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行如风,卧如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是出自葛晨虹《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站着要象那样挺拔,坐着要象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象风那样快而有力,睡卧时将躯体侧弯成“弓”形睡的更安稳,更有利于健康。这对儿童青少年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
2、坐、立、行,睡涉及到脊柱、胸廓和四肢。脊柱原来是直的,由于人类学会坐、立、行,因适应头部、胸廓等重心压力而形成三个生理性的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这些生理性弯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巩固。颈曲和胸曲约在7岁基本固定,而腰曲则在青春期才基本定型。在14岁前,脊柱之间充满软骨,月5岁开始钙化,大约20岁左右脊柱才最后定型,因此在整个儿童青少年时期要注意预防脊柱弯曲畸形。如果在在儿童时期,所有的骨、软骨连接处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形,甚至影响内脏和整个人的身体健康。
3、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可塑性很大,容易弯曲变形。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应从小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利长好身体。
4、“坐如钟”,正确的坐姿是:抬头,两眼正视前方,躯干挺直,两肩呈水平状,躯干与大腿垂直,两小腿与地面垂直或向前伸,两足平放地面,使膝关节后面的肌肉、血管、神经不受压迫,坐时感到舒适而又不易产生疲劳的感觉。
5、“站如松”,正确的立姿是:应使头背、臀和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两肩在同一水平上自然下垂,抬头、挺胸、两眼向前平视,腹部微内收,两脚稍稍分开约两拳距离,脚尖微向外斜,把全身重量落在两脚的脚跟和外缘上。
6、“行如风”,正确的行姿是:为了维护身体的左右平衡,上身要保持端正姿势,当右脚向前迈步时,左手同时向前摆动,身体重心向前移;当左脚向前迈步时,右手同时向前摆动,身体重心又向前移。如此反复,两脚脚尖,应该指向前方,不要向里勾或向外撇。
7、“卧如弓”,正确的睡资是:睡卧时将躯体侧弯成“弓”形睡的更安稳,更有利于健康。
二、“卧如弓”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卧如弓”就是一种睡姿,指卧时像弓一样弯曲,既侧卧位时应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避免或减轻腰痛。
卧姿有很多种,以右侧卧睡“卧如弓”的姿势为好。因为右侧卧位时,肢体自然屈曲,使全身肌肉筋骨放松,又使体内的脏腑保持自然位置,利于消除疲劳和保持气道、血管通畅。但在睡眠中卧姿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会不自觉地翻身,因此不必强求一定的卧姿,以易于入睡,睡得自然舒适为原则。
由于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是偏左侧,因此睡眠时若右侧卧,才不会压到心脏,呼吸也顺畅。
人体的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胰腺及小肠通向大肠的管口,都向右侧开口,所以右侧卧便于胃中待消化的食物最容易流入十二指肠,也便于胰腺开口分泌胰蛋白以及胆囊分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以促进消化吸收,也有效的避免食物倒反流所引起的食滞及消化不良。
不需豪宅美屋,只要室内清洁卫生,无噪音干扰,维持舒适室温和清新的空气。有向阳的窗,充足的阳光;入睡前保持月亮般的亮度,卧室朝向以东南或南为宜。
中国养身学提倡「先睡心,后睡眼」,就是要求睡前必须保持心平气和、心情愉快,然后宁静入眠;切记不要在心情恼怒之余、忧烦之际入睡。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心定则五脏安,这是十分有效的自我宽慰法。
养成睡前梳头、刷牙、洗脚、洗下身,不仅是清洁卫生的好习惯,也是最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是促进良好睡眠最好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如风,立如松,卧如弓,声如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新知>>科普要闻>>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养成良好的睡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新知>>科普要闻>>老年人睡不着怎么办? 3妙招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时尚>>养生好观念:右侧卧、睡如弓+裸睡的好处
三、卧如弓什么意思呀
1、“卧须右胁,名吉祥卧”,睡觉的时候,右胁而卧,这个两个脚要弯一点把它合拢,合起来。右手大拇指压放在耳垂珠后边,手掌置耳前,这样生理的气血会整个从背后往上延伸,即使你是在睡觉当中,还是处在一种用功修行的状态里面。
2、舌头顶上腭,跟修定一样,舌顶上腭,上头顶住。右手做个枕头,摆在头下面,左手放在身上,这样右胁而卧是吉祥卧。
3、睡觉时,“卧如弓”的姿势最适宜老年人。这个姿势相对来说比较放松,能够放松人体全身的肌肉组织,消除疲劳,还能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同时对于心脏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受压有一定好处。
4、睡觉时爱打鼾的老人更适合弓形睡姿。他们在打鼾时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如果采用仰卧的姿势,舌头会后坠,本来老人气道的肌肉就比较松弛,很容易引起气道塌陷,从而导致气道流通不畅,加重打鼾症状。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祥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