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白茯苓的副作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肉桂的副作用太大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白茯苓的食用副作用
白茯苓是中药材的一种,具有保健的功效以及中医入药治疗疾病的作用。白茯苓可以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而且增强体质,外用的话还可以美容养颜,当然白茯苓的食用也是有副作用的哦,下面就来看看关于白茯苓的一些副作用吧。
我们都知道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一旦过量服用,那么就会导致小便次数过多,从而伤了身体的根本,令人元气大伤。同时肾虚患者食用之后,会加重疾病症状,甚至出现滑精等情况,所以应注意服用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的服用。白茯苓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如果不慎食用过多的话会导致肾虚的情况,而且还会大伤元气的哦,对于身体健康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食用的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食疗药膳中必备的,常用做粥、茶、糕点。“核桃茯苓粥”就是一款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的药粥。
核桃仁50克及茯苓25克研末,与粳米100克一同煮粥,可用食盐与香油调味,早晚各服一次。
同时常常容易口干以及气虚体弱的患者应该避免服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服用茯苓应避免米醋,浓茶等物质,以及注意服用剂量,否则不仅仅影响药效,同时还会发生中毒过敏症状,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发作等情况。白茯苓在食用的时候一定不要和米醋啊或者是浓茶一起吃,以免影响药效,出现过敏现象。
白茯苓的食用副作用以及小常识,你都知道了吧,白茯苓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摄入,同时也要注意不适合长期食用,避免和白醋浓茶一起吃,以免影响药效的哦,所以这些小常识大家一定要牢记,以免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茯苓有什么副作用吗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茯苓这几年在养生方面也很火,很多人都用茯苓来祛湿或养生保健,都认为服用茯苓对身体有益无害,中药是无副作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中药是以偏性治病的,不是以含有什么营养成份,什么元素来治病的。中药的偏性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伤人。比如说茯苓,它的偏性是淡而渗利,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这种利水渗湿的作用,对水湿潴留引起的水肿胀满,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导致的泄泻,以及水饮凌心引起的惊悸失眠等证是有疗效的,也是一味良药。但是,若是对有阴虚火旺,内热消渴,证见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的人来说,服用茯苓,则有害无益,因茯苓味淡渗利,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若本已阴虚津少,阴液不足,还去利水利湿,这与火上浇油无异,只会加重病情。
茯苓的副作用并非是含有什么毒性,而是茯苓的偏性。不但茯苓是这样,任何一味中药都如此。比如说温补肾阳类中药,对肾阳虚证是良药,无副作用,而肾阴虚证服用,则有面红耳赤,流鼻血等不良副作用。所以,任何一味中药都有偏性,若对证则益,若不对证,用药不当,都有副作用,茯苓也如是。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茯苓有白茯苓和赤茯苓之分,白茯苓渗寒湿,微补,走气分;赤茯苓渗湿热,不补,入血分。我们平时食用的茯苓一般指白茯苓。茯苓药食同源,性味甘淡平,不偏寒热,渗湿利水且能补益脾胃,还能宁心安神。茯苓应用广泛,配党参、白术、甘草称四君子有健脾益气之功;配菖蒲、远志,治惊悸、健忘;配猪苓、泽泻治小便不利;配半夏、陈皮治痰饮;配木香治泄痢;配木通、车前子治湿热淋浊。茯苓可熬粥或作代茶饮,也可做面食,做法不同风味和效果也不同。
吃茯苓好处很多,但是过犹不及,吃的太多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尤其一些年轻女孩了解到茯苓可以祛湿减肥还能美容后大量服用,也是不可取的。
茯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小便过多或小便频数者应慎用。
您好,赤茯苓的功效主要是泻热,利水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浮肿,小肠膀胱湿热,小便短赤。对于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主要的副作用就是怕会伤了体内的津液。有一定的毒性。
茯苓长期食用,能伤体内津液呀,谢谢提醒
茯苓性味平和,适量食用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其特点就是甘淡,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且不会伤及正气。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而且茯苓还有健胃、宁心、安神、缓解失眠等功效。茯苓特别适用于脾虚的患者使用,对于脾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稀薄等症状效果非常好。对于虚寒滑精的患者禁止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下元不固者慎服淡渗之品,茯苓性平味淡,有渗泄阳气之害。
也就是说,第一,肾气亏虚的人不能单独服用茯苓。肾气亏虚不固者,主要表现有女子带下清稀,男子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小腹及阴部寒凉。这类人群,单独服用茯苓,会造成以上症状加重。
第二,肾阴虚者不可单独服用茯苓。这类人表现,舌红少苔,口渴口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茯苓毕竟属于渗泄一类,泄水湿同时会消耗人体津液。
与茯苓类似者,还有薏仁米,或者薏米红豆茶之类,肾气不固者,都要少喝。
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任何药物都有它的适应症,如果没有必要用,就不会起到治疗的效果,还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只是多少而已
白茯苓的作用 有什么副作用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水肿、小便不利。
2、脾虚诸证。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平,入心、脾、肾经。甘补淡渗,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不伤正气,善治各种水肿,为利水渗湿要药。且善健脾,宁心安神,治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总的来说,本品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渗利,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
白茯苓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白茯苓散--《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白茯苓、龙骨、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30克熟干地黄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白茯苓散--《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白茯苓2两,人参3两半(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远志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白茯苓散--《圣惠》卷十一
【处方】槟榔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里虚,心下悸,腹中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白茯苓散--《圣惠》卷五
【处方】白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白术3分,五味子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胸中满闷,气促,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白茯苓散--《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小腹里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白茯苓散--《圣惠》卷四
