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食品标签中的食品类别是如何定义名称的
其实食品标签当中,这个类别是国家来进行统一标注的,然后也会方便不同厂家进行生产。
特殊标注内容: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
当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5.2和5.5~5.7条的内容。产品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保质期或保存期。
一、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二、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
三、无上述规定的名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
四、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5.1.1条中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五、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和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附加或在食品名称后注明相应的词或短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标签
二、2. 食品标签中的食品类别是消费者定义还是生产者定义
1、食品标签中的食品类别是生产者定义,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使用该标准查询添加剂。该标准的食品分类系统共分十六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若干亚类,亚类下分次亚类,次亚类下分小类,有的小类还可再分为次小类。
2、如果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3、具体说:如果食品大类可用的食品添加剂,则其下的亚类、次亚类、小类和次小类所包含的食品均可使用;亚类可以使用的,则其下的次亚类、小类和次小类可以使用,但是,大类不可以使用,另有规定的除外。
4、第一类食物(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细粮:白米、白面类以及面粉类制品;杂米杂豆类;薯类:土豆、山药、红薯等;需注意:部分蔬菜和水果,如果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归为主食,比如毛豆、荔枝、龙眼、榴莲等。
5、第二类食物(主要含有优质蛋白质):肉(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贝壳类)、蛋(鸡蛋、鸭蛋、鹌鹑蛋等鲜蛋)、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大豆制品(豆干,豆腐、豆浆等)
6、第三类食物(主要含有脂肪):烹调用油,动物油脂(肥肉),坚果类食物
7、第四类食物(主要含有膳食纤维,部分维生素、矿物质):蔬菜、水果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分类系统
三、食品类别是什么名称
1、食品类别是国家在食品标签中统一标注的名称。食品类名称包括加工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酱料、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冷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果冻、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及坚果、蛋制品、可可及烘焙咖啡制品、糖。
2、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的含义)1994年《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3、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