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明皇是谁的一些知识点,和唐明皇是谁的后代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唐明皇是谁,他统治前期被后人称誉有为什么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685年——762年),汉族,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源悉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拆扮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唐玄宗眼光精准,能够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贤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
开元初年,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上正轨,玄宗看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在渭川见面时,玄宗提出他当宰相,姚崇向唐玄宗提出了“十事要说”,玄宗一一应允,他这才同意。“十事要说”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姚崇上任后,帮助玄宗贬逐功臣、杜绝斜封官、整治外戚等。姚崇还主持了开元初年的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消灭蝗虫,不仅会导致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百姓的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稳定也至关重要。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国家渐入正轨后,玄宗要以法治国。这时,打击政敌、招权纳贿、搞小集团的姚崇便下台了。玄宗又看中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为政期间,他直言上谏、不数私恩、严于律己,并把要继续实行姚崇时期好的制度。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予以照顾,弄个好官儿做做。结果被宋璟得知后,不但没有给他说情,反而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最后,宋璟因工作失误以及过于守旧被罢相。
宋璟罢相后,张嘉贞接替了他的位置。不久,文武双全的张说又取代了他。张说上任后,军事上,裁减了20万边防军,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政治上,改革宰相机构,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增加了中书省的权力:文治上,任雹御乎丽正书院领导(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在张说的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开元十三年,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张说后的几位宰相,都因为不和而被罢免。
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
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唐玄宗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到了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开,因此将这种制度也就废除了。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唐明皇是谁唐明皇到底是谁
唐纯碧明皇是唐玄宗李隆基,因其的庙号为玄宗,清朝时期,为避讳康熙帝的名字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樱档李旦第三子,于712年登基,756年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期间主要成就有: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
李隆基的艺术成就
李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
《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朝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做颂举书迹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唐明皇之后是谁继位
唐明皇之后是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继位。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禅渗如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
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贺启,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喊中复长安、洛阳两京。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
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唐明皇下来的皇帝是谁
唐肃宗(公元711-761年)李亨,唐玄宗第三子,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在位五年(756~761),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0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生平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肃宗继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宰相房琯请求带兵去收复长安,肃宗平时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请求。结果房琯在陈涛遭遇叛军,全军覆没。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乘机反攻。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13万赶来救援安庆绪。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此时,安史叛军再次发生内乱,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史思明占据洛阳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肃宗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肃宗同时又宠信皇后张良娣,纵容她干预政事。张皇后和李辅国起初连成一片,结为一党。后来,张皇后恨李辅国专权,欲谋立越王李系为嗣君,张皇后、李系与李辅国、程元振开始对立。
公元761年四月中旬,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助散薯旁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太子流着泪说:“父亲皇病情正冲橡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亲皇一定震惊手誉,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太监狱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动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唐明皇是谁﹖唐明宗是谁﹖
唐明纯者塌皇是唐代李隆做圆基(也就是唐玄宗)
唐明宗是五代时期后唐皇帝,沙陀人,邈吉烈。李克用养子
两人不是一个时代嫌举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明皇是谁和唐明皇是谁的后代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