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包粽子的过程一段话
1、这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包粽子。我们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枣洗干净,还准备好了几片竹叶。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两颗大枣,再放上糯米,把竹叶包起来,最后用皮筋捆结实。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2、提前几天妈妈就买好了粽叶、红枣、花生、还有香肠。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
3、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红枣把尖部堵严,再放入江米盖住红枣,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叶和线剪掉就好了。”
二、粽子的制作过程50字
1、包粽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也是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包三角粽子,它的步骤容易操作。首先,第一步需要准备好食材包括粽叶,糯米以及包在糯米的其他一些食材,其次,需要将粽叶包成三角形的漏斗样子,然后第三步就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在粽叶之中然后将粽叶包裹紧密之后用棉线把粽子缠绕,避免在煮的过程中出现漏米的情况。
2、粽子不仅是我国过传统节日时需要准备的食品,代表着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而且吃粽子也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好处,粽子具有无法替代的功效和一些作用。首先,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着糯米制成的,有些种子粽子里面还加有红枣花生,这样会增加粽子的口感。另外,吃粽子可以补血益气还可以暖胃,降血压。另外对脾脏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食欲不振,血压较高,久病体虚的人比较适合吃粽子可以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调理作用。
3、包粽子之后就需要放在水中进行煮熟,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扎紧之后需要将粽子放在锅中,在煮粽子的时候,要在上面压一个盘子,防止热气将锅盖顶开。过一段时间水煮开之后,大火转为小火。在3到4个小时粽子煮熟之后不要立即掀开锅盖,可以将锅放在一旁,晾一晾,然后将煮好的粽子装盘待它冷却之后就可以吃了。
三、包粽子的方法,50字
1、第一步:买的粽叶和草绳是晒干的,所以需要先处理一下,如果用冷水浸泡最少也得两天时间才能变软,这时只需把粽叶和草绳放入锅中煮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快速变软了,并且高温煮过的粽叶更加干净。煮好的叶子过一下凉水,然后用清水多冲洗几遍,可以去除叶子的涩味。洗干净后每两张叶子叠到一起整齐摆放好,表面找个大的案板压上去,压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粽叶柔软平整,好包的同时粽子形状也好看。
2、第二步:糯米和燕麦淘洗干净,加适量水浸泡一个小时,这样糯米更容易煮熟,就不会出现夹生问题了,一定要提前浸泡哦,不然很容易夹生的。
3、第三步:食材全部准备完毕,最关键的来了,开始包粽子,仔细看哟。取两张粽叶卷成图片漏斗状,不要以为三角形粽子很简单,看起来人人都会做,实际操作就知道绝对要掌握技巧,不然漏米是常态。
4、第四步:加完米以后,放两个枣或者几粒花生米,一般一个粽子基本上就是一两米。重点来了,装好的米一定要留出一扁指的空隙,这样做是为了留出米预热后膨胀的空间,如果不留出一定空隙,会撑破粽叶,粽子就不完整了,直接导致失败。也不要过多担心放太少糯米,那样粽子不饱满也不好吃,就按照我说的比例添加就好,保证饱满又不会外漏。
5、第五步: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一定要包紧了,最后用草绳缠紧,一个粽子就出炉了,多包几次就会发现包粽子和包饺子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