【处方】白茯苓1两,远志3分(去心),甘草2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防风3分(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铁粉2两,黄耆3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安定神志。主治心脏风虚,惊悸好忘,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白茯苓散--《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白茯苓1两,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襴)1两,黄芩1两,萆薢(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酸枣仁(微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柴胡(去苗)1两,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烦热,不得睡卧,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秫米100粒,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白茯苓散--《圣惠》卷四
【处方】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桂心3分,远志半两(去心),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3分(煨,用皮),白术半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气虚寒,心膈胀满,悲思忧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白茯苓散--《圣惠》卷三
【别名】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1两,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黄芩1两(锉),白术1两,沉香1两,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襴),生干地黄3分,五味子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筋脉不遂,心膈壅滞,左肋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三
白茯苓散--《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白茯苓1两,乌梅肉1分(微炒),干木瓜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令温,时时与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白茯苓散--《圣惠》卷八十
【别名】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1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白芍药半两,芎藭半两,桂心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盖缘生产日浅,久坐多语,运动用力,遂致头目四肢疼痛,寒热如疟状。
【用法用量】白茯苓汤(《女科指掌》卷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
白茯苓散--《圣惠》卷十四
【处方】白茯苓1两,远志3分(去心),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石膏1两,黄芩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或时妄语,四肢烦热,肢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下饴糖1分,搅令匀,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白茯苓散--《圣惠》卷七十八
【别名】熟干地黄汤
【处方】白茯苓1两半,熟干地黄1两,半远志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1两半(去芦头),菖蒲1分,桑寄生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心神惊悸不定,言语失常,心中愦愦。
【用法用量】熟干地黄汤(《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白茯苓散--《圣惠》卷十八
【处方】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半两(去苗),草豆蔻1分(去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令微黄),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后,脾胃气虚,冷痰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白茯苓散--《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白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人参3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熟干地黄1两,当归3分,白芍药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心烦体痛,吃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白茯苓散--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处方】白茯苓1两,大枣10枚(去核),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渴。
【用法用量】分为5服,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白茯苓散--《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白茯苓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两,藿香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高良姜(锉)半两,芎藭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泻,心神烦闷,腹内(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时燥渴。
【用法用
白茯苓功效出色 这些副作用要小心
说到白茯苓,这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了,作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现在很多人都是会选择用白茯苓来进行保健的,好处的确是很不少的,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进行保健,那么既然白茯苓很不错,功效都有哪些呢,白茯苓的副作用要多少呢,一起看看白茯苓的情况吧。
在医书里曾经记载,有人会对白茯苓产生过敏,食用之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那么在食用白茯苓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过敏的测试,白茯苓的副作用在于肾和肝比较亏损的人不能吃,吃了之后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在使用铁器的时候,不能服用白茯苓,同时你喝了茶之后也不能食用白茯苓,这就是关于白茯苓的副作用,在食用的过程中药稍加注意,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情况了哦,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有一个好的身体了。
白茯苓是一种安神的药材,它具有安定心神的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的睡眠,改善睡眠的质量,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把白茯苓和人参,酸枣仁一起炖成汤用于对付失眠和心悸的病症。在《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白茯苓能够延年益智,它不仅可以安神,还可以延长人们的生命,白茯苓也具有很好的利尿功能,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的人来说,它有降血糖和减肥的作用,所以经常食用的话,是在身体很好的药材,是我们大家很需要去注意的情况了哦。
医书中关于与白茯苓的记载都是好的功效,它还被看作是美容的圣品,有去斑和祛除黑色素的功效,在《红楼梦》中曾有白茯苓美容功效的介绍,所以我们可以买一些白茯苓粉和蜂蜜混合制作成天然的面膜,白茯苓还有消炎去肿的功效,它可以治疗痔疮和痛风,将白茯苓粉用醋调和,然后敷在有痔疮的地方,能够迅速地减轻痔疮带来的痛感。因此我们就可以发现了,白茯苓虽然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了,但是实际上白茯苓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了,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选择白茯苓来进行美容养颜的了,对于我们的皮肤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大家需要重视才行哦。
上面介绍的情况就是白茯苓的问题了,可以发现白茯苓作为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它的好处是非常强大的了,特别是对于我们的皮肤健康来说,是有极强好处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应该经常的服用白茯苓的,但是也要小心副作用哦。
好了,关于白茯苓的副作用和肉桂的副作用太大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