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的一些知识点,和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
“青梅竹马”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李白的《长干行》,借鉴了六朝民歌的一些手法,用年龄序数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巧妙地把一些生活片断串联在一起,具有柔肠百折、委婉流丽、绵绵入微的韵味。《唐宋诗醇》赞曰:“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中流出。萦回曲折,一往情深。”明代文学家钟惺说:“古秀,真汉人乐府。”勾勒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出落成娇羞美丽的少女,当她开始痴恋丈夫时,却成了思妇。岁月增长,感到忧伤纷至沓来的岂止是长干里的这个姑娘?所幸忧伤让人黯然,也让人丰富,甚或让人勇敢。至少在《长干行》中,诗人使勇敢的迎夫成为她下一段人生的起点。在岁月的洗礼下,她勇敢、自重、坚贞、热烈,投射了古往今来的无数痴心的情人。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二、成语“青梅竹马”是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1、成语“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演变成如今的【青梅竹马】这个成语。而下一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则演变出另外一个成语【两小无猜】
2、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3、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4、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5、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6、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7、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8、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9、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10、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11、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12、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13、八月里,黄色的蝴蝶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14、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15、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16、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17、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
18、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19、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20、⑸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21、⑼蝴蝶来:一作“蝴蝶黄”。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22、⑽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23、⑾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24、此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
25、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
26、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他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27、开头的“妾发初复额”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28、这首诗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
29、《苕溪渔隐丛话》:山谷云:太白集中《长干行》二篇:“妾发初覆额”,真太白作也。“忆妾深闺里”,李益尚书作也。……词意亦清丽可喜,乱之太白诗中,亦不甚远。
30、《唐诗归》:钟云:古秀,真汉人乐府。谭云:人负轻捷妍媚之才者,每于换韵疾佻,结句疏宕,太白尤甚。
31、《唐诗快》:虽是儿女子喁喁,却原带英雄之气,自与他人闺怨不同。
32、《此木轩论诗汇编》:写他贞信处极其妖邪。句句小家气,方是此题神理。似《西洲曲》(末二句下)。
33、《唐诗别裁》:“蝴蝶”二句,即所见以感兴(“双飞”句下)。“长风沙”在舒州。金陵至舒州七百余里,言相迎之远也(末二句下)。
34、《诗法易简录》:此诗音节,深得汉人乐府之遗,当熟玩之。
35、《历代诗法》:青莲才气,一瞬千里;此篇层析,独有节制。
36、《唐宋诗醇》: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迁回折,一往情深。尝爰司空图所云“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为探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几近之。
37、《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明艳娇憨,盖有所指。
38、《唐诗三百首注疏》:二章词意,前后层次,一线贯通,不可折断,直作一首读可也。
39、《李太白诗醇》:严云:“两小无嫌猜”,极寻常情事,说得出。又云:“低头”云云。盖常情羞生,此却羞又云:“不可触”“天上哀”、或迈或远,难为情。
三、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 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里
1、“青梅竹马”出自于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
3、译文: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