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包粽子的六个步骤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包粽子的六个步骤以及包粽子流程图三年级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粽子又称粽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以下是关于包粽子的八个步骤。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11、包之前两个小时将红枣用凉水泡上备用。再将鲜粽叶用水煮大约10分钟后洗净泡在干净水中,待用。
2、先用勺把漂浮在米水面上的一层发酵物撇干净,注意不要弄到米里,然后将水澄出,再用干净充足的自来水将米淘4—5遍以上,除去发酵味,将米放入水中,随包随捞。
3、取2—3片粽叶,顺向l/3处重叠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宽很长的粽叶,2片也可以。
4、将粽叶旋转,在l/3处折成漏斗圆锥形,一定要用手握好。
5、在漏斗中舀入米,放入一半时,放入1个红枣,加枣不是为了吃枣,而是为了出味,也可在最底部放一颗枣,米就不会漏出来了,然后放糯米,中间再放一个,再用其余的米填满,用手或淋水将江米压实,也可以到锅里的.水沉一下。
6、接着将上端多余的两片粽叶(粽叶尖端)折回盖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后用粽叶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缝隙。
7、最后用绳子套紧。
事前准备
8、准备把糯米用水淘几遍后,放入盆中,用自来水浸泡24小时,目的使米充分发酵,水量适当多放一点,水一次放足,大约1斤能包8、9个粽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备料。
特别注意,在浸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搅动、不要换水、不要加水、不要加米、敞锅不加盖。
备好红枣、粽叶(芦苇叶)。粽叶当天包当天买,买早了易发霉,若提前买回需要浸过水后捞出装进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冻上备用,要买鲜粽叶(不要隔年的),鲜粽叶香郁味浓。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2详细步骤包粽子(四角粽)的做法
糯米浸泡2-3小时,粽叶清洗剪去梗,开水煮3-5分钟,大枣泡10-20分钟
如果是刚开始包建议用两张叶子,会比较好操作,沿粽叶边缘向里折一些,大约5分之1
再把叶子折起来,刚才一步的小边缘放到左手边,这样这个角就变得厚实了(这张照片不清楚,又在最后发了一张)
放好米和枣后(米要和叶子持平,这样包出来就会很饱满)画两个圈的部位朝一个圈的部位折过来
这个部位朝右手方向及身体的外侧折过去
折好后用右手抓住,左手沿这个部位开始捆绳,一圈一圈朝右手方向捆好,这样捆就不会散开
捆绳方向对了,就不会散,也不会漏米
煮的时候水一定要超过粽子大约3厘米,否则上面的会不熟,大火煮开调成中火,约1小时或1.5小时,根据你包的大小调整时间,我包的这么大的用1小时20分钟,然后关火焖2-3小时
这是煮好出锅的
这是第三步的那张照片,怕大家看不清又发了一张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3教你包粽子的做法
糯米提前一夜泡好,我包的小粽子,所以只用一个粽叶,包大的用俩叶子哈
放入馅料后,注意包的手法
再来一遍详细的
绳子不要特别的紧,不然煮熟的粽子会感觉像系了个腰带。
成品
粽子就包好了
这是煮熟后冷冻的粽子,放进保鲜盒,想什么时候吃就拿出来冷水下锅煮哦
是不是煮熟后也没有勒腰的粽子呢
小贴士
馅料自己定哦
记住粽叶的正面放到里面,也就是接触糯米的那面,这样不粘哦
包大粽子要一反一正的两个粽叶,这样即不粘糯米,包好的粽子也好看
还有不要包的太紧,煮熟后,粽子想勒着腰,不好看
煮两个小时以上更好吃哦
包粽子的步骤
包粽子的步骤是两三片粽叶折成漏斗形状,把米和枣放入折叠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系上即可。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
粽子的由来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包粽子的步骤6步
包粽子的步骤6步介绍如下:
工具/原料:圆糯米、粽叶、粽绳、粽叶。
方法/步骤:
1、折叠粽叶:将两张粽叶叠加在一起,折叠成漏斗状,注意底部不要有孔。
2、放入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中放入糯米,不要太多,三分之一就好。
3、加入辅料:在糯米上加入辅料(辅料决定了粽子的口味,按个人喜好添加就可以)。
4、覆盖糯米:在辅料上覆盖一层糯米,将漏斗状的粽叶填满即可。
