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永州八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永州八记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永州八记指的是什么
位于永州市郊。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间,写有一批山水游记,后人称为《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景区可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元和四年(809)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谭记》《钴鉧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谭记》。西山,指潇水西岸之山,南起朝阳岩,北至黄毛岭,长亘数里,现名粮子岭。柳文所说的“穷山之高而止”,此山头现位于永州市水房内。钴鉧谭,位于柳子庙右侧愚溪之旁,前人在溪岸石上刻有“钴鉧谭”,其泉犹存,尚可饮用。西丘,位于愚溪旁,在今柳子街至人民医院公路下侧,已成为居民区。小石谭,因愚溪下游建水电站,旧址已淹没,但愚溪水涸时,仍可见“全石以为底”的石板河床。
第二组为元和七年(812)写的《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在永州市区南2.5公里,南津渡的对面沙沟村。柳文说所的“澄谭浅渚”,现为长约100米宽20米的关刀洲,但村内已无袁姓。石渠,由袁家渴沿潇水上行半华里,见小溪大石,即其旧址。石涧,沿潇水下行0.5公里,见一小溪穿石拱桥入潇水,即是。小石城山,位于愚溪之北,为黄茅岭西头尽处的一座山峦,明代在山腰建“芝山庵”,故又称为芝山。
永州八记是哪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扩展资料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多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鲜苔环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都有哪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永州市零陵区。
《钴鉧潭记》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钴鉧潭西小丘记》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医院后面的公路下侧,愚溪旁。
《小石潭记》(又《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愚溪旁。
《袁家渴记》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7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è与褐同音)即此地。
《石渠记》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石涧记》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有哪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扩展资料:
永州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区原名湖南省零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地区北部,东接祁阳县,南靠双牌县,西抵广西区全州县,北挨衡阳祁东县。
永州(今永州市零陵区),在唐时还是一个未经多少开发的地区,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穷蹙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在这种环境下,就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郁郁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都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段太尉逸事状》等等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幸与不幸,曷可言哉!
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八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宗元
永州八记是那八记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
扩展资料:
《永州八记》中的永州八景
1、萍洲春涨:萍岛,在潇湘二水汇流处,那是永州的潇湘夜雨、旖旎风光;
2、香零烟雨:香零山,位于永州茆江桥,那是永州的烟锁山脚、雾雨朦胧;
3、朝阳旭日:朝阳岩,位于永州零陵潇水西岸,那是永州的水石幽奇、绝岩深洞;
4、愚溪眺雪:愚溪,位于永州零陵梳子铺戴花山,那是永州的水天一色、相映生辉;
5、恩院风荷:恩院风荷,位于永州市三中内那是永州的夏秋月夜、风摇荷影;
6、绿天蕉影:绿天蕉影,位于永州古城东山上那是永州的芭蕉成林、绿荫如云;
7、山寺晚钟:山寺晚钟,位于永州古城东山上,那是永州的大雄宝殿、晨钟暮鼓;
8、回龙夕照:回龙夕照,位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那是永州的迥龙宝塔、巍峨雄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八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永州八记和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