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参与伊拉克战争的国家有哪些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波兰、伊拉克。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大多数国际问题专家都认为,这场战争非但没有提升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反而令美国国家利益受损。伊战爆发以来,超过15万名伊拉克人和4500多名美军士兵丧生。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
澳大利亚已经追随美国参与多次战争,如越战、伊拉克战争等,澳大利亚也承受了战争带来的损失。但近年来,澳大利亚依然不断寻求拓展、加深与美国的军事和战略合作。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在战争之前,美国实行了策反政策,并取得了成功,所以当开战后,伊拉克的军队都背叛了他们国家,来到了美国军队这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拉克战争
二、伊拉克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1、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因而美国算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道义等综合角度看,美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2、至今,伊拉克局势仍旧动荡,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
3、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美国经济复苏将步履艰难等几个方面。
4、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武力改造中东的序幕。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美国推出了“邪恶轴心国”、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美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即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在中东杀鸡给猴看,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不自动服从美国控制,则就会遭到如萨达姆一样的下场。
5、同时,推出邪恶轴心国,明确以伊朗和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即对朝鲜和伊朗发出警告,萨达姆就是他们的下场。
6、为了安抚世界舆论和其他温和的阿拉伯国家,美国推出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把美国霸权殖民中东的目的说成是改造文明、和平、自由、民主的中东,把美国与伊拉克、伊朗人民的冲突说成是文明的冲突,以获得最大的西方世界人民的支持。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拉克战争
三、伊拉克战争是哪年发生的
1、伊拉克战争发生时间是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
2、·战争介绍: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3、·战争发生原因:美国等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践踏人权。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为:
4、(1)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权;
5、(2)搜寻并销毁隐藏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剿灭恐怖分子;
6、(3)结束独裁统治,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7、(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