5、合上粽叶:将后面的粽叶覆盖在糯米上,长出的部分按紧折叠好。
6、裹上绳子:将绳子在粽子上多绕几圈,绑紧打结就完成了。
煮粽子的方法
第一步:冷水下锅。
把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锅,整齐地码入锅中,水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1个小时左右即可。这里有几点需要强调:
一是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因为用冷水煮粽子比较好。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也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煮出的粽子会更香。此外,冷水煮粽子可使煮出来的粽子成熟一致,没有硬心。
二是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而且一定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糯。
三是粽子入锅后,最好上面用重物压实,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不会散烂。
四是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五是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六是煮粽子的时间,这个确实不太好说。因为煮粽子所需要的时间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如糯米浸泡的时间长短、各家火力的大小、粽子的个头大小、用高压锅或普通锅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煮粽子的时间长短。
以一两左右的粽子为例,如果糯米浸泡的时间足够,等锅里水开后再煮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用高压锅煮粽子,上汽后转小火,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此外,如果希望粽子熟得快些,还可以在水里加点食用碱或小苏打,但这种做法对健康不利,不建议采用。
家里有高压锅的朋友尽量还是用高压锅煮粽子,因为高压锅煮粽子速度快、味道好而且营养损失比较少,只是煮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第二步:浸泡粽子。
感觉粽子煮得差不多了,可以取一个粽子打开看一下,如果不熟就再继续接着煮。千万不要等出锅后再回锅,因为一次没煮透,冷后再煮就要花更长的时间了。也可以煮到一定程度后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就需要继续煮。
把粽子煮熟以后,不要急于出锅,把粽子留在锅里,浸泡1小时以上再出锅,这样味道更佳,口感会更好。
包粽子的八个步骤是
准备用料:糯米500g、红抄枣150g、白糖适量、橄榄油适量。
1、粽叶放入开水中烫软,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剪刀将前面带径的部分剪掉。
2、糯米用清水泡3-4小时后捞出洗净控干水分,加适量白糖、橄榄油拌均匀。
3、处理好的叶子卷成漏斗状,加糯米至漏斗的一半,放入去核的红枣。
4、再放一把糯米覆盖红枣。
5、将粽叶往一个方向叠去,完全包裹糯米。
6、反折成三角形状,用棉线捆绑结实。
7、依次包好所有粽子。
8、将粽子放入电压锅中,加水至粽面。
9、煮至3-4小时即可。
10、成品。
包粽子的六个步骤分别是
1、准备馅料
五花肉切成小块加姜,葱,酒,生抽,老抽,盐和糖。腌肉的时候酱油这些佐料可以多放一点。
2、准备粽叶
已经裂开来了,一张裂开的粽叶和一张好的一起用就可以了。
把有裂缝的粽叶放在上面。叶子都有正反面,都是叶子的正面朝上。两片叶子2/3的部分重叠在一起。如果叶子比较软,比较大也可以尝试用一张叶子包。
3、放入馅料
先放一勺米,压压实。
再放肉,我的肉块是属于比较大的。
肉块周围的缝隙都要填满糯米,压实,然后上面再盖上糯米。不能装太满,大概八分满。压实的粽子烧出来每个角都是尖尖的,不会塌下去。
大拇指和中指如图往中间轻轻地压粽子,然后把靠近自己的粽叶往上翻,盖住糯米。
4、盖叶子
盖住糯米过后,手指调整一下,把盖上去的叶子也捏住。
粽子往右转,有多余出来的一些叶子的末端。
往下折一下,用大拇指压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基本成型了。
5、绑粽子
也是先大拇指压好线的一段。
绕两圈,绕紧一点,如果里面米没压实,绑线一绕紧就容易散,压实的话绕紧一点都没有问题。
横着绕两圈,打结就完成了。这个粽子一边包一边拍照,包的不怎么好。
6、上锅
水基本没过粽子,大火烧开。肉粽再中小火烧一个小时。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