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武则天跟李治差几岁
1、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1],其在位时间长,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705年退位。中宗复位不久后病死。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2、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二、李治与武则天年龄差
1、武则天(624—705年),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则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2、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三、武则天比李治大多少岁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武曌(zha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在历史上,李世民与武则天是夫妻关系,武则天(624年—705年)十四岁时就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才人。在电视剧中,通常有李世民与武则天相爱的故事,然而根据史书记载,他们几乎没有感情。武则天父亲本是一个木材商人,后来因为对李渊有扶龙之功才当了官,武媚娘1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李世民出于照顾功臣的原因,就把武则天招进宫里。
李世民把武则天招进宫里,还有一个原因是听说武则天虽年龄小,但长得非常漂亮。不过再漂亮,宫里美人不缺,李世民很快就忘了,所以武则天进了宫也不过只是一个才人(级别非常低),而且在后宫待了足足12年,都没能再往前进一步,也没有怀上子嗣。所以李世民与武则天虽是夫妻关系,但也只是表面夫妻。
李世民死后,儿子李治登基,李治当上皇帝后就娶了武则天,所以李世民与武则天还有一层公媳关系。才人在宫中地位低,而武则天当了12年才人,在后官一直看别人的眼色生存,她心里权利的种子已经埋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则天当然要为自己后半生谋一个安稳生存的条件。
在李世民病重李治过来侍奉的时候,武则天利用美色和李治搭上了,两人暗通款曲。649年年,李世民死,李治登基后,就把武则天从庵里接回来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之后利用李治的软弱,武则天一步一步登上皇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