生命体轻盈地悬浮在大地上。李兴钢说:“许多人关注‘鸟巢’外面的钢结构,但设计却恰恰是从内部,从一个体育场的核心部分——赛场和看台开始的。我们最大的设想是,让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回归体育建筑和人类体育活动的本质,也就是以竞赛和观赛、以运动员和观众为本。赛场是南北向的椭圆形,考虑到观众视线的均衡,看台设计为东西高南北低、连续起伏的碗形。‘鸟巢’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当代的、独特的,但这不是设计的原因,而是设计自然延伸的一个结果。”
鸟巢的来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Bird's Nest/Olympic Stadium)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鸟巢)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甲3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亚运村北)
建筑面积(万㎡):25.8、
座席数: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性座席20000个
赛时功能:田径、足球、标枪、链球、铁饼
赛后功能: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预计2008年3月完工。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北京29届奥运会体育场鸟巢实景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文章分享结束,北京鸟巢简介和北京鸟巢图片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