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人为什么要吃盐才有力气
1、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通俗一点的话去回答:人体的内环境(血液,体液,细胞内液)是一个稳定的系统,要维持生命代谢每天都要摄入一些必需物质,钠只是其中的一种。一个正常成人每日大概需要相当于4-6g的氯化钠(食盐)含的钠来补充尿液、汗液、粪便所丢失的钠。如果不摄入钠(注意除食盐外其他食物也含钠,如味精,但一般来说最主要来源是盐)就会造成体内一系列变化。在人体,钠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和血容量的。在不吃盐但正常摄入其他食物的情况下,神经首先做出的调节是饮水减少,吸收水减少,尿量减少,尿排钠减少,减少活动,如果这些减少不足以维持体液钠浓度,身体才会出现低钠,才会出现前面各位讲的细胞分子层面的变化,但这通常需要连续几日不吃盐。所以说不吃盐早期没力气主要是因为神经调节的感觉没力气,长期才是细胞层面的原因,是客观的无法有力气。
2、力气需要能量,而能量来源需要钠钾泵作为工具,盐中含有大量钠!所以吃盐才有力气!大量流汗后,人感到一种虚脱感,就是因为缺钠,导致乏力!所以大量流汗可以喝盐水。
二、人类为什么要吃盐
比如吃盐,盐可谓是人生的第一大毒品。
大家想你见过哪个动物能吃盐?它总不会跑到海边晒盐去,在陆地上盐池、盐湖是非常少的。动物如果在那个地方舔舐一点盐,那是很偶然的事情,也是很个别的动物才会有。那么动物为什么不吃盐就可以生存?是因为所有生物体内,包括单细胞体内全都含有一个原始盐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理盐水的那个含盐量0.9%。它是因为原始海洋,海洋实际上是不含任何物的纯净水,覆盖在地球表面,然后溶解岩石中的盐分。那么原始海洋因为没有河流冲刷,地球是一个水球,原始溶解出来的岩石中的盐分量是极低的,大致只有0.9%。所以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内液的盐分就是0.9%。那么随着陆地出现河流出现不断冲刷地表,所以今天海水的含盐量已经远远高于0.9%,最高已经达到3%左右。所以今天所有的水生鱼类,你看它体内仍然是0.9%的生理盐水的体液状态,所以它的肾脏就要有一种极强的能力排盐。所有异养型生物就是吃其他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它都一定在进食的过程中就保证了0.9%的含盐量的摄入,因此它永远不会缺盐。
可是人类文明化以后,由于人类的捕猎活动,尤其是农业劳动极为艰辛,出汗量极大,食盐过程大大增加,超出我们正常非文明状态,安适生存的那个盐消耗量,从而人类开始得吃盐。一旦开始吃盐调味,于是这个进程就逐步发展,导致我们进盐量越来越高。而盐量的增加跟血压关系极高。
在血液中有两种渗透压,一个叫胶渗压,一个叫晶渗压。所谓胶渗压就是白蛋白之类的胶体,提高血液的渗透压。所谓晶渗压就是盐类的晶体,提高它的渗透压。于是在毛细血管中盐量的增加,就会导致血管外部的水分进入血管,血容量增加从而造成血压增高,心脏的负荷增高。所以吃盐量高是对人体是有非常高的损害的,而这完全是一个文明病。吃盐量高引起了一系列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等等都跟它有关。而且吃盐量过高,肾脏排盐负担加重也是肾病的基础原因之一。
三、人为什么需要吃盐呢
1、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盐是人们的必需品。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诗句,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古时候,荷兰、瑞典等国对于触犯刑律的人,就规定在一个时期内不准吃盐,以作为惩罚。
2、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有人调查过日本东京北部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他们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因此,专家们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吃盐量,最好不要超过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