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包粽子的六个步骤分别是
五花肉切成小块加姜,葱,酒,生抽,老抽,盐和糖。腌肉的时候酱油这些佐料可以多放一点。
已经裂开来了,一张裂开的粽叶和一张好的一起用就可以了。
把有裂缝的粽叶放在上面。叶子都有正反面,都是叶子的正面朝上。两片叶子2/3的部分重叠在一起。如果叶子比较软,比较大也可以尝试用一张叶子包。
再放肉,我的肉块是属于比较大的。
肉块周围的缝隙都要填满糯米,压实,然后上面再盖上糯米。不能装太满,大概八分满。压实的粽子烧出来每个角都是尖尖的,不会塌下去。
大拇指和中指如图往中间轻轻地压粽子,然后把靠近自己的粽叶往上翻,盖住糯米。
盖住糯米过后,手指调整一下,把盖上去的叶子也捏住。
粽子往右转,有多余出来的一些叶子的末端。
往下折一下,用大拇指压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基本成型了。
绕两圈,绕紧一点,如果里面米没压实,绑线一绕紧就容易散,压实的话绕紧一点都没有问题。
横着绕两圈,打结就完成了。这个粽子一边包一边拍照,包的不怎么好。
水基本没过粽子,大火烧开。肉粽再中小火烧一个小时。
二、包粽子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1、糯米、豆类、花生、洗净,提前一晚泡好。
2、粽叶提前用温水泡发一个晚上,这样在包粽子的时候,粽叶就会变得特别软。
4、准备一张粽子叶,用手从粽叶尾的三分之一处将其弯折,把粽子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漏斗形状要将其折得稳固一些。
5、糯米加盐和生抽调味,在漏斗内舀上一勺糯米平铺,不要装得太满,刚刚放平即可,一定要将糯米按压紧实,粽子才会饱。再用手指把粽子前端两边挤压一下,使口子收成三角形,目的方便盖粽叶。
6、把多出来的粽叶,直接对折盖住糯米。
7、并用手压紧,再用手将粽叶的边缘,整理出菱角形状。
9、折好,抓紧粽子,用绳子缠起来。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三、包粽子的步骤
1、包粽子需要准备的食材:糯米、大枣、花生、燕麦、草绳、竹叶
2、第一步:买的粽叶和草绳是晒干的,所以需要先处理一下,如果用冷水浸泡最少也得两天时间才能变软,这时只需把粽叶和草绳放入锅中煮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快速变软了,并且高温煮过的粽叶更加干净。煮好的叶子过一下凉水,然后用清水多冲洗几遍,可以去除叶子的涩味。洗干净后每两张叶子叠到一起整齐摆放好,表面找个大的案板压上去,压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粽叶柔软平整,好包的同时粽子形状也好看。
3、第二步:糯米和燕麦淘洗干净,加适量水浸泡一个小时,这样糯米更容易煮熟,就不会出现夹生问题了,一定要提前浸泡哦,不然很容易夹生的。
4、第三步:食材全部准备完毕,最关键的来了,开始包粽子,仔细看哟。取两张粽叶卷成图片漏斗状,不要以为三角形粽子很简单,看起来人人都会做,实际操作就知道绝对要掌握技巧,不然漏米是常态。
5、第四步:加完米以后,放两个枣或者几粒花生米,一般一个粽子基本上就是一两米。重点来了,装好的米一定要留出一扁指的空隙,这样做是为了留出米预热后膨胀的空间,如果不留出一定空隙,会撑破粽叶,粽子就不完整了,直接导致失败。也不要过多担心放太少糯米,那样粽子不饱满也不好吃,就按照我说的比例添加就好,保证饱满又不会外漏。
6、第五步: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一定要包紧了,最后用草绳缠紧,一个粽子就出炉了,多包几次就会发现包粽子和包饺子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