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神舟八号的资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神舟九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神舟八号资料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悄郑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中文名: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时间: 2011年11月17日亮铅19点32分30秒
主要任敬运好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集智攻关突发事件长二F第九次出征零窗口要求回收任务
概要特点过程展开编辑本段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神舟八号是什么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约2011年10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征集“平民梦想”,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2011年10月26日神舟8号飞船已运至发射塔架。
目录
神舟八号飞船简介
发射介绍四大看点
运载火箭
天宫对接
运至发射区
首次发射演练
空间站建设
引发活动
发射意义神舟八号飞船简介
发射介绍四大看点
运载火箭
天宫对接
运至发射区
首次发射演练
空间站建设
引发活动
发射意义
展开编辑本段神舟八号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飞船
飞行器名称:神舟八号飞船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时间:2011年11月初,待机进行发射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交会对接时间:发射后数天内返回时间: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后于11月中旬返回地面返回方式:软着陆发射目的:属于航天飞行器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性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改隐山站做准备。发射项目:发射成功后,数天内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对接任务,并返回地球。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竟初步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自行的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准备工作: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获得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4日,运载神舟八号的火箭抵达酒泉航天城。 2011年10月26日,飞船被转运至发射塔架,将于11月择机发射。
编辑本段发射介绍
四大看点
看点一交会对接难点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从而影响在轨飞行器的姿态。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
天宫一号(7张)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对接步骤:地面引导→自动寻的→逼近→对接与神九对接: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而后续发射的神九将与神八留在空中的轨道舱实现中国航天器的首次无人对接。[1][2]看点二飞船定型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在神舟八号基本定型,成为标准型空间渡船,其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看点三升空时间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507毫秒,天宫一号发射,采用“长征二号”F/T1火箭来发射。刘良栋透将露,预计中国在2011年11月发射神舟八号,而原计划的发射时间要早于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并且该航天器是不载人的。如果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将又是一个大的突破。对于未来中携脊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刘良栋表示,目前国家正在规划之中。下一步是搞战略部署,计划在核中未来10到12年内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对于空间站的规模,中国仍在规划、研究中。刘良栋称,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卫星,在导航、通信等方面实现高性能、高产值。现在有一些卫星的产值很大,例如通信卫星,在民用、军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其次是导航卫星的发展前景也很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把高分辨率的卫星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看点四飞船类型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
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表示,我国正在研制新型大运载火箭,该项目立项后,可在6年半内研制成功有效载荷25吨的新一代火箭,赶上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低轨道运载火箭的最大载荷只有9吨,这无法满足即将开展的空间站任务,以及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透露说,新一代火箭将由四个助推器和一个动力级构成动力系统,可靠性将比目前火箭有进一步提高,这个火箭可能被命名为“长征5号”。
天宫对接
神舟八号将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发射现场
中国已在西北戈壁成功将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来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目睹了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完成了这次发射任务。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将等待一个月后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地面人员控制下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总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的天宫一号是一个两节结构的圆筒形太空舱,内有一个约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舱内安装了太空长期生活所需要的食宿、锻炼、娱乐等设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透露,天宫一号携带了高光谱相机,在轨期间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研究,包括探测中国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农药残留和病虫害。此外,科学家还将利用天宫一号提供的微重力环境进行光子晶体试验。光子晶体是可能替代半导体器件并引发信息技术革命的一种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响下,光子晶体很难进行大尺度试验。“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是它不断增长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必然结果。”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战略专家彼得·辛格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说。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微重力环境研究和开发平台。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建立空间站,目的是和平开发太空资源,让太空资源为人类服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中国空间站要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贡献。”周建平说。中国多次表示,希望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开发太空。迄今,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已将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20多颗卫星送入太空。中国的一名年轻志愿者正在参与一项多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人类首次登陆火星模拟实验。
运至发射区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2011年10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根据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将于11月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
首次发射演练
10月27日,已进入发射塔架的神州八号进行了首次发射演练。同时进行的还有推进器加注演练和陆场搜救演练。首次发射演练是每次发射前的必要演练,除了测试飞船、火箭的性能有无异常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练来衔接各系统的配合默契程度。神州八号虽然是无人搭乘的飞船,但回收系统仍然按照高标准设计,因此,有关方面还进行了陆场搜救演练,即演练发现目标飞船、救援、回收等工序。据悉,27日进行的首次演练顺利完成,标志着神州八号船箭组合体已具备了发射条件。[1]
编辑本段空间站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需要解决三大技术难题航天员出舱工作,航天器对接和水和空气的再生循环等附加技术。目前,以上海为主的科研人员已完成大量对接技术的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神舟八号”做好技术储备。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将是符合中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适度规模空间站。建成后,其核心舱可以不断加舱。届时,每年将往空间站发射若干个航天器。“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据刘竹生介绍,我国将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刘竹生表示,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他说,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
编辑本段引发活动
2011年8月18日起至9月10日,中国公民和全球华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强国梦想、飞天梦想、绿色梦想等制作成文字、图片或影音作品,通过腾讯网活动官方网站、中国航天网和微博等提交梦想。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被储存到特制的‘梦想芯片’中,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杨利伟也表示,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到浩瀚太空,但通过参与活动,每个人的梦想都有了上太空的机会,希望通过梦想征集活动能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探索太空的行列之中。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8月18日举行的“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写下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梦想:希望太空中能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足迹,传递更多中国人的声音,为人类造福。重大的航天发射无疑是普及航天知识的机会。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表示,希望此次梦想征集活动能进一步向公众普及航天科学知识,在为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营造更好氛围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贡献一份力量。[4]
神舟八号的航天员是谁
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没有航天员。
补充资料: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租纯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约2011年发射。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神舟飞船将在神舟八号时基本定型。
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成功。神舟八号什么时候上天刘良栋透露,预计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神舟八号,而原计划的发射时间要早于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并且该航天器是不载人的。如果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将又是一个大的突破
对于未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刘良栋表示,目前国家正在规划之中。下一步是搞战略部署,计划在未来10到12年内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
对于空间激型慧站的规模,中国仍在规划、研究中。刘良栋称,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卫星,在导航、通信等方面实现高性能、高产值。现在有一明答些卫星的产值很大,例如通信卫星,在民用、军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其次是导航卫星的发展前景也很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把高分辨率的卫星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人民网
神舟八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下面是神舟八号的详细介绍:
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旁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
神舟八号的人物特点:
1、技术要求高:
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高凯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比原来提高了3倍;飞船发射入轨后,要从距目标飞行器1万多千米之外,制导控制到两个飞行器相对位置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
2、新技术应用多:
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空间飞行器自主相对测量、制导导航和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高精度空间测量仪器,以及对接机构等关键设备攻关研制;首次采用了半刚性太阳能帆板。
3、验证难度大:
虽然完成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交会对接总体方案和新研设备性能指标无法在地面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戚启唤考核。
神舟八号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宇航员,是无人飞船。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任务计划
1、神舟八号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2、神舟八号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敬埋帆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3、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4、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任务目的
1、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2、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亮雹站研制积累经验。
3、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技术突破
神舟八号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液塌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占15%,主要突破是两个方面:
1、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2、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关于关于神舟八号的资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