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袁隆平为我国做了哪些贡献
1、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2、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袁隆平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二、袁隆平有什么贡献
1.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2.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2018-09-0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获奖)
2016-10-03第一届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获奖)
2015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奖)
2008-03-30中国著名科学家奖、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获奖)
2007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获奖)
2004-09袁隆平获得泰国国王金镰奖(获奖)
2001-08拉蒙·麦格赛赛奖(获奖)
1997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获奖)
1988-03-04第三次获国际科学大奖(获奖)
1985-10-15首次获国际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获奖)
1981-06-06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籼型杂交水稻(获奖)
三、袁隆平做出过哪些贡献
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2022年5月20日,袁隆平院士首届学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第一副主任谢长江,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及袁隆平院士修改定稿的作者手稿捐赠给湖南农业大学。新湖南客户端图在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5月20日举行的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上,袁隆平院士首届学生将自己珍藏已久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及袁隆平院士的作者手稿捐赠给湖南农业大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是袁隆平院士的首部科学家传记。34年前,该书由北京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编委会组织编撰,谢长江经袁隆平推荐,担任该书的作者,在两年多时间先后10余次对恩师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最终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