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一文不名是什么意思
1、一文不名是什么意思:一个钱也没有
2、一文不名,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这则成语形容人非常穷困,一文钱都没有。其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3、成语出处:“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后人据此典故提炼出成语“一文不名”。
4、成语故事:西汉有一个叫邓通的人,担任过掌管船舶行驶的职务。这个职务的标志是头上戴着一顶黄帽。邓通虽没啥本事,但很会阿谀奉承。
5、汉文帝刘恒有一次做梦想上天,但上不去,见有一个戴黄帽的人从后面推着他登上天堂。于是文帝便依梦里的情形派官员去寻找此人。
6、发现梦中的戴黄帽的人就是邓通,文帝就把他召进宫中,又因为“邓”正好谐音“登”,所以文帝提拔他为上大夫,赏钱十几万。从此他就平步青云,得到文帝的宠幸。
7、汉文帝大概想知道为什么梦见的是他,于是请人给邓通相面。相面的人说邓通日后会贫饿而死,文帝不信,说:“邓通贫富全在我一句话,怎么能说他会贫困呢?”于是赐给邓通一座产铜的矿山,让他自己负责铸钱。
二、一文不名的成语典故
1、【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3、【示例】: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
4、★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1章
5、【近义词】:一无所有、一贫如洗、囊空如洗
6、【反义词】:万贯家财、富埒王侯、腰缠万贯
7、【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贫寒
8、【日文】:一文无(いちもんな)し
三、"一文不名"的成语典故
1、一文不名,成语,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出自
2、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名:指钱币发出声响,一文不名就是口袋里没有一文银元可发出响声,意即清贫,身无分文。按象形字典解释,“名”的本义是“叫唤”,扩大引申为“响,发出声响”。古代的银币,碰或吹,就会发出清越的响声。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3、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