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的由来
每年盛夏时节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顾名思义分为三个阶段——“头伏”(也叫“初伏”)、“中伏”和“末伏”,而每个阶段里,在我国民间传统中,都有不一样的食俗,总结成谚语就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这一食俗的由来。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俗说法头伏吃饺子“元宝藏福”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因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二伏吃面“辟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六月沾着恶月的边儿,所以也要“辟”。入伏的时候,恰恰过完麦收。到了二伏天,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所以二伏天里吃热面是有科学道理的。另外,二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二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三伏烙饼摊鸡蛋,欢送伏天结束三伏在立秋之后到来,此时天气开始转凉,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容易着凉了,而此时那些“歇伏”的母鸡们“休整”了二三十天也开始“工作”了,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积蓄营养的鸡蛋。因此,对于过去的百姓来说,三伏天里能吃到烙饼摊鸡蛋可谓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迎来凉爽秋天的意思。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科学道理初伏、中伏、末伏分别吃饺子、烙饼、面条,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食类食物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而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二、为什么“头伏饺子二伏面”
1、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由来比较复杂,首先,头伏吃饺子是可以开胃的,而且寓意好。其次,二伏天之所以要吃面也是有讲究的,可以祛病,补充营养。另外,三伏的时候,基本已经入秋了,烙饼摊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的意思。
2、在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句话其实是有由来的,关于伏日吃面食的习俗,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接下来给大家细细解说一下。
3、首先,头伏吃饺子是可以开胃的,而且寓意好。因为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在伏天时候,人的胃口会不好,吃不下东西,饺子在传统当中是能够开胃解馋的食物。有些人吃不下东西的时候,就会吃点饺子。而且因为饺子样子很像元宝,伏和福又是谐音,所以人们头伏吃饺子就有很好的寓意。再有就是在那个时候入伏前一个月,人们刚收割完小麦,所以家里面的面粉比较多,可以吃点饺子改善一下伙食。
4、其次,二伏天之所以要吃面也是有讲究的,可以祛病,补充营养。在民间,五六月份一般被认为是恶月,所以要辟邪,那么他们认为在这样的伏日吃面食就能够辟,当然,这只是一种民间的迷信的说法。不过,人们也认为,六月吃汤面能够发汗,身体发汗能够祛病,去除身体内的湿气和潮气,这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而且在中伏的时候,因为温度特别高,出汗特别多,所以身体需要补充一些氨基酸、蛋白质之类的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吃点面食去补充。
5、另外,三伏的时候,基本已经入秋了,烙饼摊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的意思。经历过一整个夏天,人们的身体受到高温天气的折磨,肯定会觉得比较虚弱,这个时候用烙饼摊鸡蛋吃,其实是非常有营养的,可以补充身体的营养。再加上入秋了,基本上过了三伏天就要送走夏天了,所以吃这种美食也有送走伏天的意思。
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说法来自哪里
1、北方有句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煎饼摊鸡蛋”。每年的七八月份的三伏节是我国独有的节气,这句俚语说出了我国三伏节的传统食俗。吃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三伏天饮食更是不能含糊,既要吃的营养,也要做工简单,因为大热天谁也不愿意长时间围着锅炉做饭。
2、头伏是介于小暑和大暑之间的节气,天气非常的热,人们都不愿意做比较啰嗦的饭菜,而这个时候新麦子刚好打完,于是人们就想尝一下新麦子,于是就想到了包饺子,因为包饺子非常地方便,饺子皮和馅料都可以购买,直接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包就可以了。吃饺子也是北方传统习俗,而且入伏人们由于不适应闷热的天气胃口不好,吃不下去东西,然而饺子是中国人传统习俗里过年吃的美味,而且,饺子开胃解馋,老少皆宜。另外,饺子也有“元宝藏福”的寓意。汉代东方朔在给《郊祀记》注释时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故有“元宝藏福”的说法。并且伏和福谐音,饺子本身形状就像元宝,所以吃饺子就有了藏宝纳福的寓意。
3、二伏吃汤面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魏氏春秋》记载,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指的就是热汤面。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去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五月是恶月,六月亦粘恶的边,因此需要发汗驱病。这时也可以吃蒜泥浇过的凉面。这样可以败心火。
4、末伏天气比较凉爽,整个夏天快要过去了,烙饼也不觉得太热。终于可以吃上传统的美食鸡蛋饼了。再配上大葱和美味的绿豆粥,营养消暑,解渴润喉。美味又健康。再加上立秋了,基本上就算是送走夏天了。
5、所以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有典故和传统的,也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