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福建泉州历史上有发生过地震吗
1、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因万历《泉州府志》载“初九夜大震,……城内外庐舍圮,山石海水皆动,覆舟甚多,清源山等地裂多处”,故以往多有学者断定其为海啸。
2、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综合比较与分析,认为此条资料系孤证,进而利用台湾海峡地震海啸波记录,估算出此次海啸源在泉州湾仅仅引起了微小的海啸增减水效应,根本没有形成破坏性海啸的条件。
3、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邻区遭受严重破坏。
4、据史料记载,主震前一天即发生前震,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洛阳桥被破坏;多处出现地裂缝;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
5、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莆水亦因地裂而干涸。漳浦南门外的田陷一穴,宽五丈余,深约二丈,水涌出,中有黑砂泥。南安民居坠坏甚多。同安庐舍多有倾颓者。
6、安溪山川崩裂。福宁大震时田城墙崩塌数处,城中高大建筑多倾塌,乡间房屋倾倒无数。田地皆裂,并冒黑砂还带硫磺臭味,池听到如雷的响声等等。由于地震发生在傍晚,所以闽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畜伤亡。
7、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市)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此次地震破坏较重,分布范围广,最远距震中达220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达1000公里,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的124个县均有记载。
8、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怎样看我国文献记载的地震海啸?
二、福建省泉州市是地震带吗
福建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但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大地震不多,仅1445年12月12日在漳州附近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和1604年泉州近海的8级地震,6级以下地震的频度也很低。
在历史长河中,地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并不严重。因此福建沿海很早就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泉州,早在唐朝时期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城市,宋元时代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六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六个地区是:
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泉州地震
三、历史上泉州发生过地震吗急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晋江、惠安地震。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三月,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地震。
明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廿九日,晋江、惠安、永春地震,永春四五都山崩,压死9人。
二月廿一日未时、四月初三日酉时,晋江、惠安复震。
明万历二年(1574年)八月初四日,晋江、惠安地震,紫帽山北麓东侧崩裂。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秋地大震,暴风淫雨,搂拣飘摇,倾圮日甚。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九月李光缙撰(《重修清净寺碑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2月28日),晋江、惠安、安溪、永春等地8级大震。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秋,泉州地大震。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九日夜九点,泉州地震,床榻震动,椽柱屋梁折而作声,城东角屋宇倾颓,墙垣倒坏。
1995年晋江海外发生5.3级地震,近几年来,水口水库蓄水引发多次最高为4.2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