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项羽的简介 100字
1、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
2、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后亲自领兵大败秦军主力,后又和刘邦形成楚汉之争的局面,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二、项羽一生简介
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2、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3、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与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4、项羽在正面战场屡屡大破刘邦,但是,彭越不断在项羽的后方破坏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又挥师南下,而项羽却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5、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6、战场上,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骁勇善战,豪气盖世,叱咤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楚汉之争中,项羽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说他有百战百胜之才。
7、然而,项羽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他行为残暴,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入关后,他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他心存妇人之仁,鸿门宴上不顾范增的数次提醒,执意放走刘邦,为楚汉之争埋下了隐患。
8、秦朝灭亡后,他自称霸王,忙于分封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
9、项羽缺乏远见,自恃功高,并以此威慑诸侯,导致他缺少同盟。同时,他又嫉贤妒能,不喜用人,以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屡失战机;他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因此虽然屡战屡胜,反而由盛而衰。
10、汉高祖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人少食尽。项羽自刎前,仍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老天要亡我,不是战争的过错。)”。
三、项羽的个人简介
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2、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3、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与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4、项羽在正面战场屡屡大破刘邦,但是,彭越不断在项羽的后方破坏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又挥师南下,而项羽却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5、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6、战场上,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骁勇善战,豪气盖世,叱咤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楚汉之争中,项羽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说他有百战百胜之才。
7、然而,项羽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他行为残暴,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入关后,他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他心存妇人之仁,鸿门宴上不顾范增的数次提醒,执意放走刘邦,为楚汉之争埋下了隐患。
8、秦朝灭亡后,他自称霸王,忙于分封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
9、项羽缺乏远见,自恃功高,并以此威慑诸侯,导致他缺少同盟。同时,他又嫉贤妒能,不喜用人,以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屡失战机;他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因此虽然屡战屡胜,反而由盛而衰。
10、汉高祖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人少食尽。项羽自刎前,仍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老天要亡我,不是战争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